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父母是孩子的領航人,在一個家庭裡,孩子未來能走多遠幾乎取決於父母教育觀念與教養方式的層次高低。我們不難發現,層次低的父母只會在乎孩子的現在,層次高的父母更加關注的是孩子的未來。

在年前的時候,跟團去旅行,在吃飯的時候看到一位媽媽的做法對我的影響還是挺深的。那天在吃午飯的時候,孩子比較興奮, 動來動去一點也不老實,一不小心就把飯菜弄到身上了。孩子媽媽看到這個情況首先是暴怒:這是剛給你換的衣服,讓你不老實,看你弄這麼髒,你知不知道都沒有衣服穿了,你為什麼這麼不讓人省心呢?

家長消氣之後,發現自己對孩子說的話好像有點重,又開始給孩子講道理:不是媽媽罵你,你看你這麼不聽話,就像上次那樣,都恨你說了多少次了,你總是不聽......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這位媽媽講道理的話,從開始吃飯一直到了最後。而孩子呢,從一開始就開始愧疚,知道錯了,不耐煩,並且對媽媽開始反感。

有一個跟我同行的朋友在飯後跟我說,那個哈子以後還會犯一樣的錯誤。他媽媽在剛開始講道理的時候,他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之後再講道理,會讓他不耐煩,到最後繼續報復性的行為。這種一股腦的講道理對孩子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

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當了父母之後,做大人的感受就是孩子會不斷的挑戰父母的底線,比如說他們做錯了一件事情,觸碰到了父母的底線,父母會進行自我安慰,也沒啥,做了就做吧。

於是,孩子會在這個的基礎上,繼續挑戰父母的底線,循環往復。低情商的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無限制的妥協,孩子說什麼剛開始是反對的,但是到了最後還是會妥協,沒有自己的原則。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底線,他們就會不斷的挑戰父母的底線,一直到一大不可收拾的局面。而高情商的父母會一開始就擺明自己的底線,說明自己的原則,當孩子一次兩次知道不能動搖的時候,也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不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

當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的時候,比如說不讓3歲的孩子吃的撒到身上,成年人吃飯的標準就是不讓食物撒到衣服上,對孩子的標準也是這樣。但是3歲的孩子能自己吃飯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要有這麼高標準的要求。

在孩子眼裡,是沒有對錯的,當他們逐漸長大之後,就會知道飯菜調到衣服上,會把衣服弄髒也就不會這樣做了。高情商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逐漸體驗的過程,不是以自己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曾經有位學者曾經說過:教育孩子要少用小拇指,多用大拇指。正確的教育應該是鼓勵的,而不是一味苛責。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那我們怎麼培養孩子呢?具體來說,情商教育包括9個方面的內容:自信心、情緒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責任心、同理心、挫折抵抗能力、獨立性和人際交往能力。

在此,由由媽像給家長推薦一本我自己很喜歡的一本書《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本書我看了很多遍,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們這種新手爸媽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這本書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家庭教育,介紹了孩子的心理學的一些常識,還涉及到了父母怎麼教育孩子的問題。通過9種法則,9種心理效應等闡釋了父母應該如何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徵,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父母,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情商高的父母,都是用這2種方式教育孩子的,難怪孩子考高分

《蹲下來和孩子一起成長》在您閱讀不久之後就會驚喜的發現孩子的變化,甚至孩子還會幫您解決問題!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直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