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前言


他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卻被稱為“離新冠患者最近的人”;他們“身懷絕技”,不光對呼吸機瞭如指掌,還能針對每個患者調節運行參數;他們緊缺“暢銷”,往往一畢業就會被醫院“搶走”。他們是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他們又是這次抗疫中最不應該忽略的人——呼吸治療師!

一、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卻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數萬名醫護人員中,有一百多名“呼吸治療師”。他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卻在新冠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統計,參與此次抗疫的呼吸治療師,每個人平均要負責11.5張床位,最多的地方甚至達到每人接近17張床位[1]。對於呼吸治療師而言,不僅要會操作呼吸機,還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能根據病人的病情調節呼吸機的運行參數。呼吸機有很多使用模式和幾十項參數,模式的正確選擇和參數的精準設置對於為病人提供優質的呼吸治療很關鍵。呼吸機在操作中,只要有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影響重症病人的治療效果。“我們從北京運過來幾臺呼吸機,但是到這邊來之後,發現根本就不能用,因為一個空氣壓縮泵的接頭不對。如果不是專職的呼吸治療師,對設備不瞭解,可能會費很多工夫。”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呼吸治療師夏金根到武漢之後,首先解決的就是呼吸機的接口適配。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呼吸治療師發揮的獨特價值不是簡單對患者進行呼吸治療,而是處理好患者與呼吸支持系統之間的關係。由於呼吸運動完全是由力來驅動的,可以把肺看成是一個力學模型,呼吸治療師根據肺的臨床病理、生理因素,再結合力學狀態設計呼吸機的參數,給予患者更好的呼吸條件。呼吸機不是開得越猛越好,也不是用得越久越好,呼吸機如果用得好,可以對生命進行支撐;用得不好,可能就會對肺有進一步的損傷。除了設計呼吸機參數之外,呼吸治療師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臨床治療,比如評估患者是否可以脫離呼吸機,引導患者依靠自身肺部機能自主呼吸,針對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炎症導致痰液堵塞進行排痰等。在浙江對口支援荊門的隊伍中,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35人的團隊專門安排了4名呼吸治療師。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新冠的號角一吹響,140餘名呼吸治療師臨危受命,跟隨不同救援隊伍迅速在全國10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50餘家醫院展開了一線的呼吸治療任務。呼吸治療師的任務包括:呼吸支持(氧療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機械通氣的監測與實施);氣道管理(人工氣道的建立、維護、拔除)溼化霧化的監測與實施、氣道內吸引、氣管鏡等;危重症患者的轉運;肺康復;呼吸機的管理和維護和重症超聲與ECMO實施、監測等[2]。疫情當前,此次支援前線的140餘名呼吸治療師在工作之餘對醫生和護士開展了各種呼吸治療相關培訓工作,規範相關臨床操作,讓更多的醫生、護士能一起加入呼吸治療工作中。此外,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呼吸治療師還展開了科研工作。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整理現有資料,結合抗疫一線臨床經驗和實際情況,給予相關的建議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工作,減少暴露與傳播風險,加速患者康復。其中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型患者呼吸治療相關操作防護措施專家共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經鼻高流量氧療使用管理專家共識》等。


呼吸治療(Respiratory Therapy)的概念由美國率先提出,但呼吸治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埃及、中國、印度和中東盛行的“芳香療法”。公元前3000年埃及的木板上雕刻描繪了氣管切開術。公元前2600年,中國就提出了關於哮喘的吸入治療。大約在公元前2400年在埃及的木乃伊中發現了肺結核。1783年,Caillens被首次報道為使用氧氣療法作為治療方法的醫生。1873年,西奧多·比羅斯羅斯進行了首次喉切除術。1917年美國斯托克斯船長使用橡膠鼻導管和鼻叉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肺水腫患者提供氧氣。1947 年美國呼吸治療學會AAR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的成立標誌著呼吸治療學科的建立。目前,美國已有十幾萬呼吸治療從業人員,遍佈在各個醫療機構和社區、家庭、醫療器械公司。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1956 年,美國呼吸治療國家委員會NBRC(National Board for Respiratory Care)的成立標誌著呼吸治療執業體制逐漸規範化。1970 年美國呼吸治療教育鑑定委員會JRCRTE(Joint Review Committee For Respiratory Therapy Education)的成立標誌著呼吸治療教育體制逐漸完善。1964 年,繼美國之後,加拿大成立了呼吸治療學會CSRT(Canadian Society of Respiratory Therapist)。1973年臺灣部分醫院開始設立呼吸治療科,並於1990 年成立了呼吸治療學會。臺灣的呼吸治療在整個亞洲來說,組織較完備、體制較健全、學科發展較成熟。此外,新加坡、菲律賓及中美洲一些國家基本按照美國模式相繼建立了呼吸治療學科。在我國,1993年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在美國LomaLinda大學醫學中心的指導下,在我國率先成立了擁有完整專業呼吸治療體系的科室。1997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按照美國呼吸治療專業教育模式開辦呼吸治療專業。2014年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在康復系新開設了“呼吸治療”專業。


由華西醫院呼吸重症醫學部的多名醫生在2018年發表的關於國內呼吸治療師的一項研究顯示[3],通過2016年8月15日至2016年9月2日在網絡平臺開展全國範圍內的調查,共有196名呼吸治療師接受了問卷調查,其中30.6%為本科畢業,25.5%為大專畢業,43.9%的呼吸治療師接受了6個月的在職培訓。在調查期間,

十年間內中國大陸的呼吸治療師(RTs)的數量顯著增加,但由於國內沒有呼吸治療師認證或執照,因此只有23%的學士學位畢業生和42%的副學士學位畢業生通過獲得其他職業證書來從事呼吸治療師工作。通過調查,作者認為開設針對呼吸治療師的學位課程和對有經驗的ICU護士進行在職培訓是培養呼吸治療師的兩種主要方式,缺乏專業執照以及對呼吸治療師價值的認識不足是阻礙呼吸治療專業發展的兩大障礙。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雖然目前呼吸治療師的數量顯著增加,但總體而言現在國內對呼吸治療師的價值還是缺乏瞭解,國內呼吸治療師處境十分尷尬。全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呼吸師資質認證和考核標準,呼吸治療師既不屬於醫生又不屬於護士專業系列,如何評定職稱成為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業的發展。其次,國內呼吸治療師教學、培養體系還不是很健全。全國只有少數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學生就業前景不明朗,呼吸治療師專業招生始終受到限制,往往難以招滿。還有部分學生畢業後無法獲得相關資質認證,在醫院找不到與本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只好轉投其他臨床崗位。國內最早開設呼吸治療專業的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十多年來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只有兩百多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呼吸治療師目前經歷過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在處理的過程中也要面臨課本上沒有學過、臨床經驗中也沒有遇到過的具體問題。今年3月,人社部正式將呼吸治療師列入新職業。疫情之外,呼吸治療師對於日常的慢病治療、呼吸康復都可以發揮獨特作用。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呼吸治療師在《U.S.News》最佳醫療職業中排名19,在100個最佳職業中排名40。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預計,從2016年到2026年,呼吸治療師的就業率將增長23%,平均年薪為6萬美元,加州地區最高年薪可達9.7萬美元,這一職業就業率遠高於同一時期所有職業平均就業率7%。呼吸治療專業可以在大學、醫學院、職業學校和軍隊中開設,學生將學習包括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在內的許多課程。在美國,至少要有副學士學位才能從事呼吸治療師的工作,並且畢業需達到呼吸護理認證委員會(CoARC)的認可,就業需要參加美國國家呼吸保健委員會負責管理的註冊呼吸治療師考試(CRT)。在美國,呼吸治療師也可以考成人重症監護、睡眠障礙和新生兒/兒科護理的相關證書。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新冠肆虐,全球呼吸機和呼吸治療師都緊缺,公眾開始認可呼吸治療師的價值。除了受疫情影響,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全球對呼吸治療師的需求也在上升。美國呼吸治療協會會長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美國的呼吸治療專業已經顯現人才短缺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現有的呼吸治療師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接近退休年齡[4]。根據世衛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有6400萬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有300萬人死於慢性肺阻塞,預計慢性肺阻塞將在2030年成為全世界第三位主要死因。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罹患慢性肺阻塞,同時還會出現大量的哮喘病患。為此,美國呼吸治療協會加大了在年輕人中對呼吸治療專業的宣傳力度,在各大高校開設呼吸治療專業,希望他們通過課程學習,認識到呼吸治療師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選擇。


國外


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博伊西州立大學是一所成立於1932年的公立學校,學校位於博伊西州西部的愛達荷州首府,2018年共計培養136名呼吸治療師,是美國培養呼吸治療師最多的高校。

美國貝拉明大學(bellarmine University)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貝拉明大學是位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一所私立大學。貝拉明提供衛生科學學士學位課程,呼吸治療為其重點開設專業,該專業要求學生在開始專業學習之前完成通識教育和預修課程。


美國俄勒岡理工學院(Oregon Tech)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俄勒岡理工學院擁有呼吸系統護理學學士學位。學生必須先完成一年的預修課程,然後才能被錄取到呼吸護理專業。學生還將參加臨床護理課程,從而獲得呼吸護理的實踐經驗。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是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雙城區的一所公立大學,是美國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機構。由於明尼蘇達被稱為醫療器械的硅谷,因此很多呼吸機設備的研發也帶動了呼吸治療專業的發展。

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俄亥俄州立大學簡稱OSU,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國際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成員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為呼吸治療專業提供了良好的臨床教學環境。

國內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於1997年開辦了呼吸治療專業,招收呼吸治療專業5年制本科學生,並於2000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學生,畢業後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從2000年到目前為止,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呼吸治療專業畢業生共259名,就業分佈涵蓋我國共計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56家醫院的相關科室。


臺北醫學大學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臺北醫學大學是一所臺灣醫科專門大學,1960年創辦,其前身為臺北醫學院,2000年改名為臺北醫學大學。2001年,臺北醫學大學正式成立了呼吸治療學系。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行研|呼吸治療師,新冠疫情下處境“尷尬”的英雄

2014年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在康復醫學系新開設了“呼吸治療”專業。呼吸治療專業首屆畢業生16人在18年7月份就被各大醫院“搶空”,輪崗實踐後將成為廣東首批系統培養的專職呼吸治療師。

結語


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精密的醫療器械越來越多,如呼吸機一個細微參數的設置都會影響病人的康復質量。通過這次疫情,國家越來越重視呼吸治療專業的發展。期待未來越來越多的醫學院開設呼吸治療專業。希望未來關於呼吸治療師的繼續教育體系和考核標準越來越完善,呼吸治療師不再是個“尷尬”的職業。

[1]《聚光之下,呼吸治療師職業化還有多遠?》

[2]《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百名“呼吸治療師”在湖北做了什麼?》

[3]Jie L , Yuenan N , Meilien T , et al. Respiratory Care Educa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Mainland China[J]. Respiratory Care, 2018:respcare.06217.

[4]《未來的熱門職業系列報導:呼吸治療師》

- END -

作者 楊柳榮 | 編輯 謝安然 | 排版 Els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