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立東:從經濟上分析西方疫情“口罩現象”

譚立東:從經濟上分析西方疫情“口罩現象”


截至3月30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4萬例,美國17地宣佈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而在歐洲,意大利確診病例超過9萬例,病亡人數破萬;西班牙、德國等地形勢也不容樂觀。嚴峻的疫情面前。
2月29日,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傑羅姆·亞當斯曾發推特稱,戴口罩不能阻止大眾避免感染新冠肺炎。
同樣,意大利衛生部長顧問沃爾特·裡恰迪也曾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口罩只用於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

譚立東:從經濟上分析西方疫情“口罩現象”


德國聯邦衛生部向民眾傳遞的信息是:對於健康的人,“沒有足夠證據表明,佩戴口罩能夠顯著降低佩戴者被傳染的風險”。
不過,與對民眾傳遞的信息相反,我們看到國外的醫護人員都是帶口罩的。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對立理論。
民眾不戴口罩不會被傳染。
醫護不戴口罩就會被傳染。
從這個對立理論,我們可以看出,有可能國外的醫生也是特殊材料人群,他們特別容易染上病毒。
這麼一個簡單的邏輯對立理論被衛生部長們說出來,不知西方學者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都到哪裡去了。不過這是人家的內部事,我們也管不了。
我單單說說口罩為什麼在專家們看來不重要,而在一個經濟學家看來很重要。
經濟學家們最看重的是投入、產出比,
而疫情中人們的交往也是一種感情投入。
我們在街上看到一朋友,打個招呼都是一個投入,當我們每次打招呼都要摘口罩時,就大大增加了交流的成本。別人回你的話,都要摘口罩,這是佔用別人的時間。沒事的人,就不會無緣無故的浪費他人時間了。


而且看到滿街戴口罩的人,給我們每一個人都進行了提醒,現在在疫情之中,不要過份親熱。
這樣,我們會不知不覺之中減少人際交往,從而更多呆在家中,這樣就減少了疫情傳播。
所以說,即使口罩不能在普通人之間起到完美的隔離做用,也可以讓人們正式進入防疫狀態,這也是相當重要的。
防疫不只要有醫療專家,通曉社會規律的社會學家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這不再僅是醫療事件,也是一場社會事件。
作者介紹:譚立東
經濟學全新理論著作《幸福經濟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管理學全新理論著作《水火管理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