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人们是如何“打春”的?

在北宋,人们是如何“打春”的?

正月一日的年节谓之元正,与寒食、冬至是首都的三大节日,要放前三后四共七天的假。开封府还特别准予开放赌博三天以示庆祝。

城中居民自一大早就开始相互庆贺,恭喜之声不绝于耳,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至今不变。祝贺之礼如果不能亲临,也和现在一样会留个名片之类的给对方,不过那时是派仆人奔走投送的。

年节最令人感兴趣的,在那时的首都中似乎是赌博;大街小巷中充满各种食物、器械、果实、柴炭之类,喊叫着拍卖,这都是有赌博性质的买卖。

最有名的“赌场”是在马行、潘楼街、城东的宋门外、城西梁门外的甬道,城北封丘门外,以及城南地区,看来四面都有赌场聚会之所,人们真是独好此道。

赌场的确吸引人,结着彩棚、陈列着冠梳、珠翠、头筛、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此外还有些舞场、歌馆娱乐之地,声色犬马所在,车马交相争驰,出入异常频繁。

到傍晚时分,富贵人家的女子也出动了;她们公然进出赌场观看,又随意出入市面的饮食店。在首都里这种行为举止已成为习惯,没有人会有什么指点批评的,看来那时民间还相当开放似的。寒食、冬至等节日的情形也是一样。

一般小民或许贫穷些,但在过年时也是把衣着洗洁光鲜,饮酒相贺一番。

《梦华录》记载年节的几天就如上述,似乎对这个重要民俗日着墨太少。接着记下了初十日的立春。

在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要进献春牛入宫廷去“鞭春”,“鞭春”又叫“打春”。中国以农立国,牛自然是耕作的主体,鞭春表示春天到了也是农耕开始之时。

从其他记载中知道,在这天宫廷中以春盘与酒赏赐给一些亲近的大臣们,春盘内有烹熟的猪肉、白熟饼、大环饼等物,这些饼比一般民家要大许多。民家也用春盘相互赠答,而且有花园的人家还送花盘为礼物,盘中放的就是花。在春盘内有些生菜、萝卜等为衬饰,青色、白色陪衬起来显得秀色可餐。

开封府所辖的开封、祥符两县也预备好了春牛,在当日清晨就“打春”,按习俗是拿根棍或杖来打牛,大概其他地方州县也有这习俗。打完牛可能要宰杀,牛肉分给民众,故而有的记载上说:民众为了抢牛肉常造成受伤事件。

在开封府衙门附近有百姓卖小春牛,小牛关在有花边装饰的栏圈内。栏上还列有各种戏剧人物的图像,也是卖给民众拿去赠送的,这是当时的习俗,叫“花胜”或“幡胜”。

多是用剪彩或金箔镂制,成人形或燕形,用来贴屏风或者戴在鬓发旁,不过有的记载上说从元日正旦就有这习俗,有的是说正月七日的“人日”开始,而立春是较普遍的。

但这种原多是剪贴的习俗,也有人刻意讲求,或雕刻绘画、或用金银制作,或者以珠翠装饰,真是穷极工巧而珍贵之至!

《梦华录》里也说到宫廷里赏赐这种“幡胜”,凡宰执、亲王、百官都受赐金银制作的“幡胜”。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诗帖句子中也透露这春“幡胜”的消息,不过用有色的绫罗绸缎等剪成燕子形状的较多,都是给妇女们戴的,赠送这种小装饰品相当流行,佩戴的也很普遍,当然其中不乏含有情意的。现在举几个宋代的诗帖句子来看:

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缕金衣。(王沂公)

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欧阳永叔)

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郑毅夫)


选摘自《东京梦华录:大城小调》编撰:王明荪,九州出版社

在北宋,人们是如何“打春”的?

内容简介: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有名的历史笔记,记载了北宋首都汴京城的情形。

我们看到那时期全国首善之地的形形色色,大至中央政府各机构的分布、宫廷楼阁的坐落、城市街坊的规模与分布,小至市民的饮食生活、歌院茶楼的盛况、娶妻生子的民风礼俗等,甚至于饭店、夜市所贩卖的各种饮食、杂物,都尽在眼底,读来有趣而亲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