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中,那一抹耀眼的藏青蓝——惠州公安民警不负重托勇往直前战疫魔

在车来车往的联合检疫服务站,在医疗机构内外,在企业复工复产现场,在村(居)防控一线,在返惠员工居住的房屋,在湖北的安保执勤现场……到处都有惠州那一抹藏青蓝的身影!

他们用宽厚的肩膀,扛起“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鲜红旗帜;他们用肿胀的腿脚,游走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他们用无畏的坚守,维护着岁月静好;他们用额头上的汗水,呼应着群众的期盼;他们用深夜瑟瑟发抖的躯体,擎起那一丝亮光。

他们无愧于自己的光荣职责——惠州公安民警不负重托,勇往直前的无悔抉择。

博罗民警杨钊

滞留黄冈老家临时加入当地公安队伍抗疫

1月19日,博罗县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杨钊踏上返乡路前往湖北黄冈,原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伴家人。殊不知回家后不久,当地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爆发。1月23日,武汉“封城”,湖北省紧接着全面进入紧急战疫状态。

与此同时,博罗县公安局通知全员上岗抗击疫情。杨钊接到通知后,焦急万分,因受疫情影响无法返粤,而且当地交通临时封闭,所有人员必须居家隔离。杨钊一筹莫展,他向单位报告情况后,服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就地隔离。

隔离期间,杨钊始终心系疫情,每天在微信群里看到同事们不分昼夜奋战在防控第一线的最新情况,自己却无法参战。老家当地疫情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各战线的防控力量也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我是一名党员、民警,怎能置身事外?”他内心焦灼,想方设法要为疫情防控出力。隔离过后,确认无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杨钊决定自告奋勇,就地参战。2月26日,杨钊遇到了黄冈麻城盐田河镇派出所的教导员,立即表明参战的心愿:“请让我就地参战,为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力量!”当地公安机关对杨钊主动请缨参战的决心表示肯定,接受了他的请求。

经博罗县公安局党委以及麻城市当地公安机关同意,杨钊以警察的身份临时加入麻城市盐田河镇派出所,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2月27日,杨钊穿上制服正式报到,在盐田河镇设置的卡点参与执勤,联合当地医护人员、镇村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检测,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严守疫情防控关口,并为当地居家隔离村民送菜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惠阳辅警袁威

将在湖北英山老家就地抗疫至疫情结束

1990年出生的袁威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从部队退伍后,他在惠阳区公安分局秋南派出所当了9年辅警。

2月15日,因疫情防控需要滞留在老家的袁威,通过微信向秋南派出所提交请战书,申请在家乡英山县就地“参战”并获得批准。次日,他就前往英山县公安局报备。2月17日,他被分配至英山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参与防控任务。

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英山县属黄冈革命老区,也是华中地区的旅游胜地。英山县有一条英山大河,袁威负责的疫情防控检查点主要是英山县高速公路出入口和英山大河东门大桥、南门大桥三个点,主要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管控。

因疫情防控需要,英山县早已下令“封城”,所有村、社区实施封闭管理。无论白天黑夜,除工作人员和特种车辆外,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流动。袁威和同事在执勤点的任务,就是把守好关卡,如果发现有人私自外出,就要进行劝阻,不听劝阻的则要强制带离教育。

大桥卡口的执勤时间为8小时,高速公路出入口则是24小时有警力部署,民警实行8小时轮岗。袁威坚决服从英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安排,在大桥卡口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轮值。“相比在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我们在卡口执勤算是轻松的了。”袁威说。

“守住一座桥,就是守住一座城。”在老家抗疫期间,袁威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打卡”。他说,递交就地参战申请时,他已获批在家乡坚持抗疫到疫情结束。

驻居女警廖艳霞

创新开发驻居民警“葵花码”服务群众

“东湖社区的辖区面积虽然只有1平方公里,却是桥东街道人口最密集的大型社区……”担任驻居民警以来,惠城区公安分局桥东派出所东湖社区驻居民警廖艳霞不断创新“一村(居)一警”工作方式方法,为辖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生动体现了浓浓的警民鱼水情。

“东湖社区以本地人口为主,大多学历为高中以上,知识面较广,对新兴事物接受度较高。”针对这一情况,廖艳霞依托东湖社区原有的“社区邻居APP”,将“一村(居)一警”工作融入其中,创新开发“社区邻居小程序”和驻居民警“葵花码”。群众通过扫描“葵花码”,不添加好友、不透露个人信息,就能和驻居民警进行线上交流互动。而“葵花码”也成为战疫期间群众向廖艳霞求助的绝佳平台,她利用该平台为居民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根据工作实际,廖艳霞将公安机关提供便民服务的“粤省事”“惠州公安”“广东交警”“出入境网上办证大厅”等二维码通过“社区邻居”向群众宣传推广,实时解答群众咨询,同步公开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疫情防范知识等,群众足不出户,24小时都能知资讯、办成事。

“东湖社区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大多为挂点办公室,规模小但数量多。”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廖艳霞多次与东湖社区居委会协调沟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按企业地址分片包干到人,通过电话或上门走访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宣传发动入驻企业商户及时提交自查表、承诺书和复工人员花名册等,同时向企业员工发放了2000多张带有“葵花码”、“粤省事”小程序二维码的便民卡片,引导员工“指尖办事”。同时,她还利用“葵花码”线上向企业员工宣传防疫知识,将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

驻村女警林小玲

挨家挨户为村民测体温宣传防疫知识

32岁的林小玲长期在惠东县公安局增光派出所工作,群众基础好,去年我市公安机关启动“一村(居)一警”工作机制时,派出所领导就把当地最大的社区增光社区驻村工作分配给她。就这样,她成了惠东县公安局唯一的驻村女警。

1月7日,林小玲收到惠东县人民医院“疑似癌症”的体检报告,随即去市中心人民医院做了复检。最终的结果喜忧参半,虽不是癌症,却已是“一度癌变”。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她尽快做切除手术,以绝后患。此后,林小玲一边坚持上班,一边和单位沟通,准备休假接受手术。不料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

“这些天,同事和基层的村干部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非常辛苦,人人都出谋划策,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自己一份力为村民做点事,在我驻点的村里包括85岁老党员在内的几十名党员自发抗疫。”于是,林小玲毅然加入了战疫队伍,并战斗在一线防控阵地。

林小玲坚持带队入村入户,挨家挨户为村民测体温、发放防疫宣传单,用大喇叭反复播放防疫知识,与村干部一起在各路口设立卡点,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检查测温,带队设警戒线,禁止辖区内一切春节期间的庙会集会,对辖区内人群容易扎堆聚集的小卖部、草莓采摘场等场所,逐一对村民做思想工作,劝散劝返居家;带队清缴辖区内无销售牌证的烟花爆竹;对涉疫区人员开展严密排查,对辖区各村涉疫区人员严格按照工作标准,每天上、下午走访面见并测量体温。

2月11日,林小玲带队和同事、村干部在增光工业区对某塑胶厂内从疫区返回的员工进行检查,掌握其身体状况,督促其配合做好隔离措施。随后林小玲在附近巡查时发现,一工艺品加工厂有可疑情况,警车刚靠近,该厂员工便四下躲藏。经询问得知,该厂负责人为牟利,没有申报便私自开工,20多名员工中有3名来自疫区的情况也没有上报。林小玲当即将情况反馈给派出所领导,最后将该厂负责人带回警告,并由政府安排对该厂所有员工进行隔离观察。

基层交警许业靖

坚守山区检疫站守护惠州“北大门”

“注意安全,我和肚子里的孩子等你回来!”将身怀六甲的妻子安顿在岳父岳母家时,妻子仍有些不舍,而许业靖毅然返回单位参战抗疫。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江东交警大队横沥中队负责人许业靖从大年初二起与中队全体队员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织密公路交通防控网络,切断旅客流通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播途径。

横沥中队辖区位于惠州、河源两市交界处,卡点的执勤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对机动车、驾驶员进行摸排的任务也相当艰巨。许业靖带队深入社区、村(居)、出租房对可疑车辆人员进行登记,进一步筑牢疫情监管防护网。

交警中队是基层单位,直接服务群众且与群众沟通最多,而村(居)人口密集,病源传播风险高、走访工作强度大,许业靖积极协同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开展入户排查。在遇到群众不理解、抵触的情况时, 许业靖总是耐心地解释,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自我约束,在防控疫情斗争中他兼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于一身,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战疫期间,横沥中队负责辖区两个检疫站——省道120线大岚检疫站、芦洲镇江口桥检疫站的防务执勤工作。许业靖带领民警、辅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车辆管制、疏导工作,引导车辆驾驶员和车内人员进行检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特别是在省道120线大岚防疫检查站,他带领中队民警、辅警扎实开展车辆引导、人员信息核对,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逐人逐车检查、测温、消毒、询问、登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坚决消除每一处隐患。大岚地处山区,昼夜温差达十几摄氏度,尽管如此,许业靖无所畏惧,即使长时间站立、手脚冻得僵硬,也坚持守护好惠州的“北大门”。

宣传民警黄辉延

雨夜蹲守检疫站拍下战友执勤镜头

黄辉延——手持相机“冲锋陷阵”的市公安局宣传科党员民警。他肩负“影像呈现历史”的使命、为惠州公安历史存档的职责。开展疫情防控以来,黄辉延拍摄了5000余幅图片,囊括联合检疫站的日与夜、晴和雨、党旗飘扬一线、人物特写、特巡队员巡防守护、驻村(居)警力深入社区排查和助力复工复产、出入境户政服务窗口……记录下惠州公安抗疫的方方面面。

“信念坚定、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能力素质全面,不仅是我们的摄影师,也是公安宣传工作的多面手、行家里手。”市公安局宣传科教导员曾斌戈这样评价黄辉延。

进入抗击疫情战时状态后,黄辉延迅速贯彻落实市公安局党委相关工作部署,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各级指示精神,根据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厅新闻中心要求,统筹、协调、指导各县(区)公安宣传部门分阶段有侧重地收集素材,把握宣传重点和采写技巧。严格按照公安宣传报道纪律,配合做好审核把关工作,确保图片新闻、信息发布、采访报道等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期间,全市公安宣传部门推送大量正能量满满的惠州公安抗疫新闻稿件。他尽力统筹市公安局发布的各类抗疫新闻稿,联系受访单位和个人,与媒体记者共同深入一线,共同采访、拍摄,挖掘生动素材……黄辉延20余次深入各联合检疫站,脚步走遍6个县(区),拍摄了大量一线民警执勤的新闻图片,收集一线宣传素材。

2月15日晚,大雨倾盆,狂风肆虐,气温急降。广惠高速公路小金口联合检疫站,执勤民警仍在风雨中坚守,尽管被冻得瑟瑟发抖,依然不轻易放行一车一人。执勤民警没有想到的是,在检疫站前方不远处的高架桥上,他们的战友黄辉延也慢慢打起雨伞、支起三角架、架好相机,准备捕捉大家在雨中执勤的一个个瞬间。黄辉延与相机共同蜷缩在小小的雨伞下,眼睛盯住检疫站久久不动,连续拍下多张画面后,才收拾行装驾车消失在浓浓雨雾中。此时,已近深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他拍下了那张被多家省级媒体采用的公安雨中执勤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