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临近清明节,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都是会上山扫墓祭奠先人的,但是我们上山扫墓就一定要注意防火,进山就要注意不能带有明火。然而,昨天(3月29号)12时12分,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甸头村委会北杜吾组集体林区突发山火,接到出动命令后,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丽江森林消防支队立即派出第一梯队135人,第二梯队75人,共210人赶赴火场实施扑救。目前,玉龙县已组织4支地方专业扑火队共79人和干部群众300余人软协同扑救。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现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每年都有因为扫墓而引起森林火灾,国家再怎么强调,这些人依然是我行我素,毫不顾虑其他。

现在疫情当前,我们应该以疫情为重,不要再给英雄们增添麻烦了,不增添给英雄们的麻烦,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

话说回来,这些人应该是知道上山是要防火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内的山林底下都是有贴防火标语的,特别是临近清明时节,标语更是显眼,那为什么这些人的防火意识还是这么差呢?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防火,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潜意识,但是他们上山扫墓烧纸钱,点香烛,甚至有的人还抽烟,都是觉得这可以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但是他们完全就没有想到“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所以,有意识还是不够的,最切确的,还是得配合行动。

那么,如何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还能配合行动,防患于未然呢?

这就得从小抓起,我们改变不了一个人的习惯,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的下一代有防火的意识,还有防火的实际行动。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美国的幼儿消防教育五个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1. 不玩打火机和火柴

一发现这种东西必须马上交给大人。很多孩子对玩火跟玩水一样着迷,因为他们并不懂火有多可怕;尤其要提醒有人抽烟的家庭,打火机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其危险性胜过农药摆在餐桌上。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2. 看到有烟就要爬着离开房间

这一点几乎适用于任何灾难现场的自救。这是因为烟都是上行的,爬着走可以避免窒息;而在火灾中因为烟雾窒息死亡的人数据说是直接被烧死的三倍以上。

3. 任何时候都不惊慌,排队离开现场

排队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感谢我们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感觉现在不排队现象比十几二十年前少太多了。

4. 绝对相信消防员

这就要求孩子们平时要对消防员的着装熟悉并不要感到害怕,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通过一些消防体验活动跟他们近距离接触。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5. 身体起火立即停住,躺下来翻滚

要点是护住脸,这个动作本来就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吧?随时都可以在家里、在草坪上、在沙滩上这样玩耍。孩子在玩耍时都喜欢你给他创设一个情境,逃生的情境往往是我们不愿意去设想的。

言传身教很重要!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从自身做起,让孩子看到你良好的习惯,从而树立防火意识。例如:

●安全小心地使用工具和电器;

●报纸、杂志之类的可燃物远离炉子、加热器等火源;

●家里的打火机、火柴等引火物也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电器用完了要及时拔掉插头;

●煤气灶用完后及时关掉开关;

●在做饭时,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可要小心炉灶上的火呀!可不能被烫着,更不能玩火。”;

●平时和孩子在公共场所,可以引导孩子认识报警器、消防标识等,告诉孩子哪些是安全出口标志,哪些是疏散通道……


清明临近,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然,防火意识从娃教起


以讲故事的形式教给孩子消防安全知识,爸爸妈妈教得轻松,孩子容易接受。这样既教会了孩子读书识字,又教给孩子防火知识,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的方式宝宝肯定喜欢,又能达到爸爸妈妈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