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

所以詩開始是給神聆聽的,詩一直就是給神聆聽的。神是什麼,是人心中至高無上的,給神聆聽的詩歌更是至高無上的。中國幾千年的詩歌積累不但留下了許多高貴的詩歌,更培養了許多欣賞詩歌的神——中國人。在面對這樣的讀者面前,作為一個寫作的人,所以我主張“以洶湧之勢聖潔詩歌神壇的髒泥汙水,以大風吹送鵝毛揚空之力讓詩歌重回不勝寒的高處”。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作品

——————————————————

1、讓你讀後飛起來的鵝毛詩

——————————————————

若有人問我什麼叫鵝毛詩,最直接最讓人懂的回答,莫過於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當然這句話是不足以精確回答什麼叫鵝毛詩的。

………………………………………………………………………………………………

回望人類文學,不光是中國,就是整個世界,文學的最初形態是從詩開始的。詩最初的起源來自於祭神的話語,是用來頌神,對神言語的吟唱。另一個來源就是山歌與民歌,我國的《詩經》就是一部民歌總集。到屈原《楚辭》的誕生,才出現真正的詩人;而《楚辭》也是楚國民歌的一次文學化實驗。

………………………………………………………………………………………………

在我國,尤其是古代,很少有真正以文為生的詩人或作家,一般是在沒獲取功名之前之後作詩作文,或屢試不第或人生失落而作詩作文。就是李白與柳永,他們不是真正的職業詩人。一個求官無門,放蕩江湖,遊歷山川醉生;一個科場運氣不佳失第後,在香豔籬圍中夢死。倒是詩詞沒有辜負他們,讓他們流傳千古了。

………………………………………………………………………………………………

回望我國文學史,是一個一直以詩為主的國度,詩一直有著崇高的位置。唐詩一出現,唐詩就成為了詩歌的典範。在古代你寫小說,即使寫出了《紅樓夢》的曹雪芹,只敢留個筆名“曹雪芹”在書裡讓人去猜謎,不敢像寫詩的人,大大方方在詩下署上自己的真名。有時詩興一來,拿筆去人家的牆上亂寫亂畫一通;只要你寫的是詩,人家也不計較。要是好詩,人家不但不計較,還覺得是無上的榮耀。詩歌一直就是這樣高貴地在那個傳說的農耕時代活著。

………………………………………………………………………………………………

所以詩開始是給神聆聽的,詩一直就是給神聆聽的。神是什麼,是人心中至高無上的,給神聆聽的詩歌更是至高無上的。中國幾千年的詩歌積累不但留下了許多高貴的詩歌,更培養了許多欣賞詩歌的神——中國人。在面對這樣的讀者面前,作為一個寫作的人,所以我主張“以洶湧之勢聖潔詩歌神壇的髒泥汙水,以大風吹送鵝毛揚空之力讓詩歌重回不勝寒的高處”。便以十年之力,十年的心血寫出了鵝毛詩。寫成之後也漸漸體悟到,只有那種讓你讀後有飛起來感覺的詩才是真正的詩。所以在我所有詩稿中,凡是讀後,沒有飛起來感覺的詩,不是我理想的詩的詩,多數被我刪除。以前凡髮網上,有些不夠格的詩只是當草稿而已。也可以說,凡是我沒選進書出版的、網上貼文都只能算是草稿,只有成書出版出來,或收進我自制書裡才算是定型的。所以我勸大家,若真正讀到我詩文的最好真容,是要讀我出版的書與我的自制書。網上嗎?有時是一時興起或是別的原因,一衝動就貼上去了。一發現不滿意也懶得去刪了,也只得又重生修改又重生髮一次。

………………………………………………………………………………………………

我幾乎每天就在這樣的煎熬中,十年十年的就過去了。慶幸的是我還是留下了讀後讓自己有飛起來感覺的詩文,所以我的第一部《鵝毛詩》集就這樣於2019年6月出版出來了。

————————————————

2、唐國明《鵝毛詩》集詩選:開篇詩二首

————————————————

第一部分、開篇詩

(寫於2017年)

————————————————

第一首:坐在天才的馬車上

————————————————

在我雲夢湖邊的村莊,在我雲夢的床上

今夜

在我雪白的紙上,我坐在天才的馬車上

離開了故鄉

………………………………………………

我坐在自己的遠方,坐在遠方的王座上

我坐在天才的馬車上四處觀望

………………………………………………

我坐在天才的馬車上

天鵝一樣來南北往在

一把叫天涯的琴上

………………………………………………

背靠嶽麓山,住在向陽坡上

用筆寫下一首首如鵝毛

飛揚天下的詩章

————————————————

第二首:一個人的8平方米

————————————————

8平方米對於我來說很大又很小

我就在這個8平方米的房子裡

讀書寫作為夢想奮鬥,在這裡

我開創了“考古復原曹文的紅學”,在這裡

我寫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鵝毛詩歌”

在這裡我以“個位區間法”創新論證了

哥德巴赫猜想“1+1”

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規律

………………………………………………

在這8平方米里,一年又一年過去了

曾以每天3.5元的吃食到每天吃食8元

無數書在我手指間翻過

無數片楓葉從我的窗外飄了又落

一陣又一陣寒風與春風一陣又一陣吹過

從房租每月200元到500元每月

我從沒有從這8平方米的房裡移動過半步

………………………………………………

未來我已富甲天下、萬古富有

暫時卻沒有愛情剛能溫飽

………………………………………………

我不知道為什麼蒼天安排我

要在8平方米內去為天下人思考

在殘酷的8平方米里

我感覺到了幸福

在寒冷的8平方米中

我寫出了春天隨鳥群歸到麓山來的詩歌

………………………………………………

8平方米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

可對於這8平方米來說

我不是主人,我只是過客

我不是定居,我只是漂泊

………………………………………………

我不知在這8平方米的船上

我還能漂泊多久

我只知道在這8平方米中,有一個

我無窮無盡的文化宇宙與智慧王國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這個8平方米的母親已在嶽麓山下

生下了名揚天下的唐國明

………………………………………………

我唐國明只須8平方米

卻能將天下統領

——————————————————————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4、寫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

5、我被一切改寫,我在改寫一切。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感性學者。

………………………………………………………………………………

唐國明說:“科學精神就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唐國明的鵝毛詩,就是讓你讀後飛起來的詩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