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最低,不仅官小没实惠,而且和进士没有差别

状元这个头衔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比光鲜的,在科举时代,中状元被认为是祖上积德,光耀门楣的盛事。可是在宋代中期以前,状元的含金量并不高,也没有后来那样受人们重视,尤其是五代时期,状元和普通进士几乎没有差别。


五代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最低,不仅官小没实惠,而且和进士没有差别


五代中原五朝、南唐、南汉、前蜀、后蜀、吴等加在一起共有进士考试121次,应有状元121人,而实际上能留下姓名的状元仅有32人,可见,五代的状元大部分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状元并不看重,并不津津乐道其事迹。
状元在五代不受重视,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五代状元多半官职不高。在已知的32位状元中,有11人均未见仕途经历,还有一人夺魁后不久便死了。剩下的20位,有的人分别为拾遗、推官、正字等,几乎都是最低级别的官员。官职低了,自然也就没有影响力,很难在史书上留下痕迹。

五代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最低,不仅官小没实惠,而且和进士没有差别


二是五代时中了状元并无实惠。五代沿袭唐制,状元与普通进士一样,一般不是在公布名次时直接授官,需要通过吏部的开始方能进入仕途。但即使是通过了吏部的考试,状元的授官只能是从起点的从九品上开始。直到宋代中期以后,状元的起点才是七品官,明清时期,状元入仕的起点则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五代唯一官职宰相的王溥,是夺魁后唯一受到重视的状元,起点为秘书郎(从六品),另外还有副宰相王朴,起点为校书郎(正九品上),也比规定起点略高。
南唐的伍乔,颇有才气,他夺魁于保大十三年(955),长期在地方当幕僚,至南唐灭亡之际的宋开宝八年(975)还是个员外郎,可见起点之低,升迁之慢。

五代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最低,不仅官小没实惠,而且和进士没有差别


另外一位状元乐史夺魁后,由于齐王李景达的极力推荐,授予秘书郎,起点不低。但入宋后,他又重新考了个进士及第,又做了几十年官,最后还是个职方员外郎,等于一辈子没有升迁。
明清时期的普通进士一般都授职正七品或从七品,而状元不经朝考便可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五代状元要想达到明清状元的起点官阶,一般要熬二十多年,大部分人终生都未熬到。就五代时期的状元而言,“状元”的桂冠并未给他们带来任何实惠。在待遇方面,与宋中后期的状元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五代时期状元的含金量最低,不仅官小没实惠,而且和进士没有差别


三是五代时期状元的头衔不响亮。五代时,“状元”这一称谓叫得不响。早期的记载一般只称“甲科”、“甲第”、“高第”、“榜首”或“第一名”。如《玉堂闲话》只说状元郑雍是“一举甲科”;《旧五代史》称状元崔周度是“举进士甲科”。
更有甚者,不少记载根本无视科举名次,记状元也只是笼统地说“进士及第”,如《旧五代史·王朴传》记载:“朴字文约,汉乾祐中擢进士第”;再如《太平广记》谈及状元陈逖时只说,“某年州人陈逖进士及第”。
而且在许多的史料中,往往在提到某一进士科考试时,往往只提考官的名字,即知贡举的名字,而不提状元是谁,甚至还说“甲等无名”,即没有分等级名次。正因为五代状元并无实惠,官职也不高,所以人们往往不去特意强调谁是状元。
需要说明的说,五代的进士科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叫“传衣钵”,这也很能说明当时的状元不受重视。何谓“传衣钵”呢?就是主考官当年是进士第几名,就会选择他认为最好的学生为第几名。
比如后唐长兴四年(933),和凝以郎中、翰林学士知贡举,因为他本人先前是以第十三名进士及第的,所以便将最得意的门生范质特地取为十三名,以便将来传自己的“衣钵”,却不将范质定为状元。若是当时状元的名声响亮,且有实惠,这岂不是坑了范质吗?


总之,对于状元子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五代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状元和进士一样,没有特殊的待遇,是不被重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