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病毒“摸底”、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策略優化……在抗擊疫情的另一條戰線上,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與時間賽跑。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向科學要方法、要答案。他們爭分奪秒攻關,讓戰疫更有底氣。

亮劍病毒:50小時的軍令狀

“3月份沒這麼緊張了,一般凌晨一兩點可以睡覺。”任麗麗說。在這之前的兩個月裡,她和團隊成員熬過20多個通宵。

任麗麗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病毒測序、試劑開發、血清研究,她所在的研究所,多次抗擊疫情中都是一支核心科技支撐力量。

接到從武漢小心翼翼運來的病毒樣本,任麗麗所在團隊立下軍令狀:50個小時內,搞清樣本里到底有什麼疑似病原!

就像戰士聽到衝鋒號。提取核酸、“打”成片段、加上接頭、基因測序,一支8人的精幹隊伍,兩天兩夜沒有閤眼,與兄弟單位“背靠背”按時拿出結果。

為確保數據萬無一失,任麗麗採取了最穩妥的操作分析策略。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對於技術,她很有把握,就是體力消耗大。她自詡身體“能扛”,但看到同事三四天連軸轉,腰疼得只能蹲著休息片刻,心裡不禁發酸。

“不拼不行。我們要及時拿出科學數據,支撐一線檢測和防控。”任麗麗說。

面對疫情,在堅持科學性、確保有效性的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力爭早日取得突破,儘快拿出切實管用的研究結果,這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願。

在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的實驗室裡同樣不眠不休。他所在的團隊,曾在多次流感疫情期間完成抗流感藥物的快速研發和國家藥品戰略儲備任務。

通過虛擬篩選從5萬多個化合物中遴選出5000個左右潛在藥物,再逐一進行體外病毒活性驗證——1月初以來,鍾武團隊與合作的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胡志紅團隊已在P3實驗室完成200多個藥物的活毒評價,並推薦20餘個潛在具有臨床價值的品種。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他們的數據,是開展臨床試驗與否的首要依據,得非常靠譜才行。3遍分析如果還不夠,那就做5遍。

要得到一個藥物的數據,從頭到尾最快需5天。為加快進度,鍾武啟動“車輪戰”,上午做完一批檢測,下午緊接著做第二批,晚上再做第三批,滾動推進。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確定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短時間內取得積極進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迎戰疫情:“我們不能往後退”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1月31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髮了一條朋友圈:

“沒有哪次新發突發傳染病疫情的科研攻關像這次這麼壓力巨大!每天彙報進展,每個人工作進度以小時、分鐘計。沒有除夕、初一,沒日沒夜做實驗。一幫年輕人連班倒,我心疼他們,也感謝他們!”

這可能是疫情發生以來嚴景華最焦慮的一天。抗體篩選之前一直順利,凌晨兩點多團隊還在討論方案,以為能出好消息,沒想到白費了一週工夫。

抗體治療是將能清除病毒的抗體直接打入人體內,讓人體被動免疫,這一方面可用於患者治療,一方面也可用於健康人預防。但做抗體和做疫苗一樣,往往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看著武漢的患者數量級往上躥,心裡著急,想趕緊做出來。”嚴景華的實驗室大年初一以來就沒停過。失敗、繼續,再失敗、再繼續,截至3月中旬,這個團隊在重組蛋白疫苗和治療性抗體研發兩個方面均已取得重要進展,正在為進入臨床試驗做紮實的準備工作。

苦心志,勞筋骨,卻不退半步。“我們就是做傳染病的,我們不能往後退。”嚴景華說得很乾脆。

在這次疫情抗擊中,中醫藥大放異彩。臨床救治和科學研究同步進行,中醫臨床診療數據第一時間從隔離病房傳出,據此總結中醫證候特徵和演變規律,優化診療方案,進一步指導了隨後的救治和藥物評價。抗疫亮點背後,離不開一套線下、線上結合,多需求兼容的中醫臨床信息採集系統。

“從接到任務到平臺上線只有5天時間。”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張俊華說。儘管有過相關係統建設的經驗,但這一次時間短、需求多,張俊華“壓力山大”。

既要收集病情症狀,又要評價臨床效果;既要滿足科學規範,又要考慮臨床救治的可操作性;對於不同藥物的療效,究竟採用哪些指標去評價……這些都需儘快定下來。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根據前方救治的情況,需求隨時調整,通常都是深夜來電。“就好像蓋大樓,圖紙卻在不停變化。”張俊華說,“這種任務平時要幹半年的,但現在不行,不能拖前方救治的後腿,頂著一口氣也得把它磕下來。”

平臺終於按時上線!前方的舌苔、脈象資料傳來了,中醫藥防治的臨床全貌彙總了,張俊華和他的同事為一線診療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研製了首個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核心指標集,也為應急情況下中醫藥循證研究往前蹚了一步。

主動請纓,自稱“跟一線醫務人員比不算累”

勇擔責任、盡銳出戰。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獻的優良作風、嚴謹求實的專業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大年初一,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研究員劉浩給自己的醫生朋友打了一圈電話,問了同一個問題:應對疫情,你們需要什麼樣的機器人?

過去15年裡,劉浩一直在研究醫療機器人,希望終有一天世界上再沒有難做的手術。“也許因為研究這個方向,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在這次疫情中,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醫生。”

遠在廣州的鐘南山團隊提了一個具體需求:“我們需要一個能做咽拭子採樣的機器人。”

臨床一線的需求就是科技攻關的方向!咽拭子採樣要求動作輕柔,對機器人的力度和精度有特殊要求,需要專門設計。春節假期,買不到採樣工具,就用雪糕棒和棉籤對著自己的鼻咽做測試。

把一個月當兩個月用,高強度推進下,機器人做出來了。“能不能到醫院來調試?”醫生詢問。

“有過猶豫,怕家裡人擔心。”劉浩坦承,但他還是答應下來,“既然做了,就要讓一線的醫生能用好”。2月24日,劉浩和同事從瀋陽飛往廣州,調試、磨合,一週後,臨床試驗顯示,機器人咽拭子採樣一次成功率大於95%。

同樣在廣州,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捷凱正在幫臨床醫生解答一個問題:危重症病人肺泡裡為什麼有很多黏液?

解答這些致病機理相關的問題,不僅需要陳捷凱在幹細胞領域的科研積累,也需要他在疫情發生後緊急培育的小鼠動物模型。

研發藥物、疫苗,探究致病機理,都離不開動物模型,小鼠是其中需求量最大的一種。但小鼠對新冠病毒不易感,需要專門改寫基因,讓小鼠跟人類一樣能感染併產生同樣症狀。

他們,爭分奪秒與病魔較量

這是科研攻關中低調卻重要的一步,一步慢了步步慢。陳捷凱帶領團隊一頭撲進研究中,他知道時間有多緊迫。35天!陳捷凱主導的技術路線,讓一批合格的小鼠能及時“頂上”,與兄弟單位一起幫助我國突破藥物、疫苗等從實驗室走向臨床的瓶頸。

這35天裡,通宵達旦是平常事。當被問到工作強度有多大時,陳捷凱卻脫口而出:“一線醫務人員最辛苦,我們相比不算累。”

“不講那些崇高的話。”他又補充,“只有抗疫科研攻關趕緊取得勝利,我們的親朋好友、我們整個社會,才能避免更多生命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