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阪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前些天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趙子龍長坂坡勇救後主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他是該接受獎賞呢?還是該接受懲罰呢?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與討論的話題。單從救人的角度來說,趙雲單槍匹馬獨闖龍潭,以不怕犧牲的精神救出了劉備的長子,屬於立了大功,理應得到相應的獎賞。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劉禪對蜀國的貢獻確實非常有限,若趙子龍不救劉禪,蜀國換一個皇帝,會不會收穫更好的效果呢?趙子龍這次救主,彷彿又起到了拖累蜀國的效果,有一種好心辦了壞事的感覺。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我們都知道,劉備是個富有理想、飽含鬥志、鍥而不捨的雄主。其一生皆以實現天下“大一統”為己任,登基稱帝,建立新劉氏江山是他生平最崇高的理想。直到暮年劉備才登上帝位,只可惜沒兩年便因討伐孫吳失敗,心力交瘁離世了。

劉備常以“仁義”示人,非常注重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思想。因此!他在選擇繼任者的問題上,並不像曹操、孫權等人一樣在立庶的問題上猶豫不決。而是一如既往的遵奉“立長不立庶”的處事原則。既然趙雲救回了劉禪,那麼蜀國的二代皇帝就一定是劉禪。


那麼?如果當年趙雲沒有救回劉禪,蜀漢的第二任皇帝該是誰呢?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劉備一共四個兒子,分別是劉封、劉禪、劉永、劉理。劉封雖然貴為長子,但他只不過是劉備在外收養的野孩子。並不在蜀國繼任者的候選名單上。劉禪之後,劉永為長,那麼蜀國的二代皇帝就應該是劉永。

劉備白帝城病逝是公元223年中旬,而長子劉禪當時只有十六歲。由於其沒有打理政事的經歷,劉備於是集政權於諸葛亮一身,拜諸葛亮為託孤大臣,暫時替劉禪打理國家政事。從此!劉禪便跟之前一樣,還繼續當他溫室裡的孩子。——因此!諸葛亮秉政十年,劉禪雖貴為蜀漢皇帝,但並沒有真正的決斷權。

如果換作劉永,結果恐怕比劉禪更差。劉永比劉禪還小几歲,劉備駕崩的時候,他只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孩子,諸葛亮更加不會放心將蜀漢的政權交到他的手上。這十年下來,蜀國的國家大事仍然不可能脫離諸葛亮的掌控。

因此!諸葛亮在世期間,無論是劉禪還是劉永,對蜀國的影響都非常有限!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我們再看看諸葛亮逝世以後

諸葛亮逝世後,蜀國的國柱隨之而倒,等待他們的本就是慢性死亡。千古名相諸葛亮都沒有北伐成功,你讓劉永代替劉禪,難道會做得比諸葛亮還好嗎。前邊幾年有諸葛亮挑選的繼任者蔣琬、費禕、董允等幫襯,軍國大事多聽取這幾人的建議。但是這些人死了之後呢?僅僅一個姜維真心輔漢,之後又出現了幾大權臣,天下早已不歸屬劉家了。

自諸葛亮病逝後,蜀國的二代皇帝,本就不應該再有“一統天下”的想法。劉禪執政期間,至少有兩件事處理得非常不錯。

長坂坡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勇救劉禪,到底救錯了還是救對了?

第一件事是看準時機投降曹魏,避免了蜀國的一場浩劫;

第二件事則是張飛長女敬哀皇后逝世後,立馬納其妹為妃,並在幾個月之內提升其為皇后。延續了劉氏與夏侯家族的姻親關係。致使自己投降曹魏後,不但沒有被下令滅族,反而得到了曹氏殘餘的支持。司馬家為了不生出內亂,被東吳找到可乘之機,迫不得已封劉禪為安樂公,食邑萬戶,落得個壽終正寢。而且司馬家還賦予了其還蜀建立藩國的特權。

其建立的“安樂公國”傳歷三世,司馬家一直沒有將其剿除。一直延續到西晉永嘉之亂,被匈奴勢力攻破。後由劉永之孫劉玄接替,東晉時期滅亡,歷時八十四年。比司馬家族的西晉歷時還要久。


劉禪雖然亡國,但卻能在司馬家的國土中建立藩國勢力,不僅沒有被滅族,而且還讓自己的子子孫孫都保有富貴。這恐怕是蜀國的最好結局吧!我想即便劉永代替劉禪,也不可能會有這麼好的結局吧!

因此!我的觀點是,趙雲救劉禪肯定是救對了,既盡到了為人臣子的責任,亦為蜀國的前途起到了幫助。

本文完!感謝您的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