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之際,中藥材生產怎麼做?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也是中藥材春季管理的關鍵時刻。為加強中藥材生產管理,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中藥材生產穩定發展,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農村部中藥材專家指導組提出2020年中藥材春季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春耕備耕之際,中藥材生產怎麼做?


一、加強倒春寒防控


春季氣溫回升,有利於中藥材的萌發和生長,但早春氣溫不穩定,倒春寒、連陰天時有發生,易造成中藥材凍害或冷害,各中藥材主產區,特別是北方中藥材產區,要加強災害性天氣監測,做好預案,及時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如人參、西洋參等多年生北方根類藥材,可適當延後去掉防寒物,降低倒春寒對中藥材生產的影響。


二、注重墒情管理


從目前來看,由於去年冬季降水、降雪較充足,大部分區域土壤墒情較好,但是平原地區土壤墒情可能過高,在平地栽培的品種如蒼朮、桔梗等藥材,要注意保持藥園周邊排水溝通暢,及時清理排水溝,保障順暢排水,避免形成積水。同時要注意作業道的清理加深,保證床土水分不至於過大。此外,一些區域春季溫度升高較快,水分快速蒸發,易導致土壤水分不足,如黃芪、甘草等中藥材建議增加灌溉設施,保持適宜土壤墒情,確保出全苗。


春耕備耕之際,中藥材生產怎麼做?

▲蒼朮


三、做好科學施肥


要依據中藥材生長對營養的需求特點,及時追肥。不同藥用部位的中藥材,應追施不同比例的營養元素。春季出苗的中藥材,可根據土壤類型和藥材種類追施適量的氮肥,以尿素、二氨為主,少追施磷鉀,提倡使用有機肥。對於菊花等需肥量大的品種可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


根據藥材生長年份不同、植株個體大小不同合理用肥。如枸杞、金銀花等木本中藥材,建議早春萌芽後及時追施速效複合肥料。株體高大的藥材,可以每株在根際環穴追施150-200克尿素,並根據株體大小及根區選擇合理的根際範圍。


春耕備耕之際,中藥材生產怎麼做?

▲枸杞


四、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加強中藥材病蟲草害早期綜合防控。針對春季中藥材易發的立枯病、白粉病、猝倒病、鏽病等病害,在加強監測預警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農藝、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發生。如金銀花的白粉病防治,可通過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抗病力,保障安全生產。人參、西洋參等多年生中藥材出苗前期防控病蟲害至關重要,在出苗前要進行一兩次病蟲害消殺,用99%惡黴靈粉劑3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倍等處理床土,可對後期病蟲害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中藥材田間雜草危害,可以採用玉米、水稻、小麥秸稈進行覆蓋,也可採用地膜覆蓋、鋪設防草布等防草措施。


五、適當修剪採收


多年生花類和果實類中藥材,要適當修剪樹形,增強透風透光,提高光合效率,提高開花坐果率,減少病害的發生。有些根類和根莖類藥材,需要及時打頂,摘去側芽,當植株抽出花蕾時,必須及時摘除花蕾(花薹),摘蕾時間一般宜早不宜遲。


對於春秋兩季均可採收的中藥材,應根據市場需要和疫情狀況合理安排採收時間;對抗疫需要、市場需求量大的中藥材應安排春季採收,如玉竹、蒼朮等;對市場供應充足的多年生中藥材,應避開疫情期間各種作業,儘量安排在秋季採收。


春耕備耕之際,中藥材生產怎麼做?

六、強化園區疫情防控


各中藥材生產園區,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消毒工作,保障園區工人安全作業環境。園區工作人員要增強自身防護意識,做好個人防護,在工作過程中正確佩戴口罩、勤於洗手,在田間作業時,應避免聚集,儘量分散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