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公關"再現,長城汽車再被無辜攻擊

日前,一組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流傳到來網上引起關注,文件即

《關於長安汽車攻擊我司的情況彙報》。文件內容表明,長城汽車監測到異常的、有組織的負面攻擊,確認是長安汽車組織發起的針對哈弗H6/F7等車型的進攻性負面傳播。

從文件內容來看,在長安的攻擊行為中,攻擊的重點目標是哈弗H6、F7,併兼顧WEY、VV6哈弗F7X。

而具體的內容攻擊則是通過一下三種方式進行:

第一、對比貶低稿件通發,通過五門五垂、各類網站、自媒體號進行通稿發佈;

第二、通過分發公司,新建自媒體小號,持續發佈標題黨類型攻擊報道,同時間多賬號發佈相同內容;已查到一家鄭州分發公司集中實施負面攻擊;

第三、與自媒體大號合作,通過其代理公司迪思公關,提供攻擊素材,大規模下單約稿,貶損我司產品。

該公司進行監測和調查,發現截至3月23日攻擊稿件的數量達到743 條,其中417條攻擊 H6,251條攻擊 F7,113條攻擊車機問題,145條攻擊變速器,119條攻擊發動機,48條攻擊企業。

同時,文件內容顯示長城會通過與長安汽車溝通交涉,與迪思公關交涉,律師函警告鄭州分發公司三種措施進行解決。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曾經說過,黑公關其實一直都存在,此刻被爆出,主要是因為各大車企對銷量和未來市場的焦慮。

車市銷量下滑,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從2018年起中國車市銷量開始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汽車市場終端零售2611萬輛,同比下滑6.9%。2019年銷量2070萬輛,同比下滑7.4%。下滑幅度再次擴大。今年本來預測也好不到哪裡去,偏偏又遇上了"疫情"可以是讓整個2020年更加雪上加霜。,2月汽車產銷量大幅下滑,乘用車產銷降幅尤為明顯,分別完成19.5萬輛和22.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81.7%。

當前,長安與長城排名自主車企在市場終端的競爭也頗為激烈。

據瞭解,日前長安汽車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長安年度淨利潤虧損24-2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2.56%-526.01%,而2018年長安汽車還是盈利6.8億元。根據長安汽車的解釋,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銷量下滑,長安汽車2019年公佈的銷量為175.99萬輛,而2019年銷售目標為246萬輛,兩者相差甚遠。

相比之下長城汽車的盈利雖然也在下降,不過相對較好。據長城汽車日前發佈的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64.55億元,同比下降2.8%,淨利潤達45.26億元,同比微跌2.5%。

有關人士認為,正是因為市場不景氣,一些企業才會通過撒謊、造謠等手段攻擊競爭對手,以彌補其經營困難和後勁不足。

長城不是第一遇上"這種事兒"

事實上長城不是第一次遇上這樣的事兒。2018年汽車圈內沸沸揚揚的"黑公關"事件,而主角正是自主車企的兩大龍頭吉利和長城,長城是被黑的。之後事件升級,雙方鬧上法庭,在之後僅僅十天,事情反轉雙方和解。

此外,雙方共同發佈了《吉利汽車與長城汽車的聯合聲明》,表示,近期有人冒用吉利汽車員工名義,捏造不實信息攻擊抹黑長城,誤導輿論,製造誤解,給雙方品牌帶來嚴重傷害。雙方將盡最大努力消除此事影響,主動在各自官方信息平臺刪除有關聲明,撤銷法律訴訟,不再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

事件過後,成立了一個反對"黑公關"和"黑媒體"的聯盟—"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然成員包括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東風風神、華晨汽車、陸風汽車、寶沃汽車、東南汽車八家自主車企。

聯盟認為,黑公關、黑媒體猖獗,已經形成有組織、有利益分工的黑色鏈條,嚴重侵害企業權益,廣泛誤導消費者,各車企呼籲政府和行業機構加大對黑公關、黑媒體的打擊力度。

寫到最後:

借用文件中長城汽車應對措施中的一句話:"長安與長城同為中國汽車品牌的中堅力量,應同氣連枝,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市場之中,共同引領中國汽車向上發展,不應'窩裡鬥'。"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也曾經說過,"對於國內汽車品牌,發展重點應該放在立足本土供應鏈上,只有這樣才可提升最根本的可持續競爭力,這需要要多個方面全面完善,形成政府、產業、企業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的氛圍和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