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開年車市逢腰斬,每家車企心打顫。如果說去年月銷"破萬"車企就有吹噓的底氣,現在,銷量接近3000就是大贏家。2月,在乘聯會納入統計的85家汽車公司中,共有18家公司交了白卷,銷量為零。車市如此寒冷,健康理念改變了出行思維,未來用戶會或從"四輪"走向"兩輪",兩輪電動車企業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面對如此龐大的汽車用戶量,雅迪、愛瑪、小刀、小牛、臺鈴、新日、金箭等兩輪電動市場的佼佼者,誰又是最大的贏家?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作為兩輪電動車大電流內部連接器供應商,艾邁斯仍將在電動車鋰電池組端子的研發道路上不斷前行!

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比"底盤",銷量越多能力越高

2019年,我國汽車累計銷量2576.9萬輛,這同樣是用戶量。如果不出意外,2020年的汽車銷量就算有點動盪,2000萬的銷量目標問題不會太大。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經歷了疫情的洗禮,用戶的消費觀可能變了。

這裡,我們不討論到底是"報復性消費",還是"報復性存款",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用戶的消費思維變了,安全健康上升到了更高的層級。為了順應消費者這個可能的潛在變化,各汽車廠商已經在"健康"方面做文章,但問題是,這個健康思維是否與汽車購買者的需求相一致?

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最近,"什麼樣的出行方式最安全?"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已經在各大媒體平臺被熱議。其中,個人出行工具被力薦。最有意思,上班族選擇騎車復工成為一大趨勢。據美團單車大數據顯示,3月第一週工作日的全國騎行量較春節期間上漲超過九成,絕大部分人都是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一站式騎行"。那麼,與共享單車同源的兩輪電動車,不同意外同樣將會成為公眾的購買首選。

從四輪到兩輪,用戶真的來了。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兩輪電動車企業誰吃得下?

報道顯示,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大格局已定。2019年,雅迪銷量達600萬臺,2020年將向1000萬臺躍進;愛瑪去年也是600萬的目標,今年已發出"掘地三尺,800萬勢必完成"的宣言;臺鈴2019年定了300萬目標,今年將向500萬衝擊;小刀今年同樣鎖定了400萬的目標;新勢力小牛電動慾望也很大,去年銷量42萬臺,但小牛新基地的產能設計是百萬臺……就目前這些品牌,新增量接近1000萬臺。

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如果說汽車潛在用戶發生了消費轉向,那麼,這幾個兩輪電動企業都有大蛋糕吃。但吃多吃少,跟銷量的"底盤"還是有一定的關係。

比"氣質",格調越高越會受寵

對於兩輪電動車企業而言,如何讓這些用戶滿意?

不可否認,"四輪"與"兩輪"相比,是一種消費上的降級,這個降級不僅體現在價格上,還體現在汽車的附加值上。中國人汽車保有量並不高,有數據推斷是千人汽車保有量不足200輛。正是因為這麼低的汽車保有量,"汽車成為相親,交友的硬通貨","過年開車回老家,除了到村裡開窗放音樂之外,還得備中華"。

汽車既有裡子,也有面子。相比之下,如何讓"兩輪"電動車開出"四輪"的感覺?這就得從兩輪電動車本身來說起,除了通行功能之外,兩輪電動車還得有格調,那麼,雅迪、愛瑪、小刀、小牛、臺鈴、新日、金箭……誰又格調更近一點?

對於"格調",最直接的就是外觀,有時候騎兩輪電動車並不是個人的享受,而是需要給別人來看。

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雅迪,我們以G5為例。單從外觀來說,雅迪G5車身看起來很高端。車把及後平叉材料採用優質鋁合金,外觀採用瑞典貝格進口油漆,PU800烤漆工藝+9道噴磨工序,使漆面能夠長保持很新的感覺,並且產品採用了LED大燈,大有與汽車接軌之勢。

愛瑪電動車一直具有時尚的基因,我們以電輕摩N300為例,愛瑪N300以流線型為主的設計與車表面色澤剔透的烤漆相結合,看起來很精緻。並且,愛瑪有"周董"加持,似乎一直人氣不錯。

作為兩輪電動領域的新勢力,小牛電動帶有一些互聯網的基因。在整體戰法上,小牛電動似乎走的是高舉高打的例子,一句話點評:"小牛電動的車相對較貴"。不過,小牛電動並不是貴得沒有道理。相比之下,小牛電動車的識別率很高,最讓人記憶深刻就是"大燈",從頭開始,就有一種奢華的感覺撲面而來,這本身就是格調的一種。

不可否認,每個電動車企都對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很瞭解,"漂亮得不像兩輪電動車"也許都可以滿足汽車用戶的需求。

比"談資",想象越大越受青睞

當然,除了外觀要給足用戶"面子",內在的"談資"也必不可少。這種談資,更多的可能則在於對未來技術的融合。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最新的技術一定不是里程,不是充電這種在多輪教育下的技術表現,兩輪電動車跑得再遠也僅限於市裡通勤,充電再快也可以放在那裡慢慢充。

5G時代,未來最受關注的一定是"人車交互",或者說兩輪電動者本身的人格化,貌似新汽車勢力們都是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從這個維度講,當前的兩輪電動又有哪些可以想象的空間呢?

CES展上,小牛電動發佈了擁有L2級自動駕駛功能的三輪電動摩托車TQi以及首款跨騎電動摩托車RQi,兩款車均支持5G通訊,其中TQi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發售,聽起來似乎有點意思,但真實的產品到底什麼樣,下半年就會見分曉。

2020年,兩輪電動車的格局恐生變!

當然,老牌的強者雅迪也不差,雅迪電動車研發投入一直比較高,目前雅迪擁有677項專利,旗下擁有兩個CNAS實驗室和5家技術研發中心,在自主研發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一切,是沉澱也是底蘊,但如何將這些技術轉化為最具想象力的應用科技?

與雅迪、新日、愛瑪等電動車知名企業的合作,也促進了艾邁斯在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部件大電流插件研發技術的提高,目前艾邁斯擁有近百項專利產品,產品擁有UL/CE/Reach/Rohs等國際認證資質,滿足不同客戶的進出口需求。

臺鈴將"跑得更遠"當作企業的使命,目前臺鈴先後獲得500多項各類專利。在"跑"的過程中,如果再讓用戶有驚喜陪伴,臺鈴估計也會在市場上跑得更遠。

不管怎麼說,兩輪電動車今年受益是可以預見,但兩輪電動車企業如何抓住機遇,獲得突破式的發展還是需要市場來驗證。誰會成為贏家,年底有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