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再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造就了孩子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孩子好动、调皮,有的孩子文静、淑女;有的孩子一天到晚说个不停,有的孩子少言寡语;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喜欢创造,有的孩子稳重有耐心、专注力强……

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有的孩子,好胜心特别强。他们凡事都要争第一,输了就哭着耍赖;只听得进赞美,听不得批评……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输不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对输赢过度在意,他们做某一件事的目的性很强,那就是要获得胜利,一旦失败对于他们来说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输不起”的状态,就会经常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总是处于情绪不良的状态,长期以往,孩子的情商就会越来越低,甚至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那么,面对孩子这种“输不起”的心态,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又能通过哪些科学的手段改变孩子的这种“输不起”的性格呢?

“输不起”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孩子总是“输不起”,因为失败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引导,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 容易让孩子养成习惯性回避失败的心态,一旦遇到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就会选择回避,不愿意尝试,这会导致孩子趋于平庸,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 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孩子在不断完成事情的过程中形成的,若孩子因为害怕输而不愿意尝试,自然也很难感受到事情做成后的喜悦与自信。

▶️ 会让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孩子会为自己的“输不起”找借口,他一般不会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从外部找归因的理由。

孩子长期处于“输不起”的心态,而爸爸妈妈又缺少引导和帮助,对于孩子来说,确实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面对不同的类型”输不起“的孩子,爸爸妈妈如何应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他们“输不起”的特征和状态也各不相同,该如何因材施教,引导他现在“输得起”,将来“赢得起”呢?


01 第一类孩子:做事冲动、节奏过快,自我表达意愿强的“急性子宝宝”。

▶️ 性格特征:“急性子宝宝”做事情很冲动,比如老师提问,要求小朋友举手发言,急性子宝宝直接站起来发言了,等他讲完,小朋友告状说他没有举手,他才反应过来,又陷入到沮丧的情绪中。“急性子宝宝”一旦发现自己输了,最常见的表现是大哭大闹,不愿意接受输的事实。

▶️ 应对策略:而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主动培养他“三思而后行”“耐心等待”的能力。比如:做事之前,鼓励他先做两次深呼吸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只小乌龟,有意识地让自己慢一点,等他知道控制自己的“急性子”之后,他才能想得更细致一些,准备得更充分一点,这样在结果上就增加了他“赢”的可能性。就算最后他还是输了,他也能在家长的引导下慢慢控制自己的“急性子”,平静下来反思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

▶️ 推荐游戏:

运动类活动:让孩子提升对身体动作的控制和协调力,让他们明白有时着急会起到反作用,比如各种单脚跳的游戏等。

音乐类活动:在悠扬的音乐中感受节奏变化、音阶起伏,让孩子伴着舞曲用手指舞蹈吧,比如用手指按照音乐节拍舞动等。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02 第二类孩子:做事节奏慢,自我表达意愿不强烈的“慢宝宝”。

▶️ 性格特征:“慢宝宝”做事情慢条斯理,从表面上看不出他的好胜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他身上不存在“输不起”的特征。“慢宝宝”一旦发现自己输了,他很可能会选择回避竞争。比如他和别人一起搭积木,小伙伴搭得又快又好,他会说:“我不想和别人一起搭积木。”

▶️ 应对策略:假如孩子是“慢宝宝”,爸爸妈妈不要急迫地要求他参与竞争,而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他充分表达自己。如果孩子说:“我做得很慢,不想和别人一起做。”这时,爸爸妈妈可采用两个方法帮助孩子:

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重新演示一遍孩子和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活动,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放慢速度,让孩子在游戏演示中提高自己的熟练度,慢慢地也能提升速度。

慢宝宝做事很慢,但也很专注,从事美术这类静态活动会更有优势。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绘画,一是让孩子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二是提升孩子的绘画能力,让他发现自己的优势,再鼓励他参与竞争。

▶️ 推荐游戏:

对观察力和专注力要求较高的纸面游戏,专注点宝宝都爱玩这类游戏,在全身心投入后收获闯关成功的成就感,比如手指走迷宫、找不同等。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03 第三类孩子:对外界和他人反应很敏感的“敏感宝宝”。

▶️ 性格特征:“敏感宝宝”对外界的情绪捕捉能力很强,但有时会过度解读他人的想法,比如他人的一个眼神或者一句话都可能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好。敏感型宝宝也不愿意输,输了之后,他的想法通常是:“妈妈刚才皱了眉头,肯定是因为我输了,她不高兴;我也很难过,以后再也不参加这个比赛了。”

▶️ 应对策略:针对敏感型宝宝,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假如孩子要参加比赛,那比赛前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要赢得比赛,而是与自己之前的行为相比,有提升和进步,让他关注自己进步的过程而非比赛结果。

平时多鼓励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心:“宝宝,你现在运动能力比之前更好了,都能单脚跳五步了,真棒。”

▶️ 推荐游戏

绘本故事类活动,借助绘本的“暗示”,鼓励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添自信心,比如《今天我很棒》《我为自己骄傲》等。


爸爸妈妈如何应对“输不起”的孩子?


最后的话

“输不起”的孩子很难在未来的成长中“赢得起”,爸爸妈妈们需要正确引导孩子慢慢改善这样的性格特征,帮助孩子养成平和的心态,提高孩子的情商,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的种种磨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