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李遠

于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民主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元老,同時又是著名的愛國詩人和書法大家。他的書法雄豪婉麗、舉重若輕、寬博瀟灑、別具神韻,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馳譽海內外,尤為世人推崇。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

于右任一生對南陽臥龍崗偏愛有加。如今鑲嵌在半月臺左邊廊坊內,于右任書“武侯祠”門額,還有一段滄桑而感人的久遠往事。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題“武侯祠”

20世紀30年代,于右任應時任南陽專員羅震之請,專門為南陽題寫一條豎寫的“武侯祠”門額。墨寶一直由羅震保存,1982年,羅震病重期間,將其移交到當時的河南海外聯誼會會長、民革河南省主委郭海長手中,並囑咐以後有機會將此轉交給南陽。1992年,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得此消息,專程來到鄭州,郭海長在病重期間,鄭重將這幅珍貴的墨寶交給南陽。2006年,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將此書法佳作,轉交給南陽臥龍崗。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題“新塘抗戰勝利碑”

于右任詩、詞、曲均有較高造詣,曾留下不少寄託國家民族興衰之情的詩篇。1939年5月,發生在南陽的新(野)唐(河)抗戰取得勝利,1940年,于右任被抗戰中軍民所表現出的不屈精神感動,賦詞《仙呂·寄生草》一首以志紀念:“持節求民瘼,尋詩訪戰場。眼見那,黃河滾滾翻新浪。眼見那,中條巍巍呈奇狀。眼見那,新唐慘慘無名的英雄葬。惜則惜,少陵擋駕武侯忙。惜則惜,江山寂寞何人唱。”隨後,于右任應邀為抗戰勝利紀念題寫了碑文。碑文右面為草書“新唐抗戰勝利碑。”右側書:“河南全省教育界為孫總司令連仲、湯總司令恩伯敬立。”左側書:“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三原於右任書。”碑文書法凝練渾厚,剛柔互濟,體勢綜逸,古樸典雅,拙巧相生,自然流露,堪稱臥龍崗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精品力作之一。新唐抗戰勝利碑也是南陽人民保家衛國抗擊日軍的歷史見證。半個世紀以來,它默默矗立於臥龍崗大門內側,訴說著南陽人民當年“萬眾一心,奮勇抗日”的一段英勇歷史。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題”勝地臥龍崗,大文出師表“

在南陽臥龍崗大門外懸掛有于右任題寫的楹聯:“大文出師表,勝地臥龍崗。”此聯巧妙地將“出師表”與“臥龍崗”、“大文”與“勝地”聯繫一起,構思巧妙,朗朗上口,言簡意賅,寓意深遠。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題“諸葛廬”

諸葛草廬內懸掛有于右任1940年題寫的“諸葛廬”門額,與正門郭沫若題寫的“諸葛草廬”門額相映生輝。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題“詩本天隨子,人如行形仙”

在大拜殿通往道房院過廳門前,懸掛有于右任為武侯祠住持李宗陽題寫的楹聯:“詩本天隨子,人如地行仙。”全國紀念諸葛亮的祠堂很多,只有陝西勉縣武侯祠懸掛有于右任題寫的楹聯:“大名垂宇宙,遺像肅清風。”其餘均不見於右任所留墨寶。而南陽臥龍崗卻留有于右任佳作眾多,可見其對南陽情有獨鍾慷慨大方,也側面反映出于右任對南陽臥龍崗和諸葛亮躬耕地的認可和厚愛之情。


觀其于右任一生,先生心中有著與諸葛亮同樣的家國情懷。早在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帝出逃西安,參加“跪迎”的于右任認清了清王朝的腐朽面目,開始走上了反清道路。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

1906年,于右任赴日本考察,結識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于右任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籲日報》,“大聲疾呼,為民請命。”1910年,于右任創辦第四份報紙《民立報》出版。毛澤東曾高度評價:“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報紙。”當時人稱:“于右任的一支筆勝過十萬橫磨劍。”重慶談判後,蔣介石發動內戰。于右任曾為國共兩黨和談多次奔走呼號,終不能如願。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創辦報紙

1949年,71歲的他被迫撇下家人去了臺灣,開始了孤苦伶仃的漂泊生活。晚年于右任非常渴望葉落歸根,但終未能如願。1962年,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百年之後,願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高者,樹要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後不久,于右任寫下了感情真摯沉鬱的詩作《望大陸》:“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望大陸》是于右任晚年的一首內心世界的真情告白,其中懷鄉思國之情溢於言表,是他眷戀大陸家鄉所寫的哀歌,也是一首觸動炎黃子孫靈魂深處隱痛的絕唱。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丙申清明勉縣武侯墓公祭武侯典禮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秋,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臨終遺命曰:“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根據諸葛亮的遺命,後主劉禪於同年底將其葬於定軍山下。諸葛亮遺命是對先主劉備的懷念,是忠君思想的體現,亦是對自己輔佐蜀漢基業北伐曹魏事業未成的眷戀。更重要的是,他要以自己的“死虎餘威”震攝扼守漢中,教育和鼓勵蜀漢將士以漢中定軍山為基,繼續北伐曹魏,去完成和實現劉備“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偉大遺願。諸葛亮把一份深深的遺憾和一個完滿的人格,永遠地留在了定軍山下。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于右任1962年日記,《望大陸》詩手跡

于右任一生奔走疾呼的心中目標,也是諸葛亮一生追求的夙願。在諸葛亮的心中,有著“還於舊都”天下一統的宏偉目標,也可為其一生為之奔波和辛苦操勞的的動力所在。其《前出師表》結尾“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更讓後世感動的是諸葛亮臨終遺命,與于右任晚年發自內心的《望大陸》,同樣抒發了心存社稷憂國憂民的壯志難酬。這也許是于右任鍾情南陽臥龍崗,與諸葛亮心心相惜的原因。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南陽臥龍崗大拜殿諸葛亮像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南陽臥龍崗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兩句名言,讓許許多多熱愛自己國家的人,無時無刻不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諸葛亮和于右任正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熱愛,才會用自己的一生時間和精力,為之奮鬥終生,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的家國情懷,必將被歷史和後世所深深銘記。


于右任為何五次題額南陽臥龍崗,成為全國紀念諸葛亮祠堂之最?

《訪古尋蹤臥龍崗》封面

本文選自李遠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


作者簡介:李遠,南陽市臥龍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二月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參編有《魅力南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