實拍霍去病墓與衛青墓:僅一牆之隔,一個萬人敬仰,一個垃圾遍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從毛主席的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漢朝時期,特別是漢武帝時期,是處於一個相當鼎盛狀態的。而造就這種強盛局面的背後,我們不得不提兩個人:霍去病和衛青。他們為漢武帝打下這江山,戰功累累,為後世所敬仰。

實拍霍去病墓與衛青墓:僅一牆之隔,一個萬人敬仰,一個垃圾遍地

霍去病墓地

霍去病18歲隨大將軍衛青出征,討伐匈奴,屢戰屢勝。特別是在河西走廊,祁連山一帶,縱橫馳騁,決戰千里,將匈奴主力橫掃無遺,從而徹底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為漢武王朝鞏固、開拓西北邊疆立下輝煌戰功。可惜的是,公元前117年,24歲的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了。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玄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為了表彰起功勞,把其冢修的像“祁連山”一樣,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勳。而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為漢武時大司馬大將軍,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七出匈奴而不敗,與霍去病並稱為‘帝國雙壁’。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新篇章,漢朝首次以騎兵長途奔襲戰術的開創者,立下了赫赫戰功。衛青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他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衛青去世,諡號烈侯,陪葬茂陵,緊鄰外甥霍去病墓而立。

他們不僅受世人的敬仰,而且在漢武帝的心中,他們倆確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茂陵東去一千米依次排開的三座墓冢就可以看出。這三座墓冢就是被西漢漢武帝劉徹批准,埋在了離自己最近的地方的,從西到東分別就是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以及駙馬都尉光祿大夫金日磾。只不過,兩座墓冢雖然只有一牆之隔,一個萬人敬仰香火鼎盛,一個卻荒草悽悽任人塗鴉。

實拍霍去病墓與衛青墓:僅一牆之隔,一個萬人敬仰,一個垃圾遍地

衛青墓地

有人曾這樣對比過,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雖說現在的茂陵還是老樣子,什麼也沒有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門票從最早的免票到1元升值到現在的80元。其實霍去病的墓還算是管理得不錯啦,建起了博物館,恢弘大氣,人流量也相對較多。相反一牆之隔的衛青墓就冷清了很多了。幾乎大多數進去的人出來都是連呼上當,衛青墓還沒有個藍球場大,裡面的土堆不到20米高,5分鐘就轉玩了。

同是英雄,看到了霍去病墓的輝煌,也看到了衛青墓前的淒涼。忽然覺得這和他們的行事為人風格很像,霍少生前一直都是張揚外放,捨我其誰的,而衛帥,卻更喜歡低調和謙卑,想起了他河朔大捷後武帝賜他宮中騎馬,馬上的衛帥卻對牽馬的春陀說:真是現眼了,還不如你在上面騎我下來牽著呢,大抵大將軍也不喜歡太多的喧譁和浮名吧。

實拍霍去病墓與衛青墓:僅一牆之隔,一個萬人敬仰,一個垃圾遍地

衛青墓地周邊垃圾

看著那個墓碑上的磚頭搖搖欲墜,看著上面亂七八糟的塗鴉,有很多人都說要捐款修墓。但卻也怕多了現代化的氣息,丟了衛帥低調謙和的本性,擾了他的清淨。或許我們所該做的,就是去趟茂陵或者登上小山頂,在充滿野棗刺的空氣中,默默體會那穿越兩千年時光的味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