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禁止糧食出口 A股糧食板塊先漲為敬,你的“米袋子”怎麼樣?

多國禁止糧食出口 A股糧食板塊先漲為敬,你的“米袋子”怎麼樣?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出自糧食安全方面考慮,哈薩克斯坦、越南等多國相繼開始禁止小麥麵粉、大米等農產品的出口。

一時間,糧食話題受到公眾關注。俗語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記者發現,身邊有朋友表示會較以往多購置一些米麵。一位北京的設計師對記者表示,其一家三口,不僅買了200斤米,還購買了3桶大豆油。

在A股市場上,截至4月1日,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Wind二級行業中食品板塊年初至今逆勢上漲17.31%,不少上市糧企的股價出現翻倍的情況。此外,部分農產品期貨也出現走高行情。

對此,中信建投期貨商品團隊首席田亞雄表示:“一方面,消費者對於農產品的價格預期是增加的;另一方面,市場表現來源於消費者的市場心理,憂患意識。”

進入21世紀,國內糧食短缺的記憶逐漸褪去。疫情影響下,多國禁止糧食出口背後意味著什麼?對於國內的影響有多大?國內的糧食儲備究竟如何?居民是否需要擔憂糧食問題?二級市場糧油板塊的暴漲背後蘊藏著怎樣的邏輯?

糧食“壁壘”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繼續發酵。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日,全球累計確診932605例,累計死亡46809例。其中,美國確診213372例。

在此背景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6國開始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

首先,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在社交網站上宣佈,自3月22日起哈薩克斯坦限制出口11種農產品,其中包括麵粉、白砂糖、葵花籽油等。

緊接著,3月24日,越南海關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3月26日,泰國副總理朱林兼商業部長宣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泰國雞蛋供應出現緊缺,泰國宣佈禁止出口雞蛋7天。

3月27日,俄羅斯農業部官網報道,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為維護本國及歐亞經濟聯盟相關國家食品市場的穩定性,俄羅斯農業部農業部制定了系列與穀物及其加工產品相關的措施用以確保內需供應。相關措施包括:建立重要農作物如小麥、玉米、大麥和黑麥出口限制性機制和自3月27日起開始對商品採取干預性措施等。

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決定,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對於多個國家出現糧食禁止或限制出口的現象,北京一位期貨機構農產品分析師對記者表示,上述國家的動作主要源於疫情進一步發展的擔憂。

該分析師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限制糧食出口國為保證糧食安全才會做出限制。對於我國市場而言,可能造成短期價格波動,但是長期來看,造成國內糧荒的情況應該不會發生。

對於上述現象,田亞雄也表示,第一,疫情可能影響農產品的種植,根據種植面積推測農產品的產量;第二,農產品的運輸會在一些階段受到一些影響。進而引發了各國政府的擔憂。

先漲為敬

近一個月,全球股市普遍出現大幅度下跌,美股更是出現多次熔斷的情況。國內A股也難獨善其身。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上的糧油板塊卻逆勢“先漲為敬”。

4月1日,金健米業(600127.SH)漲停。據記者發現,年初至今,金健米業股價漲幅已翻倍。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食品板塊多隻個股出現股價暴漲的情況。

例如,根據Wind數據,年初至今,北大荒(600598.SH)股價漲幅達70%;大北農(002385.SZ)股價漲幅達66%;新希望(000876.SZ)股價漲幅超60%;京糧控股漲幅超47%。

不僅是股市,記者發現,3月份以來,豆粕指數也開始出現價格上揚的跡象;玉米指數走出新高行情。

在上證e互動上,3月份以來,已有13名投資者向金健米業提問,其中11位的問題得到了金健米業的回覆。

3月初,有投資者問:“現在新冠病毒蔓延至全球且遙遙無期,蝗蟲在印度一帶殘害莊稼減產嚴重,貪夜蛾今年恐有爆發的風險,綜合來看,世界糧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請問貴公司的決策層,是否有進行市場分析和論證,以及是否囤積了足夠的大米、小麥等原材料,確保後期生加工產滿足需求!”

金健米業回覆:“目前,蝗蟲災害未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同時,公司將積極密切關注相關情況,根據蝗蟲災害的變化情況適時採取相應措施,以保障公司糧食產業的生產加工需求。”

對此,光大證券研究所分析稱,全球減產預期導致國際農產品供需關係偏緊,加劇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從而帶動國內價格上漲預期。為應對疫情影響,各國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從而推升全球通脹預期,帶動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因此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對於農產品期貨品種的波動,田亞雄分析稱,近期農產品市場有擾動是肯定的。但是不是來自於疫情本身,而是來自於兩個層面:一是已經發生的極端天氣現象;原油大幅下跌,很多以農產品原料做生物燃料的農產品有消費銳減的情況。

局部現象

近日,黃岡、宜昌、鄂州三地出現個別搶購大米的現象。3月31日,黃岡、宜昌、鄂州政府相關部門均表示,搶購大米等情況為極少數人的行為,造成市場恐慌。此外,亦表示當地糧油等生活物資庫存充足,完全能滿足群眾生活需求,提示公眾理性消費,勿跟風搶購。

一位糧食貿易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少數百姓出現囤糧的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出於對於疫情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對於糧食價格上漲的擔憂。但是,目前囤糧的情況是局部少數現象。

一位陝西的出租車司機對記者表示:“我買了2袋米、2袋面,不擔心缺糧食,是擔心今年會漲價。”

近日,記者在走訪北京物美等多個超市後發現,大米、白麵的價格供應充足,且價格與往日並無明顯變化。部分超市店員告訴記者,門店糧油供應充足,雖然有顧客儲備數量比往常多,但是並未出現搶購的情況。

記者查詢京東商城、天貓超市後發現,各類糧油線上也均供應充足,價格變化並不明顯。

糧食安全

記者採訪發現,國內未出現大範圍囤糧的情況,主要是來自於公眾對糧食供應充足的信心。

首先,我國三大主糧水稻、玉米和小麥。多位券商分析師表示,我國三大主糧的供應較充足,自給率較高,受國外影響程度較小。

關於大米的供應情況,根據西部證券數據,縱觀我國大米進出口情況,2019年我國稻穀及大米總進口量255萬噸,佔當年國內消費量的1.28%;其中從越南進口47.91萬噸,佔國內消費量 0.24%,因此越南限制大米出口對我國影響不大。另外,從國內稻穀供需形勢來看,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稻穀庫存消耗比在86.24%,處於近10年高位。因此,西部證券表示,我國稻穀供給形勢總體保持寬鬆,受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影響較小。

關於水稻和小麥的供求數據,根據方正證券數據,從水稻和小麥來看,我國水稻和小麥進口量很低,以2019年為例,我國水稻年消費量約2億噸,進口量僅320萬噸,佔比僅為 2%。我國小麥年消費量約為1.1億噸,進口量為580萬噸,佔比僅為5.2%。我國當前對於水稻和小麥仍然採取託市政策,每年產量基本穩定。當前我國水稻和小麥還面臨著庫存較高的問題,庫存消費比分別達到86%和115%,整體供給量充足,價格影響有限;

但是,巴西和阿根廷近期發出警告,為了控制新冠疫情而採取的運輸和其他限制措施,將大豆從產地運至港口的時間可能延遲。

西部證券表示,我國大豆對進口依存度較高,巴西和阿根廷是我國大豆主要進口國,2019 年我國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分別為5767.29、880.26 萬噸,佔國內大豆總消費量比重為 55.62%、8.49%。從目前庫存情況來看,我國大豆、豆粕庫存均處於相對低位,短期若兩國限制大豆出口,或將導致國內大豆、豆粕價格大幅波動。

總體來看,西部證券稱,我國三大主糧水稻、玉米和小麥自給率較高,受國外影響程度較小,大豆由於對進口依存度較高,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關於三大主糧價格上漲問題,安信證券研報分析稱,小麥、稻穀和玉米均可自足,大豆是CPI主要影響因素。我國糧食整體對外依存度較低,特別是三大主糧(小麥、稻穀、玉米)自給自足程度較高,年內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而關於我國糧食的問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3月28日接受新華社採訪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王遼衛稱,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較為堅實。2019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總體看,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