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澳洲


疫情下的澳洲

在線教學後,空無一人的學校


#躊躇第三國

2020年3月12日,在曼谷隔離的第13天,去City的藥店買了一些口罩。950泰銖一盒50個醫用一次性,本想多買一些,但是聽聞泰國規定離境時只能帶30個口罩,不敢買多。

眼見著全球疫情都呈爆發之勢,非常糾結,不知道下一步何去何從。

客觀來說,澳洲形勢不容樂觀。截止3月12日,澳洲確診新冠肺炎142例,其中包括《阿甘正傳》主演Tom Hanks夫婦(於Gold Coast確診)。我們學校也有2個病例,其中一人是中國學生由迪拜輾轉回澳,另外一人是本地學生,之前去過歐洲旅行。

回澳的機票就在一天後,看見一些在第三國甚至已經在澳洲的同學回國避險,心中更是忐忑。

好朋友小考拉和大揚幫我一起做了一個分析: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澳洲大概率會關閉學校,改成網課。如果我在境內,大概可以按時完成學業。如果在境外,就必須defer一個學期。對於我這樣的高齡學生來講,時間成本無疑是最寶貴的。與此同時,涉及到的簽證/保險等費用,也將高達數萬元。

最大的顧慮在於:有專家稱澳洲或在4-8月爆發疫情,屆時邊境是否會開放?如果不能在第二學期(7月底)入澳,這一整學年恐怕就泡湯了。

如果按照計劃返澳,最大的風險就是健康了,我有沒有可能感染病毒?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幸好正值青壯年,就算不幸感染,大概率也能康復。

回澳前夕,我和朋友小考拉感嘆說:每次做心理測試,遇到“世界末日”或“生命的最後幾天怎麼度過”這類題目,我都會選擇和家人一起度過,可這一次卻要做出相反的選擇。

小考拉說:也許是因為你覺得疫情還沒到“世界末日”那種程度。

也許吧。


#輾轉回澳

3月14日,懷揣著幾分強行鼓起的勇氣,踏上了回澳的旅程。從曼谷素萬那普機場登機,經新加坡中轉,行李直達,整個行程約17個小時。

中轉途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飛機鄰座的一位印度大叔問我借了一支筆,下飛機時卻發現他在瘋狂咳嗽,嚇得趕緊扔了那支筆,用酒精溼巾擦拭了眼鏡,洗了五六遍手,才稍微放心。

隔天一早抵達澳洲。入境走人工通道,詢問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告知已經在泰國隔離了14天,出示機票及泰國簽註,就順利入關了。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接機服務,接機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路上,他問我有沒有向家裡報平安?我說報過平安了,他說這樣很好,因為他也是一位父親,會擔心孩子的安危。

很快到了宿舍,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採購。一路上,發現除了我與一些華人學生,沒有人戴口罩,這種“異類”的感覺讓人很不自在,直到市集上的一位華人攤主詢問我“口罩是在哪買的”,我才意識到,原來不一定是不想戴口罩,而是買不著。

一月二月中國疫情告急,華人幾乎掃蕩了全球的口罩。澳洲的口罩大多依靠進口,屬於稀缺資源,優先供給醫院,這或許是澳洲當局強調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只需“勤洗手 + 保持社交距離”的原因。

無論如何,我都會堅持戴口罩,畢竟剛剛經歷過長途飛行,我不敢確定自己是否接觸過疑似病例。戴口罩不僅保護自己,對於他人也是一種保護。

當天下午,入境數小時後,澳洲總理Morrison宣佈強制隔離政策:所有進入澳洲的人都要強制居家隔離14天,否則會處以最高約$63,000的罰款,澳東時間3月15日凌晨生效。

其後禁令再度升級,規定3月20日21點後,禁止澳洲居民及其配偶/直系親屬以外的任何人進入澳洲。

儘管如此,澳洲病例仍呈指數級增長。截止3月29日,共確診3935餘例。悉尼所在的NSW新南威爾士州最為嚴重(1971例),緊隨其後的是墨爾本所在的VIC維多利亞州(769例),和QLD昆士蘭州(656例)。


疫情下的澳洲


每一個州的病例多集中在首府城市,我所生活的布里斯班是澳洲第三大城市,情況比悉尼/墨爾本稍微好些,病例分佈在Brisbane布里斯班/Gold Coast黃金海岸/Sunshine Coast陽光海岸,呈多點爆發之勢。

對於澳洲疫情未來將如何發展,沒有人能夠預言,個人認為大概有以下幾大影響因素:

1.氣溫

南北半球季節相反,4~8月是南半球的秋冬,也是流感多發季節,這是控制疫情的不利因素。

2.政策

相對歐美其他國家,澳洲封閉國境的時間節點相對較早,目前已限制2人以上的聚集;除超市、藥店、加油站、銀行等基礎服務行業外,關閉了其他商業服務的運營。

部分公司雖然未被強制要求關閉,為了員工及顧客的健康,也自發決定閉店。

澳洲法律規定未滿12歲的孩子不能一個人在家,因此學校也在正常運營,以保證醫護人員及其他基礎服務行業的人員可以照常工作,但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待在家裡。

3.社區傳播

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是20號封閉國境前,數艘遊輪千名旅客已入境分散到各個城市,其中有多位確診病例,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4.居家隔離政策執行

疫情是否能夠控制也與每一位居民有關,澳洲人是比較熱情且憨憨的性格,是否能夠比較好的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是一個未知因素。就我個人感覺最近city的人少了很多,我想大家正在慢慢重視這件事情吧。


疫情下的澳洲

澳洲病例多為歐洲、美國、遊輪輸入


#囤貨恐慌

伴隨著病例增長/禁令升級而來的,還有囤貨恐慌。廁紙/米/麵粉/意麵/肉/消毒用品都是重點搶購的物資,如果去超市時間晚了,確實買不到。但超市補貨的速度很快,即便是廁紙,只要去得早就可以買到。

為關懷弱勢群體,澳洲超市兩大巨頭Woolworths與Coles都出臺了一個政策:每日提前開放一小時,供老年人與殘疾人等弱勢群體 優先入場購買生活物資。

人們也依然友好,看到殘疾人會讓路,乘坐公交車依然會和司機打招呼/說“謝謝”,雖然也有為一提廁紙大打出手的人,但總體感覺還是秩序井然的。

政府也呼籲說:澳洲本地生產的食物可以養活7500萬人,澳洲人口僅2500萬,因此不需要恐慌。

前天下午我去超市時,發現囤貨恐慌已經緩解了很多,貨架60%都是滿的,除了個別商品以外,其他東西基本上都可以買得到。

我家裡囤糧也很多,米麵糧油大概可供消耗半年,還有一些雜糧/乾貨/冷凍生鮮,只要每一兩週補充一下鮮果蔬菜就行。

每天和家裡打個電話報平安,我媽會問我:“你害不害怕呀”?

其實在泰國的最後幾天是很焦慮的,要擔心很多事情:澳洲疫情會不會爆發?泰國會不會爆發?政策是否會變化?我能否順利入境?

真正回澳以後,就不焦慮了,大概是被澳洲人的樂觀感染,大概是布里斯班的陽光太明媚,大概是有了一些存糧和口罩,大概是在國內隔離了兩個月已經有了經驗……這些都讓我覺得問題不大。

1932年,經濟大蕭條時期,富蘭克林·羅斯福說:“我們唯一要害怕的東西就是“恐懼”本身。”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Franklin D. Roosevelt

這句話放在當下也是適用的,無論遇到怎樣的危機,作為一個普通人,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每一天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事情就可以了。

與此同時,也開始思考很多問題,包括:個人價值排序、政治博弈、金融、“社會達爾文主義”等等。

我在想,我們是否應該在國籍不同,政治立場不同,種族不同時,冷眼旁觀甚至幸災樂禍他人的不幸?是否應該製造對立?是否應該歧視?是否應該憎恨?

個人看來,無論國籍、膚色、年齡、性別,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得到同等的珍惜與尊重。

希望從這場浩劫中我們能夠有所習得,希望全球疫情早日好轉,希望悲劇不再發生,希望每一個人平安 健康 幸福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