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改邪归正,竟成经商奇才,不料万千家产却被门下高徒偷窃一空

古史新谈/文

清代时,三教九流,各有名号,其中小偷中有一门,非常特别,行内称为“赶蛋”。所谓赶蛋都是窃贼中的顶尖高手,他们偷窃的对象不是普通人,而是窃贼。说他们是窃贼吧,他们又不偷窃普通人,说他们不是窃贼吧,他们还是偷东西,实在是难以界定。

他们为什么专偷小偷,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窃贼行窃,一般都积累了不少赃物,所以偷他们收获颇丰。第二是因为窃贼,经常昼伏夜出,常常不在家,所以既好偷。第三是窃贼的财物本来就见不得光,被偷了也不敢报官,偷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十分安全。

江苏兴化有个叫沈广文的官员,年老回到老家定居。他年纪大,睡不着,经常喜欢晚上把家里都检查一下,以策安全。


神偷改邪归正,竟成经商奇才,不料万千家产却被门下高徒偷窃一空

有一天他们家过喜事,人来人往,混乱得很,晚上筵席散去,关门闭户,他又拿着灯去各处查看。在柴房里老到黑漆漆一团东西,卧在柴堆里,他以为是野狗,踢了一脚,结果一个人突然起身,跪下磕头求饶,他这才看清原来是一50多岁的人。他心里顿时明白,这是一个小偷,想趁乱偷东西。

一聊天,才知道这个小偷叫外号叫“老汉”,是一个惯偷,方圆五百里的小偷界他是顶尖的人才。只是年纪大了,身手大不如前,收入微薄,过的凄凄惨惨的。

沈广文可伶他一把年纪,还要干这个营生,就没有报官,反而给了他几两银子,好言相劝,让他去做个小生意。

老汉大为感动,竟然就此痛改前非,改邪归正,从而经商。他见多识广,心思又灵敏,性格又好,做起生意来,竟然如鱼得水,没几年就积累了很大的家业,富甲一方。


神偷改邪归正,竟成经商奇才,不料万千家产却被门下高徒偷窃一空


老汉在这一行本就资格很老,改邪归正成为富商的故事,又很传奇,一下子吸引了无数赶蛋高手,想要偷他。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本来就是此道高手,很难得手,不敢贸然出手。

只有一个高手叫刘阿七,本来是老汉的徒弟,这个刘阿七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了方圆几百里的翘楚,他既想要老汉的钱财,又想借此证明自己的实力,跃跃欲试。老汉一直防备着刘阿七来偷自己。每天晚上都要把各处巡查一遍,才敢睡觉。

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心有所感,觉得应该是刘阿七来了。老婆觉得他有点走火入魔了,家人还未入睡,刘阿七从何而来。

但是老汉坚持己见,把屋里能藏人的地方都搜查的一遍,一无所获。难道自己真是杞人忧天了,他再仔细回想,突然对着家里的水缸说,“小孽障必然在这里,黔驴技穷,赶紧出来吧”。


神偷改邪归正,竟成经商奇才,不料万千家产却被门下高徒偷窃一空


话说完,水缸里站起来一个人,正是刘阿七,他身体藏在水缸里。把水瓢反扣在头上,这样既能呼吸,也能隐藏身形,谁想到还是被老汉发觉了。

刘阿七赶紧跪地求饶,看好哈哈大笑,说:“小儿辈,倒是胆大,竟敢偷老夫,简直是班门弄斧,你如果能从我这偷一块布,我就给你100 两银子”。刘阿七连声说不敢,老汉将他放走。

过了一个月,风平浪静,刘阿七再也没有敢来,其他小偷更是望而却步。有一天老汉在家里闲坐,突然门口传来阵阵哭声,出去一看竟然是刘阿七的母亲带着刘阿七的儿子,说是刘阿七因为技不如人,一时想不通竟然自尽了,现在无依无靠求老汉帮助。老汉派人去他家一看,果然灵堂棺材具备,他心生恻隐,就给了老太太1000文钱和5升米。


神偷改邪归正,竟成经商奇才,不料万千家产却被门下高徒偷窃一空

自此之后,他放下了戒备之心。过了一个月他家突然被偷窃一空,老汉赶紧报官,并遍访同行查找线索,都无果。

刚好他路过刘阿七家,就想去看看刘阿七的小孩和母亲,结果已经屋去人空,他一问邻居,邻居说:刘阿七带母亲和儿子早上回老家去了。

老汉一听,如五雷轰顶,大叫一声,小贼可恨,赶紧去刘阿七的老家追,结果在当地找了3个月也没有找到,只好悻悻而归。

原来,刘阿七是诈死,骗老汉失去警惕之心,才一举将他的家产偷光,虽然计谋高超,但是这样算计自己的师傅为人未免太过不堪。

(参考资料《清稗类钞》,非正史所载,权当故事,勿信以为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