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文|小梅媽媽

對門鄰居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時常跟我們談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一次她說起這樣一件事,讓大家都記憶深刻。

鄰居就職的幼兒園裡舉辦了一項繪畫比賽,大多數孩子都獲得了獎品,剩餘的幾個沒獲獎的孩子就非常委屈,有些直接就哭鬧起來,還有幾個在一旁默默流淚,他們的家長看到孩子沒獲獎還在哭,就直接開始責怪孩子,只有一個乖乖的媽媽的表現的出人意料。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乖乖也是沒獲獎的幾個小朋友之一,也是在哭鬧,但是她的媽媽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發脾氣,反而是把她帶到了角落,放任她哭泣,這樣的行為紛紛引來了大家的側目,等到最後乖乖的媽媽等乖乖哭完後又安慰了乖乖,母女倆有愛的回家去了。鄰居感嘆,有這樣的父母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相比於很多不分青紅皂白就責怪孩子的父母,乖乖媽的做法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典範,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孩子一哭,自己就煩躁,是現在大多數父母的真實寫照。孩子的情緒失控了,本應該是父母來引導孩子,父母卻也沉不住氣煩躁起來。直覺告訴父母,孩子在發脾氣,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就像孩子開心了會大喊大叫一樣,孩子的哭泣,也是在釋放自己的情緒。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

開心時我們會大笑,失落時我們會悲傷,受挫時我們會沮喪,心情的高低起伏,都是情緒的直接體現,哭泣,就是孩子釋放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1、孩子遇到失敗挫折時,用哭泣釋放挫敗感

孩子的世界很小,他們能夠看到的和在意的,可能在父母看來並不算什麼,但那些已經是他們的全世界了,因此他們會非常在意其中的每一小部分。

在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時,他們的世界受到了劇烈的動盪,這讓他們感覺恐懼和不安,為了緩解這些不良情緒,孩子就會通過哭泣這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困窘,釋放內心所承受的壓力。

2、在陌生環境和陌生人面前,孩子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恐懼

當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是面對陌生人時,孩子總是表現出膽怯的樣子,有很多的孩子想要躲到父母的身後,甚至有孩子會想要藏起來,當恐懼超過了孩子所能接受的限度時,孩子就會開始哭泣,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以此來得到安慰和安全感。

3、遇到難過的事情,孩子也會用哭泣釋放自己悲傷的情緒

跟小夥伴鬧矛盾了,被老師批評了,喜歡的玩具壞掉了等等,這些帶有負面感受的事情會讓孩子感覺到難過,情緒積壓在心裡就需要有一個釋放的出口,於是很多孩子就會委屈的哭泣,藉此發洩自己悲傷的情緒。

父母不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不去體諒孩子的心情,總是一味的責怪孩子,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父母一味責怪孩子哭泣,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只憑借自己的認知單純的去看待孩子的行為,而不對孩子的哭泣加以理解和幫助,是對孩子的一種漠視。

1、一味壓制孩子情緒,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

孩子對父母哭泣,本意是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幫助,但是父母的暴躁情緒卻會給孩子原本就脆弱的內心增添一重壓力,面對父母的呵斥,孩子的內心更會缺乏安全感,慢慢的孩子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又因為不會處理情緒而逐漸形成自閉又自卑的性格。

2、情緒積壓越多,孩子的心理負擔就會越重

適當的釋放負面情緒有助於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孩子的情緒一直在積壓得不到紓解,只會越攢越多,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促使孩子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3、不被父母理解,親子距離疏遠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感知能力越強,越能理解孩子,反之,父母感受不到孩子情緒的變化,就不會明白孩子為什麼哭鬧,孩子認為自己不被父母所理解,就不會想要再跟父母溝通,親子之間變得逐漸疏離起來。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和發洩自己的情緒,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

允許孩子哭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溫柔

1、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哭泣的權力

哭泣不應該是孩子膽小、懦弱的表現,孩子通過哭泣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在進行自我調節,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父母要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給孩子哭泣的機會,在孩子悲傷難過的時候幫助孩子學會更好的調節情緒。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2、正確引導孩子釋放情緒

情緒的發洩方式不是單一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用除哭泣以外的方式來發洩情緒,例如做運動、看書、聽音樂等,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才不會總是哭泣。

3、深入孩子內心,做孩子心靈上值得依賴的“朋友”

在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可以做一個傾聽者,瞭解孩子內心的委屈和難過,耐心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成為孩子的“朋友”。

孩子哭泣是正常的情緒表達,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負面情緒,當父母接受孩子的全部後,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更準確的幫助。

哭泣是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父母別一味責怪,允許哭也是一種溫柔

我是小梅媽媽,一枚90後寶媽,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過程,也希望這些能幫助每個有需要的寶媽,願每個寶貝都能更好的成長,更有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