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的粮食够吃吗?还进口粮食吗?

刘双看三农


2020年,我们的粮食够吃吗?还进口粮食吗?

答:今年,我们的粮食不但够吃,而且吃不了,你放心吧!粮食还要进口,比如大豆,玉米,小麦都需进口,因为我国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


三秦老赵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用占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只能保证小麦、稻谷和玉米这三种主粮的种植。

袁隆平院士为祖国乃至世界做出来巨大贡献!袁隆平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实现了我国超级稻第一、二、三、四期大面积种植平均亩产700、800、900、1000公斤的目标。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咱们国家每年要从世界很多国家进口不少的粮食,无论是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玉米,还是澳大利亚、美国的大豆,这些进口量都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很多平时不关注咱们国内粮食产量的朋友,会误以为我们国内粮食非常紧缺。然而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只是一个错觉,我们国内的量是非常充足,2019年我们国家小麦、玉米和水稻总产量突破6.1亿吨,粮食总产量超过6.6亿吨,平均下来全国14亿人,每个人一年的口粮超过900斤,平均一个人一天基本口粮2.5斤,而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口粮1.2斤就够了,所以我们国家实际上粮食总产量完全可以支撑咱们国内的口粮。

我国之所以大量进口粮食是进行结构型调整,结构型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需要靠进口来调剂余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粮食的需求持续增加,。适度进口粮食是我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的一环,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取长补短,优化调整供需结构,才能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虽然今年全球灾害连连,我们国家也是最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面积感染的国家,但是目前我们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居民的消费和生活正在逐渐的恢复正常,而农业春耕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从今年全国冬小麦的生长状况来看,今年小麦的长势非常不错,不出大问题的话,今年咱们国家小麦应该会继续大丰收。

这个问题先讨论到这里,谢谢大家!


人在鞋途


你好,我是三农陆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2020年,我们的粮食够吃吗?还进口粮食吗?下面我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要说我们的粮食,吃那一定没问题,绝对够吃,不会像过去吃不上饭饿肚了,这样的问题,国家会比我们考虑的全面,国家的库存粮食,应该超出我们的想象,就算一两年光吃不收也不会饿着我们的。在说现在我们也是粮食大国,每亩地的粮食产量,都在1000斤以上,每年的粮食都大量的存了起,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每天吃的粮食比例也比较小。粮食够吃这点就请大家放心就好了。

还进口粮食吗?我想肯定会进口的,粮食不但人们要吃,没有很多企业生产制造都需要它,像酿酒,做饲养,提炼各种元素等,用量也是非常大,进口粮食是必须的,这样的问题,我想根本就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国家已经完全安排好了,我们只要好好工作就行。

上面是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请给点评一下,您的点评会让我进步,非常感谢。


三农陆地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场席卷全世界的疫情危机正在以一种不可控制的趋势走向极端,亚马逊蝴蝶煽动的翅膀已经卷起了全球的风暴,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越来越猛烈!

近日,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印度等国也纷纷限制本国粮食出口。

报道称,作为全球重要的小麦面粉出口国,哈萨克斯坦禁止了小麦面粉、胡萝卜、糖和土豆等农产品的出口。

越南和印度暂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尔维亚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农业物资的出口,俄罗斯方面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来决定是否出台出口禁令。

危机在全球的蔓延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囤积粮食,粮食也成为了当下最抢手的硬通货。毕竟不吃肉可以,但是没粮食一定撑不了太久。而一旦都开始抢购粮食,势必会引起更多的人加入到抢购的队伍中来,形成恶循环,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粮食危机。

现在美国的情况正在处于失控的状态,而欧洲各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先前37天突破十万到如今1天增加一万,危机的持续爆发让各国持悲观状态,而目前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此大背景下,这场危机开始波及粮食产业。

蝗虫过境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甚至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基业。蝗虫的侵袭让东非地区的粮食生产陷入停滞状态,但是蝗虫的侵袭远远没有结束。从东非一路飞跃红海的蝗虫已经波及到了巴基斯坦、印度,对粮食产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巴基斯坦暴发情况超过了1993年历史上最严重的蝗灾,今年预计仅小麦就可能损失10亿美元。印度555万亩农田受害,损失超百亿卢比。如果此时全球各国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那么引发的粮食危机将会对全球经济形成新一轮的打击。

虽然目前全球的粮食缺口并不大,但是蝗灾、全球性危机的侵袭以及大家对市场的恐慌导致了粮食的抢购潮,而任由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的极端情况就是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由古至今,粮食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在危机爆发的背景下,粮食生产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停滞,也为粮食安全提了个醒,毋庸置疑的必须切实加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危机已经得到了控制,农业生产也逐步开展,这场大危机对于我国农业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粮食的来源不会受到影响。再者,我国的粮食储备足够国人应对危机之下的需求。我国的大米进口主要来源于泰国,对越南大米的依赖程度较低。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大米不仅够吃,在2019年还对外出口27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的大米库存还有1.15亿吨,就算中国农民一年不种庄稼,不从国外进口一粒粮食,依旧可以供全国人民吃9个月。

当然在谷物以及小麦的生产上,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自给率。也就是说,这几个国家的禁令对我国的影响很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中国粮食能从进口国转向出口国,保证粮食安全,多亏了举世无双的袁隆平院士,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中国粮食产业的安全,让中国人从此吃得饱,吃得好。

90后的袁隆平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

当记者问他,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时,袁老连答两次“不可能了,不可能了!然后长舒了口气。

这2句不可能的背后,包含了他一辈子的努力,背后又有多少心酸和欣慰!怕我们饿着的袁老凭借着一腔热血解决了我国几百年来的粮食危机,不可能了,再也不可能了。就算在全球性的危机下,中国也可以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这就是中国的底气所在。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必需品,只有手里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走的更远。

所以目前大家不必担心我国的粮食安全,随着危机在我国的逐步解决,我相信一切都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欢迎各位小伙伴评论转发关注点赞👍谢谢🙏!







北漂山东小肖


我们粮食够吃吗?最近总有人私下讨论要不要屯点粮食?

我们普通人都想到的问题,国家早就注意到了粮食供应产生的变化,中国一直有积极准备。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人口140005万人,那么人均口粮是474公斤。

可以说绰绰有余,而这还不算进口的啊。

按照目前我国的国产小麦、玉米、稻谷等谷物产量和进口量对比,当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在这里,我们都要感谢袁隆平爷爷,是他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中国人。

今年1月27日,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外表示:

全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具体来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

我们有没有必要囤粮食?

没有。

一、普通人根本不需要担心粮食够不够吃的问题;

历史上出现的饥荒,并不是某一年出现灾害导致储存量不够,而是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诸多叠加因素。

而且中国在1942年已经经历过了饥荒,国家在储粮方面一直非常重视。

二、囤积太多的米啊面啊,很容易坏掉长虫;

因为普通人家里对粮食的储存条件有限,势必会导致浪费。

三、屯粮,会加重粮食危机,让奸商大发横财。

全国人都开始屯粮,势必造成涨价,越涨价大家越恐慌,就越囤货……

这中间获利的,就只有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把一些不达标的口粮抛售市场。

总而言之,如果是正常食用,囤个两周没啥问题。

但真的不要听信谣言,大面积屯粮,没必要。

还记得袁隆平之前说的那句话吗?

记者问:“中国会不会再发生饥荒了。”

袁老:“不可能了。”

当然了,如果是身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意大利英国瑞典……等国家,请你们多囤点。

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真的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相信,粮食危机还到不了中国普通人身上,不用过度恐慌。





冒泡的渔鱼


河南应该属于种粮大户吧,可粮食价格却一直压的非常低,2019年我爸所有的稻谷到现在还在家里,因为价格实在太不划算,才1块钱一斤,所以一直库存在家里,可前几天有人来收说是1.2一斤,我爸还是放着,说是目前看不清楚到底咋回事,所以他也不急了。其实我很少关注这方面,我总觉得种田太辛苦,而且想挣钱除非大面积,不然不会有利润。

我爸说的是今年估计粮食价格会相对高一点,正如楼主所说其实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粮食,从国外进口的一般都是大豆之类的…至于大米还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而这次疫情让很多国家都禁止粮食出口。

越南工业和贸易部3月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如果大米出口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越南国内或将面临大米短缺风险。另有媒体报道,越南政府声明称,在3月28日前,越南将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自3月22日起,哈萨克斯坦限制出口11种农产品,包括面粉、白砂糖、葵花籽油、葵花籽、荞麦、甜菜、洋葱、胡萝卜、土豆、白菜和萝卜等。

还有塞尔维亚,俄罗斯,这几个国家现在都有一定时间的禁止出口。






归于平常6729732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民众的重要性就如同石油之于工业,疫情期间同样如此,不少国家的民众在疫情早期就开始抢购粮食等必需物资。不过,受疫情影响已经有国家开始停止粮食出口,这对一些严重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算不上一件好事,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对此发出警告,需要全球各国共同采取措施。所幸,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储备粮食,同时坚守着18亿亩的耕地红线,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民众的重要性就如同石油之于工业,疫情期间同样如此,不少国家的民众在疫情早期就开始抢购粮食等必需物资。不过,受疫情影响已经有国家开始停止粮食出口,这对一些严重依赖进口粮食的国家算不上一件好事,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对此发出警告,需要全球各国共同采取措施。所幸,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储备粮食,同时坚守着18亿亩的耕地红线,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1、多国暂停粮食出口,越南囤积大米,却可能提升粮食危机风险

据观察者网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链被扰乱的情况。由于疫情,粮食种植、收购、运输、出口和进口等环节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FAO正呼吁全球一起采取行动,"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保护最脆弱的人群,维持全球食品供应链并减低疫情对粮食体系的冲击,那么我们将面临迫近的粮食危机。"

因此,目前已经出现不少国家暂停了粮食出口,据《联合早报》报道,主要小麦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禁止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等产品出口,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并会每周检讨禁令中的产品清单,另外越南也已经限制大米出口,俄罗斯开始停止成品粮出口,哈萨克斯坦则暂停小麦粉、荞麦、糖、葵花油和某些蔬菜出口。

其中越南作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仅次于印度和泰国,其2019年出口量为637万吨,还宣布要囤积粮食了。据金融界网站报道,越南计划在6月15日之前储存19万吨大米,以确保在疫情期间有足够的粮食,今年以内还将储备8万吨水稻,而在2019全年,越南已经储备了20万吨大米和8万吨水稻。

不过,产粮国囤积粮食却可能增加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在其报告中提到,为了确保粮食安全,部分国家可能会实施贸易限制或者大量囤积,从而很快导致局势升级,并撑高谷物和籽油价格,从而扰乱到全球粮食供应,这对那些依赖进口粮食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2、中国谷物自给率已超95%,未来还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

全球粮食流动受限,受影响最大的显然就是那些粮食一直依赖于进口的国家,比如中东地区、日韩等,于是就有人开始担心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否足够,对此,日前我国官方也给出了回应。

据新华社报道,3月28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接受专访时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中国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已超过95%。

其实中国一直都是产粮大国,而且每年还会再收购一些粮食作为储备。据第一财经报道,中国的口粮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而且中国主粮的库存世界第一,其中水稻库存约1.15亿吨,小麦库存1.4亿吨,按照中国年消费量计算,在全国不种和进口粮食的情况下,水稻可以吃9个月以上,小麦则够吃一年。

中国去年更是5年来首次成为稻谷净出口国,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出口的稻谷达到272万吨,比进口稻谷多出12万吨,而中国最大稻谷进口国的称号也让给了菲律宾。未来,到2022年中国还将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80%。


每天更新爆笑视频谢谢


我国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2017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89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但是我国每年还要进口超过1亿吨的粮食,我国粮食够吃,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呢?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3一是品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口粮虽然在数量上已经得到保障,但是玉米已连续两年出现产需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 4二是国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如国产小麦以中低筋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较低,制作高端面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麦国内供应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

我国2018年粮食产量已经突破13000亿斤,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但当前,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优质粮食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必然选择——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89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每年还要进口超过1亿吨的粮食,大豆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80%。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口粮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粮食安全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粮食供需存在结构性短缺,粮食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下,通过适度进口优化供给结构,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水平。


LXL淡然


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2020年我们粮食够不够吃这个问题。

我国在粮食方面产业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是可以实现粮食自给的。而且我国每年还会出口一些粮食。其实我觉得一个国家没有必要什么东西都要自己生产吧,而是应该生产自己比较占优势的产品,用贸易来换取其他所需的产品,这是全球化经济的理性选择。现在很多年轻劳力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很多地开始抛荒,这也使得我们粮食减产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国可耕面积还是非常大的,我国南方北方都有非常好的土壤适合种地。是完全可以实现粮食自给的。





乡村农人小磊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可能会来一次像猪肉价跳跃式涨价,由于许多国家已禁止出口粮食,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而且我们的粮田好多已荒废,就算国家及时下令开耕也要一年时间,所以今年粮价稳中有升,建议有田地的老铁们多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