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張召忠談疫情:是危機還是機遇?

如今新冠疫情已進入全球爆發階段,每一個人都關心著,未來會走向何方。

昨日,平安金管家有請到了著名軍事專家、人氣超高的“局座”張召忠來跟大夥兒聊聊,疫情究竟會對世界帶來什麼影響?我們未來的路將何去何從?

在這次的直播中,局座詳細解答了兩個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1、是否應該停止全球化?

2、美國是否會出現經濟危機?

一、是否應該停止全球化?

許多人看到中國不少產業因為受全球疫情的影響,大受創傷。於是網絡上出現了這樣的呼聲:我們應該停止全球化進程,將產業鏈轉移回國內本土。局座對此的回答是:這種觀點不可取。長期看來,全球化依舊是一個趨勢。如果因為疫情就否定全球化,開歷史倒車,完全沒有必要。

局座認為,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不少公司的確遭遇了產業鏈斷裂,造成了很大損失。比如2月27日,美股大幅度下跌,其中特斯拉就暴跌的非常厲害。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在年前才剛剛坐落,緊接著過年就爆發了疫情,導致工廠根本無法投入使用。而加州的工廠由於疫情在美國的蔓延也進入了停工狀態。不僅是特斯拉,蘋果這樣的全球化公司在疫情面前也出現了產業鏈斷裂的情況。蘋果在中國有85個代理工廠,佔蘋果代理工廠的43%;其他的工廠則集中在日本和韓國。在受這次疫情影響,蘋果股價也出現了很大跌幅。

但是局座對全球化的作用依舊是持肯定態度的。畢竟新冠疫情非常罕見,而全球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依舊是大勢所趨。全球產業鏈斷裂只是暫時的,等渡過疫情,全球復工,產業鏈又會重新運轉起來。目前為了控制疫情,進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是當務之急。但也不能否定全球化進程,這樣是非常短視的。

局座提到,從這次疫情的經歷看來,中國的產業鏈有相當大的自身優勢。他提到兩個關鍵詞:“中國製造”、“中國配套”。中國是全球第一的製造業大國,佔全球製造業比重的三分之一。同時,中國各產業的配套設施很完整,產業鏈的自適應能力強。疫情爆發後口罩急缺,中國許多工廠馬上轉型投入口罩的生產。這就是我國產業鏈自適應能力強的重要表現。

這次疫情將會給全球工業帶來一次大洗牌,是一次企業淘汰升級的過程。日後的工業發展方向依舊是從人力密集型產業向高科技產業轉型。經此疫情之後,醫療衛生產業會迎來一次蓬勃發展。局座認為,通過這次疫情的,我國應當更重視在關鍵性行業建立健全的產業鏈。要保證高端芯片、醫療防護、糧食蔬果這些產業能做到完全的國內生產,不依靠其他國家。而其他產業則可以進行全球化產業佈局,乘上全球化的快車,迅速發展。

二、新冠疫情是否會引發經濟危機?

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下,我們見證了美股的五次熔斷。油價持續下跌,昨日油價已跌破20美元/桶。美國經濟受此重創,未來是否會出現經濟危機?局座認為,目前出現經濟危機的可能性較小 。

局座指出,判斷經濟危機有三個指標:1、GDP兩個季度負增長;2、負增長超過10%;3、經濟結構面出現問題。前兩個指標美國已經達到,但目前還沒有像2008年經濟危機那樣出現結構性問題。

目前美國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進行救市。美聯儲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財政部推出1萬億美元刺激經濟計劃。預計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將賑災款分成兩個5000億,分兩月發給個人與企業,用於救助。美國個人每月將可以獲得1200美元的補助,美國保險公司開始全面動員,對破產公司進行賠償,救濟失業人群。一系列措施讓美國股市進入了暫時性的穩定。

美國這種簡單粗暴的發錢救市和無限量化寬鬆政策會對全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局座對此表示擔憂。局座認為美國的當務之急應是抗疫,救市應該放在第二位。舉債救國、超發美元會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帶來什麼影響?這些都是未來值得人們關注的問題。

有人擔憂,在疫情重創經濟的情況下,美國是否會發動戰爭?誠然,美國具有經濟戰略影響軍事戰略的傳統。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1999年1月歐洲推出統一貨幣——歐元。1999年美國發動科索沃戰爭,其目的之一就是打擊歐元。雖日後歐元推廣良好,但美國依舊從科索沃戰爭中獲得了7000億美元的熱錢。而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也是金融危機引發戰爭的實例之一。但局座認為,在全球油價下跌、大選臨近的情況下,美國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很小。現階段美國更擔憂的是內部經濟及失業率過高的問題。

那麼中國如何利用好這次的全球疫情,化危機為機遇呢?局座提出,現在國內陸續復產復工,而全球疫情才進入大面積爆發階段,這樣的時間差十分有利於中國經濟的恢復。局座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了中國該如何抓住機遇。

首先,原油價格下跌,中國應抓住機會,購入大量石油,降低工業生產成本。其次,全球醫療防護用品需求大,利潤高。國內現在醫療用品需求已經下降,產量提升,全球疫情將是中國醫療產業發展得大好機會。最後,在這次疫情中,中國網絡技術和大數據科技得到了大量應用機會。空中課堂、遠程辦公、網絡購物、線上疫情數據統計等等,為中國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經驗,有利於我國率先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今後,我國的發展重點應當放在5G技術和人工智能方向,下一步則是進入物聯網和智能家庭時代。中國錯過了前幾次工業革命,一定要把握住這次疫情的機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打出先發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