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星期天去朋友家串門,朋友的媽媽剛好打電話來,電話內容大概就是關心一下她,告訴她一些教育孩子的問題,同時要對她要買車的決定提一些建議之類的。朋友說到,最近她要準備買車,於是媽媽就一直很關心,總是對自己建議這些建議那些。朋友說:"從小到大,我感覺媽媽一直都在在我身旁。總是對我做的事情說這說那的,有時候也會干涉我的一些決定。有時候我感覺有點無奈。"

這讓我想起來上次帶孩子去看醫生的時候看到的一幕: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去看醫生,女兒大概9歲左右。醫生問孩子哪裡不舒服、有什麼感受,媽媽在一旁全部都代替女兒回答了,女兒全程就很少說話。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就和朋友的媽媽以及在醫院看到的這位媽媽一樣,他們總是圍在孩子的身邊,不斷地提醒孩子應該怎麼做、關心孩子,他們無時無刻不停留在孩子身旁,恨不得對孩子寸步不離。

這樣的父母,我們可以認為他們的"邊界感"較差,不懂的怎樣正確處理與孩子的關係與距離,因此,他們付出了自己認為的最大的關心關愛,其實在子女看來,父母這樣的愛有些重了,總感覺被父母束縛著,無法逃離。所以,作為父母,應當重視一下"邊界感",才能正確保持與孩子的距離。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父母的"邊界感"有多重要

"邊界感"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詞,也叫"邊緣化",實際上是一種分清兩種物體有關聯而明確各自屬性的認知。父母的"邊界感"表現在心理與物理上的與孩子保持距離,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1、 父母的"邊界感"是孩子隱私的保障

父母擁有"邊界感",會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孩子能夠有自己的隱私。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同時他們也需要有自己的成長環境。小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也會有隱私意識,比如,上廁所的時候,不希望被人看到、換衣服的時候,也會偷偷躲起來自己換。因為他們希望自己不想被看到的部位或者做的事情不要被別人看見,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隱私意識。

父母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理解孩子,在孩子希望自己的隱私得到尊重的時候就主動與孩子保持距離,滿足孩子的隱私感,孩子就能夠感受到受到了尊重,自己的隱私得到了保障。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2、 有"邊界感"的父母能夠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孩子

父母的"邊界感"會引導父母適當離開孩子,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總是盯著孩子做事。有時候孩子希望自己完成一件事情,不想要有人看著,這個時候父母離開,孩子才會真正去做。

父母懂得適當離開孩子,能夠為孩子自己完成任務留出更大的空間。當孩子要吃飯的時候,父母讓孩子自己吃,讓孩子明白吃飯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不要圍在孩子的身邊,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讀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應當自己來完成。

父母讓孩子更多地獨立完成任務,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夠讓孩子更加獨立自主,不會事事依賴父母。

3、 "邊界感"讓家庭氛圍更濃郁

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就出現,當孩子想要有自己的空間的時候,父母便暫時離開,給予孩子更多的獨立空間與時間。這種相處模式下的親子關係會更加融洽。因為孩子知道自己受到了尊重,有自己的獨立時間與空間。同時孩子也會懂得,父母與自己能夠保持好距離,自己不會對父母的包圍感到壓力。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是這樣的

1、 孩子沒有私人空間

孩子總是在父母的身旁,孩子做點什麼事都有父母監督著,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行動。孩子希望自己的隱私得到保護,希望父母能夠給自己一些空間,但是父母卻沒有,總是圍繞在自己身旁。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心理壓力會大大增加。

有的父母缺乏"距離感",在孩子很大的時候,仍然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上廁所不關門、與孩子一起睡等等。父母認為孩子還是孩子,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做這些是正常的。但是,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對於隱私意識變得淡薄,對於自己的保護意識也會降低,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2、 孩子抗挫能力有限

父母總是圍在孩子的身旁,孩子一有問題,父母就會幫忙分析甚至幫忙解決。長期下來,孩子會變得依賴父母。孩子會認為,父母就在自己身邊,只有有困難父母就會幫助自己。一旦需要自己受到了挫折,孩子就受不了。

長時間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失去了對挫折的感知,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抗挫能力變得很弱。生活中的挫折不可以總是有父母來解決的,抗壓能力低的孩子,在生活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3、 孩子的人生缺乏自主感

看過電影《囧媽》的人都知道,影片中徐崢的媽媽總是圍繞在孩子身旁,時時刻刻監督著孩子,孩子長大了也不放過,還是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行動軌跡,父母如果總是去幹涉孩子的事情,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感,讓孩子感覺到受到了束縛,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施展。

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來主宰,父母只是需要在一旁適當指導就可以了,而不是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監督著孩子。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家長懂得及時退出,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1、 適時退出,給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

明智的家長,應當給自己多留一些時間,同時,也為孩子創造更多獨立的時間與空間。

孩子在幼年的時候,父母不必一直將孩子抱在懷裡,可以讓孩子在一旁自己玩,父母不要去打擾他。

當孩子有危險或者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再出現。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去做屬於自己的事情,也能夠擁有自己的時間。

孩子在青年時期,父母更要與孩子保持距離。青年時期的孩子有太多的隱私需要保護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適當退出,不去打探孩子的秘密,窺探孩子的隱私。

孩子長大能夠獨立生活的時候,父母不要干涉孩子的決定。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是大人了,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與行為意識,父母的意見只能當做參考,而不是命令。這個時候孩子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去走,幸福需要自己去創造。

2、 給予孩子充分的物理空間和精神空間

物理空間與精神空間同樣重要。物理空間表現在父母在生活中應該多讓孩子自己無玩,或者自己去完成一項任務,不要有父母的陪伴。放手讓孩子去做,能夠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

給予孩子精神空間則表現在父母去過多去幹涉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有自己的選擇權利。

沒有“邊界感”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幸福的孩子,家長要懂及時退出

3、 不替孩子做主,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遇到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父母要及時將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出判斷,做出選擇。同時,要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比如,孩子打碎了別人的東西,要由孩子在父母的指導下自己去道歉並且想辦法彌補傷害,而不是由父母出面解決問題。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