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之高铁之伤!

怡遇荆楚 大美广水 2018-11-25

由于最近时常关注到广水的朋友们对高铁的呼声特别高,我对广水民众对高铁的呼吁也深表理解,那么我们来说一下高铁对于广水究竟有多重要,广水没有高铁又面临着怎么样的发展枷锁,总体来说没有高铁的广水有五大“伤”。

广水之高铁之伤!


广水高铁之“伤”一:地理位置妄称“鄂北门户”

广水位于桐柏山脉东南麓,大别山脉西端。东部与大悟毗连,南部与安陆市、孝昌县相邻,西部与随州曾都区交界,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鄂北门户”。境内多山,且均为南北走向,形成多处关隘,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主要关隘有:武胜关,古称直辕,又名武阳关,与平靖关、九里关 ( 大悟县境 ) 并称“鄂北三关”,古代称“义阳三关”,号称“中南第一关”,为中国九大名关之一。桐柏、大别二山脉在此交汇, 群山环绕,山陡峰险,雄踞楚豫,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用武之地。关南有狄将军寨,相传宋将狄青曾屯兵于此。广水关塞之多,并且作为鄂豫两省接壤的门户之地,而没有高,实为第一“伤”。

广水之高铁之伤!


广水之高铁之伤!

广水高铁之“伤”二:文化旅游的陨落

广水因有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而名扬四海。自南北朝置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徐家河、三潭两大4A级景区和中华山、大贵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黑龙潭、桃源村等众多环境优美的景区景点,是鄂豫物资和旅游的重要聚散地,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广水作为明末著名谏臣杨涟的故乡,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位于鄂豫交界处,虽然京广铁路、107国道由此通过,为南北交通咽喉,但这样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却无法与现代化的大都市武汉、郑州等有效对接,与伟大的民族复兴梦的快速发展不相符。没有高铁城铁,却真正成为了广水文化旅游发展的“咽喉”瓶颈之地,而周边的信阳、随州、孝感等文化旅游却在迅速崛起,而广水在中间成了一片发展的洼地,这种鲜明的对比,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二“殇”。

广水之高铁之伤!


广水之高铁之伤!

近百年前的广水火车站


广水高铁之“伤”三:信息工业如何崛起

广水虽坐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三大区域发展平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科普示范市、双拥模范城称号,是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平安县市、文明城市,也是“中国风机名城”。就是这样有着良好工业基础的一座山城,没有高铁城铁,如何与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化的时代中国同步发展呢?实为第三“殇”。

广水之高铁之伤!

工业基地


广水高铁之“伤”四:美食美味却不飘香

广水的灌(香)肠、卤猪脚、长杆白菜、鲜桃胭脂红、滑肉、拐子饭、吉阳大蒜、茶叶、银鱼等,这些极具广水地方特色的美食、特产,长期得不到产业化的有效发展,地方政府也没有实效扶持,从而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更健康的产业化、规模化的致富,大多还只能靠打工补贴家用。在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各地都在争先恐后的寻求自身特色化发展,广水这么多优秀的美食、特产,只能“躲”在“深闺”。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四“殇”。

广水之高铁之伤!

广水奎面

广水之高铁之伤!

应山滑肉

广水高铁之“伤”五:交通期待太久的城

广水全市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人口94万。辖17个镇办,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汉渝铁路、316国道直达东西,麻竹高速、346国道从中部横穿全境,汉十高铁、京广高铁、福银高速、京港澳高速擦肩而过。看似广水是一座四通八达的城市,实则除了与省会武汉可算深度对接,其交通南北因京广铁路、107国道等还能通达以外,东西,特别是东部基本是以一条“死路”或者根本没有路,与东部江、浙、沪、闽等经济发达地不能有效对接、通达,作为中部这样一座在自恋中被“遗忘和沦陷”的山间小城,没有高铁城铁,实为第五“伤”。

广水之高铁之伤!


希望广水能早日被国家纳入高铁建设范围,为广水人民造福,积极争取汉孝城际铁路和随麻铁路的过境和设站,填补广水这一高铁洼地,为完善湖北省高铁网络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