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美股是A股的“風向標”,真是這樣嗎?


朋友A

今晚美股又熔斷了,A股明天又要低開了……

都說美股是A股的“風向標”,真是這樣嗎?

朋友B

美股今晚強勢反彈,坐等我大A明天開盤!

都說美股是A股的“風向標”,真是這樣嗎?

近期,美股頻頻出現震盪,甚至一度出現10天4熔斷的歷史性場面,給A股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不少朋友養成了一個習慣——開盤前看看美股昨日走勢,根據美股的漲跌對A股走勢做一個預判。


那麼,

美股的漲跌真的是A股的“風向標”嗎?


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統計。

正如我們近期的感受,數據也顯示,在過去一個月中,上證綜指與標普500指數相關性超過90%,兩者的同漲同跌性似乎被顯著放大了。但是,新冠疫情這類極端事件在歷史上發生的概率並不高,如果淡化近期極端事件對全球資本市場聯動效應的影響,將考察區間放到十年的維度上,則上證綜指和標普500指數的相關性驟降到40%以下,遠低於同期歐美市場的相關性數據。


過去一個月統計區間:2020.2.27-2020.3.27;

過去十年統計區間:2010.3.30-2020.3.27。


因此小V認為,不應簡單地將美股走勢當作A股的“晴雨表”來使用,而要結合市場實際狀況具體分析。在做出投資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和外需經濟的影響,更要回到國內當下由內需邏輯主導的投資框架中,注重對國內經濟發展趨勢和財政、貨幣政策的分析。


從外圍市場來看

經過美聯儲一系列的貨幣及財政政策“組合拳”後,美元流動性緊張的部分指標有所緩解,但還未形成趨勢。美元流動性困境的系統性風險降低,正在向局部問題、結構性問題收縮,後續外圍市場最大的風險還是在信用,需要警惕信用市場的變化可能與未來疫情衝擊下的經濟基本面共振,構成對A股的負面影響。


從國內市場來看


疫情防控方面,

重點地區武漢已準備逐漸恢復內外交通,復工復產也在國家的引導下有序進行中。根據人民網消息,截至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平均開工率已經達到了98.6%,人員平均復崗率達到了89.9%。中小企業復工率已達到76%,3月份以來日均升幅在1個百分點左右,開工步伐明顯加快。


政策方面,

隨著疫情防控趨勢向好,相關經濟刺激政策正不斷出爐。3月30日,央行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並較前次操作下調20個基點,這被認為是貨幣政策進入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階段的標誌。繼央行的“降息”操作後,在剛剛結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確定了財政、貨幣、消費等一攬子政策,三者將協同發力,共同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具體來看,有以下3條重點措施:

1、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專項債被認為是今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的重要體現)。

2、加中小銀行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此舉將有效緩解疫情對中小銀行的較大沖擊)。

3、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此舉將改善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促進汽車消費)。


投資“建”解


因此,在疫情防控趨勢向好、復工安排有序開展和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內經濟正逐漸走向“復甦”的軌道。同時,考慮到A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已由部分行業的集體高估轉向高估值和低估值的再平衡,且政策空間較足,只要外圍能夠企穩,A股就能夠率先反彈。


綜合上述情況,小V認為,下階段的配置主線則是“內需優先,規避外需”。部分高端製造等成長方向面臨海外需求拖累,行業景氣有可能發生變化,需要警惕業績估值“雙殺”的風險,例如光伏和蘋果產業鏈。


具體來講,主要配置的方向有二:

一是以高景氣為線索的新基建和先進製造,具體包括5G基礎設施、消費電子、新能車、智慧城市、半導體、消費電子、醫療信息化等。

二是以外資持股為線索的價值股,主要是消費白馬和核心資產。不過在關注這一主題時,應重點關注長週期的配置性機會,短期仍應警惕外資流出的負面影響。


“聰明資金”逆勢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當美股還在“過山車”般的震盪行情中徘徊時,“聰明資金”正頻頻借道ETF北上投資A股。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上週(3月23日-3月27日)A股ETF基金資金淨流入達101.97億元;3月30日單日淨流入59.32億元,3月份資金淨流入達586.44億元,今年以來淨流入828.75億元,簡直是現實版的“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並且,長江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近期權益ETF的申購呈現出一種較為均衡的風格,金融地產類、科技類ETF都出現了較大的申購量,顯示出投資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市場風格的偏好。


近期A股ETF資金流入情況(單位:億元)

都說美股是A股的“風向標”,真是這樣嗎?


對於A股下一階段的表現,您怎麼看呢?

歡迎在評論中分享您的看法!

如果您有其他關心的話題,也可以在評論中留言,小V很可能就會將它作為下一次分享的主題哦~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