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抑鬱危害性大於抑鬱症,需要高度警惕

專訪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病學基礎與臨床分會主任委員 方貽儒教授

3月30日是“世界雙相障礙日”。說到雙相障礙,一些公眾會比較陌生,據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病學基礎與臨床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心境障礙診治中心主任方貽儒教授介紹,雙相障礙其實是一種情感波動、不穩定為特徵的常見精神疾病,患者一般有兩類症狀,即抑鬱發作和躁狂、輕躁狂發作,這兩種症狀往往會交替、反覆出現。

“雙相”抑鬱危害性大於抑鬱症,需要高度警惕

方貽儒教授

雙相障礙明確診斷存在難度

目前對雙相障礙的明確診斷存在一定難度,因為它具有階段性,某一階段是抑鬱,另一個階段可能是躁狂。因此方貽儒教授建議,醫生診斷雙相障礙不能只看橫斷面的表現,還要看患者最近幾周、幾月、甚至幾年中有沒有相應的階段性情感波動性變化。

通俗地講,抑鬱症是個體的情感活動、思維活動、意志行為是全面抑制,臨床上可以通過提高患者的情緒、興趣來改變這種全面抑制,使患者從遲鈍狀態變成活躍狀態。但雙相障礙則既不在於抑制,也不在於興奮,而在於不穩定,患者處於忽東忽西、搖擺不定的狀態中。因此患者在誤診治療後會越來越不穩定,無法迴歸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現在全球診斷雙相障礙主要靠對它看得見的臨床表現全面評估,但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觀察一些客觀性變化來做診斷,希望某些生物學指標可能對雙相障礙的早期識別有所幫助。我們團隊也在做這方面工作,例如我們發現一些氧化應激指標如膽紅素、尿酸、前白蛋白等的水平變化,這些可能會是今後發生雙相障礙的早期預警提示”,方貽儒教授介紹。

雙相抑鬱危害性大於抑鬱症

雙相抑鬱作為雙相障礙的一種亞型,危害性可能大於抑鬱症。一方面,很多患者在雙相抑鬱發作時症狀不是典型的情感低落、興趣不足,而是伴隨憤怒和疲勞感,甚至可能暴飲暴食、自殘等。另外一方面,雙相抑鬱患者物質濫用的可能性要遠遠高於抑鬱症患者,比如喝酒,甚至使用違禁藥品、毒品等,這種行為是為了激活自我、放下煩惱,但往往會讓患者陷入物質濫用狀態。此外,抑鬱症患者自殺之前會反覆斟酌,但雙相抑鬱患者則可能在一剎那就做出衝動決定,所以自殺比例更高。

另外,在臨床上,當患者處於雙相抑鬱狀態時,有時候可能會被誤診為抑鬱症,這種情況在非精神科醫生中有一定的比例。方教授團隊曾在國內29家醫院做過調研,發現很多醫生在治療雙相抑鬱的時候,只單一使用了抗抑鬱藥治療。

雙相抑鬱如果按照抑鬱症的方式來治療,可能會引起患者的病情變化,比如當患者處於抑鬱發作時,如果按照抑鬱症來治療,可能會造成患者轉為躁狂;反之,當患者處於躁狂狀態時,只給予強鎮靜劑,則可能轉為抑鬱。

社會應幫助患者消除病恥感

有的雙相障礙患者會積極治療,但是也有患者不肯配合就醫。部分患者處在輕躁狂狀態時,會放大自己的能力,他並不認為自己處於需要調整的病理狀態,所以拒絕就醫。遇到這種情況,方貽儒教授建議家屬幫助患者分析,讓患者意識到輕躁狂狀態和他的正常狀態有偏差,同時也要讓患者明白在抑鬱狀態時,他跟外界是隔絕的,沒有能力去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家屬的正確幫助下,很多患者能夠理解,並且意識到自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經過治療的雙相障礙患者病情會得到緩解,但是他們內心會有一種病恥感,為此方貽儒教授呼籲社會不要過分誇大雙相障礙給患者帶來的失態,要理解它是一種情感波動,這種波動在健康人身上也可能會出現,比如因醉酒、工作太累、壓力過大等帶來的情緒失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