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

从明朝流传至今,并非毫无道理,当今社会,大部分家庭只选择要一个孩子,而孩子自然就成为了家长们的掌上明珠,不管孩子做了什么总是一味地维护孩子宠爱孩子,但这样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现在有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何为溺爱“溺”这个字在字典上的解释是“淹没”的意思,人被淹没在水里就叫做“溺水”,而被淹没在家长的“爱”里,则被称为“溺爱”

溺爱是一种父母对子女畸形的爱,往往会丧失自己的原则,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而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规则、不懂礼貌,而且自理能力差、还承受不了任何挫折、蛮横不讲理。

不过有很多家狠啊个却分不清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溺爱,下面小爱妈妈就给大家分享8大溺爱“典型”,帮助大家了解,如果你占了其中2点,那么就要抓紧整改了。

家长溺爱孩子的10大“典型”

一、特殊待遇

由于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时候孩子的家庭地位甚至超过了家里的长辈,在家里的生活简直就像一个“小皇帝”,家里的长辈和父母都在旁边伺候着,又是按摩、又是喂好吃的、又是陪玩的,生活恰意的很。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但是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将会让孩子习惯高人一等变得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也不会关心他人,同时认为家人这样做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孩子通常不懂感恩,甚至容易成为“白眼狼”或是“啃老族”

二、过分注意

大部分家长认为爱孩子,就应该给他足够的关照和陪伴,而且家里来客人、亲戚等等都会把孩子团团围住,逗孩子玩或者是看孩子表演一下自己的小才艺,并且总是掌声不断。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家庭的中心,变成“小太阳”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这样的孩子不仅注意力特别分散,而且“人来疯”现象也特别严重,只要家里来客人了,他就像要“上天”一样。

三、过于包办

之前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街头采访,采访的对象是一个孩子5岁的妈妈,问她应不应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这位宝妈的回答却颠覆了我的三观:“如果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还要我这个妈妈干什么?”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听了她的话,咱们也先不说是对是错,毕竟每个人的育儿观念都不一样,但是这位妈妈的做法会带来的危害,还是有必要让大家知道的。

首先家长不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变得极差,严重一些的甚至将来离开家长都无法生存。其次孩子被过于包办,对生活没有经验,到了社会上,将会遇到很多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远了不说,就连上幼儿园都容易被劝退。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我有一个朋友她家孩子可以说是“神童”,3岁会背​古诗,奥数也获得过奖,但是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幼儿园劝退,连续去了3家幼儿园,最后没有一家要的,而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妈妈的过于包办。由此可见包办对于孩子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四、轻易满足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么就会用金钱来弥补,有的孩子刚上幼儿园,零花钱就已经有好几百块了,上小学的孩子将会更严重。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而家长这样做,孩子看似是幸福了,但是这种孩子必然不懂得珍惜,只懂得物质上的享受,

“财商”也必然高不到哪去。

五、委曲求全

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一般都比较卑微,事事哄着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用糖果、零食来哄孩子,当孩子长大一些后,有用零花钱等物质奖励来满足孩子,但是你越委曲求全,孩子越会变本加厉,长大后责任心、诚信度等等都会丧失。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六、害怕哭闹

孩子一哭,家长就失去了原则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例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家长刚开始跟孩子说不给买,孩子听了后,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哇哇大哭,家长一看到孩子哭了,自己就心软了,最后无奈还是给孩子买下了那个玩具。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但是如果孩子用这种方法成功了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变成一个善用“哭闹”威胁父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特别自私、任性、无情

七、当面袒护

很多时候由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意们,爸爸在教训孩子的时候,妈妈却在旁边袒护,甚至有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爷爷奶奶又不干了,这样下去孩子肯定是教不了了。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因为他已经没有了是非观念,并且因为有了“保护伞”和“避难所”,所以往往会不在乎家长的想法和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肆意妄为,不仅性格变得扭曲,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家庭不和睦。

生活懒散

生活懒散应该是现在孩子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睡懒觉、不洗漱、贪玩等等都是生活懒散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没有养成好习惯,这样的孩子缺乏上进心,也没有拼搏精神,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混日子。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对此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避免孩子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引起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所以家长培养孩子好习惯应该从小做起。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要从小做起,4-9岁乃是最佳时机,建议家长不要错过。

尤其是男孩,男孩将来会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支柱,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那么只会让孩子变得骄纵、任性,同时也不懂得关心照顾别人,这样孩子将来的婚姻、事业,往往一事无成,所以家长要注意“爱”的尺度,别让溺爱害了孩子。

我是小爱妈妈,专业育儿达人,每天坚持分享育儿知识,有任何育儿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与我一起讨论,欢迎点赞、转发给需要的人,让更多的家长学会育儿。

什么是溺爱?溺爱孩子的8大“典型”,建议家长对照自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