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王”陈子正奔驰闪电称神技卷铁舒钩著勇名


武林往事系列 | “鹰爪王”陈子正奔驰闪电称神技卷铁舒钩著勇名


  京武功夫如是说:此文是介绍陈子正大师光辉的一生,看完此文您就会知道陈子正大师在当时影响之巨大! 不愧为“鹰爪王”!

  陈子正(1878~1933),又名陈纪平,男,河北雄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武术大师,武术教育家。自幼好武,得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鹰爪擒拿法之精华。擅鹰爪拳,被人誉为“鹰爪王”。

民国7年(1918)来上海,表演‘鹰爪罗汉拳’受上海精武体育会邀请,专授鹰爪拳,还先后在上海大学、中国公学、圣约翰大学授艺。民国10年去香港精武会传艺,翌年赴新加坡精武会教拳。到新加坡不久,就在擂台上用半个回合,击败一英国拳术名家、被授予印度尼西亚短剑一把,剑上刻有“中国拳王”4字民国12年湖北武昌精武分会成立,赴该会任教。著有《鹰爪翻子拳》、《鹰爪拳艺书》、《鹰爪连拳五十路》、《鹰爪翻子拳摘要》等书。

  笃学刻苦

  陈子正1878年出生在河北省雄县李林庄村,他禀性沉稳内向,身材健硕,行动敏捷。幼时与村童相搏即以巧胜,甚而以寡敌众。其曾猱上树梢,足攀细枝,身下垂与人谈笑,手尚做游戏,脸无惧色。其舅父刘成有看到,十分惊奇地说:“传我技者,此子也。”于是收子正为弟子。

刘成有是河北雄县孤庄头村人,他初受业于“飞腿”杨景山、翻子名家刘德全、董宪周,后得刘仕俊的岳氏散手真传(刘成有是刘仕俊的族孙),其软硬功夫皆精,实为武术大家,时人誉为“江北刘”。刘成有经常教诲陈子正:“你一定要刻苦练功,将来成为有用之材。”

陈子正自随刘成有学技以来,牢记师教,勤学苦练,着魔如痴,李林庄离孤庄头村往返五里路,他每天都是踢腿去踢腿回。有时回家晚了已闭户,则攀树越墙,跳入院内。他不仅白天练,而且睡觉也要双腿劈叉身体侧卧床上,经常一觉醒来,跃身而起,习拳数趟。就是行走坐卧,两手也是抓、擒、捋,内外缠腕不离手,春耕秋忙从不间断。麦子收到场院,他也是“前刺腿”去,“后刺腿”回,满场麦子纷飞。为练鹰爪功,他坚持捋桩,每天都是千余下,几年来将直径三寸的木桩捋细寸许。

刘成有传技以打为教,就是每教新手法时,要与弟子在相搏中授之,陈子正经常被颠跌丈外。刘成有还在晚上或白天将门窗遮掩无光与陈交手,有时陈被打得几天爬不起来,但他依然毫不畏惧。在刘师的精心指教下,几年后,其师就难以击中他了。陈子正终于技娴艺精,掌握了刘师所传之技艺。

  功深业精

  陈子正练就多种功法,内外兼修,拳、掌、臂、腿、身处处是功。他爪利指坚鹰爪功绝奇,抓物物损、抓人则骨肉俱伤。在家乡,村里有十多个青年为观其技要与之较量。陈将上衣脱下,看到场院中有一碌碡,重数百斤。陈用二指掀起,把衣服压于下,众人十分惊讶,再无人敢与之较量。陈子正腿快身捷功力过人,在栅栏上行走如飞,好似身悬半空,或以脚蹬墙,身体与墙成极小角度向前走数十米,此功叫“半悬功”。

民国初年,陈子正在北京模范军团任教,有一少将军官藐视武术,对正在教拳的陈子正说:“武术练的再快,也不如枪快。”陈子正说:“枪虽快,只能挎着,挎着则无用。”军官不服,伸手拔枪,当时陈子正离那军官有数丈,他纵身如电,军官的枪刚拔出就被击落于地,那军官立时羞容满面。因此,

陈子正又有“闪电英杰”之称。

陈在齐齐哈尔任教时,有一次,他与弟子郭述唐(号称神瘸子)交手,郭一个急步迅速向陈师扑去,陈子正急步后退,当郭两脚刚要站稳时,陈师跻步疾猛返回,用脚将郭掀出一丈多远(不是踢出,此劲类似形意拳的趟劲)。

1920年在圣约翰大学任教时,有湘南名士刘典章教授,他既通文学,尤精拳术,自称从未败过。其人久居沪上,志访名师,得识子正后,便生较技之心。一天去精武会拜见陈子正,刘典章做为初学者的样子佯谦恭请教,而暗中却以拿手技进攻,陈子正见他进退敏捷,知其是此道中老手,遂礼让数招,而刘不悟,不得已之下,陈用锄腿法将刘跌出丈余而毫发无伤。刘不服陈又连胜他三次,围观者无不惊骇,叹刘攻之猛,赞子正破法之妙。此时刘才明白,在陈师面前还不能走一个照面,既服其技,又服其德,遂拜为师。并亲书“奔驰闪电称神技,卷铁舒钩著勇名”的条幅赠于陈师。

陈子正练拳刚猛异常,膂力过人。他在黑龙江任教时,省立一中的教师们说:“陈老师练拳带鼓点儿,咕咚咕咚响。”在家乡时,他腋下常夹重逾数百斤石碌碡走动。一年秋天,本村张家拉一车土,陷入泥坑里,车把式用鞭打牲口仍拉不出,正巧陈子正路过,他走上前去,双手搬住车辕,猛用力将车从泥坑里拉了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陈子正抬起脚给大家看,鞋已蹬裂。

器械他也是样样皆精,尤以大枪为最,与人较斗,对方的器械只要沾着他的枪,不脱手者极少。其大枪得“杆子刘”(刘仕俊,亦指刘成有,后来此称又被刘仕俊之徒刘德宽继之)之真髓。陈子正对武术理论有深入研究,他曾著有《自然论》、《沉静论》、《内功总论》、《外功为论》、《健身论》、《交手论》、《连拳总论》、《鹰手总论》、《拳派不能统一论》、《拳派宜和衷共济》、《长兵短用论》、《长枪总论》等等。

他常说:“练拳本粗事,然非精细者不能极其粗; 练拳本主动,然非沉静者不能用其动。”他还说:“武术,不仅要武,还要讲术,术是活的功夫。”他虽身怀绝技,四海驰名,但从不自负,每与人坐谈,温文尔雅,很少谈及武术。他所到之处,生徒云从,都能率直诚教,凡与他交往之人都感其正直纯厚而生敬仰之心。他轻易不与人交手,常说:“人练一身功夫不容易,失手至伤实在可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人交手,总是礼让而后兵。上海精武会全体师生深受所感,赠授“德艺兼优”的银牌,因其德高望重,被任为中央精武会副会长。

  教懦夫立

  陈子正遵照其师刘成有的教诲,将所学技艺用于健民体强精神。他从事武术活动二十多年,踏遍祖国各地,桃李满天下。1919年春(民国八年),上海中央精武体育会,上海名流黄任之、穆藕初、陈公哲、卢纬昌、姚蟾伯等人函电相请,陈子正为普及武术,则辞北南行,去上海中央精武体育会任教,中国公学、圣约翰大学等校也往聘请教。1920年,为编篡《拳术摘要》一书,他重返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21年,香港精武会致函上海中央精武总会,聘请教授,总会认为香港拳师不乏名家,为了总会的声望,只能派德高望重的陈子正前往方可胜此重任,陈子正毅然前往,执教于香港精武会、香港大学、圣士提反、皇仁书院、孔圣会等,历时三载,全埠武术遂成风气。而后又返上海,而留刘致祥在香港任教。1924年,上海精武会成立“师范班”、“鹰爪星期班”、“鹰爪行拳班”、“自卫团”、“自历团”、“朝新团”,均由陈子正主教。另外,广东精武会、汉口精武会、北平模范军团等皆留有陈子正的足迹。

陈子正专教鹰手拳法,此拳动作朴而无华专讲实用,要求精细,劲力甚是难练。他循循善诱、解晰详微,剖析入里,喻以应用,点以变化,由柔韧灵活而发刚劲,再运气行神,学以致用,学生多受鼓舞,精勤奋发,功艺大进,弟子多成材。为实现恩师之夙愿,达强民御敌之宗旨,他将弟子派往各地。如他的弟子郭成尧在北京国术馆大学、商学院、北京师范等校任教,由述孔在齐齐哈尔(市武协主席,政协委员),孙成之、余斌在东北,杨炳文在河北,刘法孟在广东,鲍西勇在湖南,陈国庆则往返于上海、湖北、河南等地,刘金阁、张树清在上海,刘书云在黄浦军校,陈国俊曾在国民革命军、广东精武会任教等。此外 ,刘占武、梁子棚在香港、上海,刘致祥在东南亚,还有李佩轩、姚健华、刘书田等都从事武术事业,为振兴武术做出了贡献。

  陈子正在其师刘成有的指导下,对岳氏散手进行了改革,将少林拳、翻子拳及各门拳术精华融于其中,形成了具有内、外家特点的新拳种——鹰手拳。其主要内容有鹰手连拳五十路、鹰手行拳十路(陈国庆后续二路,共十二路)。1918年于齐齐哈尔,在刘风池、郭成尧、由述孔、曲乙新等人协助下开始编篡《拳术摘要》一书。1921年,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使鹰手拳趋于系统完整。1928年,南京大赛后,陈返回上海,在黄维庆、李明德的帮助下编著 “十路行拳”,在当时的精武刊物中登载。为颂扬他的功绩,香港大学送给他“教懦夫立”的水晶镜一面,东北爱国名士刘风池写了“教懦夫立重振国威”的条幅相赠。李宗仁、黄兴赞扬他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武术教育家”。

  爱国爱民

  陈子正是个爱国爱民的武术家。1900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我国,义和团奋力抗战,当时保定一带的清军不但不积极对外,反而把屠刀对准了义军将士。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大队清军,发兵攻打板门镇,沿途烧杀抢劫,侮辱妇女,无恶不作,李林庄村义和团在陈四爷和陈纪云的统领下,在李林庄村、孤庄头村的交接道口截击清军,由于寡不敌众,遭到惨败,陈安宝、王柄胜等十几位义士死难。在危急时刻,年仅弱冠的陈子正挺身而出,率领全村壮年,一面匿老少、避妇弱,一面掩护义军撤入李林庄村张家大院。然后,他紧闭院门,带领壮勇、义军登上房顶,居高临下击败清军多次进攻。这时,有三个清兵从西房外偷袭开枪,有二义军倒下。陈子正急中生智,扔掉短兵器,扒下房檐三块砖向清军一一掷去,三清兵被打下房去。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清兵终于败逃,子正又率兵追杀,乡里百姓安然得保。

  民国初年,陈子正家乡常有盗贼出没,杀人强抢。陈子正经常只身一人,驱逐除恶,保护乡里。1913年,农历八月的一个深夜,胡台豪绅郭锡九的五个爪牙手持撅把手枪、大刀等兵器向李林庄村抢掠骚扰。陈子正闻讯而去,怒喝杀贼,贼心怯逃。陈子正紧追不舍,追至村西头大坑时,贼人见只有子正一人,便向子正围攻猛扑。子正赤手空拳,闪展腾挪,使贼无从下手。这时子正蹿到一棵柳树前,立用胳膊夹住树干,猛一用劲竟将直径三寸的一棵柳树拔了起来。于是,他手持柳树,先将拿枪的打倒,然后反把横扫,又打倒左右两边的贼人,五个贼人各带伤向芦苇地逃去。从此,贼人再不敢来村抢杀。至今李林庄村还流传着陈子正“倒拔垂杨柳,只身斗歹徒”的事迹。

  1914年,陈子正在北平模范军团(袁世凯总统府)北平护城旅任教官。不久,因不耻袁世凯窃国,离京北上,并拒绝了晋绥副总司令张风潮的再三挽留,弃官而去。当时,这一义举受到黑龙江省立一中、省立师范学校师生的尊敬,刘风池率领千余名师生浩浩荡荡地迎接他于二十华里外。

  1916年冬,陈子正南旋至北平,陆军部闻名欲委以陆军训练总监、武术教练所总教官之职,陈子正拒绝,仍返黑龙江。民国初年,其弟子刘致祥在吴佩孚军队里任武术教官,当陈子正看清吴大帅原来也是窃国军阀时,便令刘致祥辞去了教官一职。

  1927年,为支持北伐革命军,陈子正将其弟子刘法孟等42人派往黄埔军校及几支军队中任教官。

  1930年冬,其家乡土匪蜂起,官方对此也无可奈何,陈子正返回故里,组织百姓,修建墙垣,治安自卫。这时,虽然连连接到上海中央精武会、香港、北平、汉口等地精武会的特邀,他都迟迟未行。子正之意是,待家乡民众安乐后,再专心献身于国术界。

  “九·一八”事变后,他看到山河破碎、国民受辱,忧愤万端,曾多次向白崇禧、万福麟等人写信,陈述自己的抚日主张,但都遭到拒绝。他悲愤地说:“难道我国当局竟没有一个英雄带领人马打退日寇,收复失地?”愤慨之下,他编创了“平日剑”,希望有朝一日能领一支人马杀退日寇。志不得酬,每日里以酒解忧,酒后使气,每慷慨激昂,纵论天下事,而愤满更剧。每日里独自寡欢,饮后增愁,忧积成病,每食作噎,多方医治无效,于1933年7月12日10时逝世,享年仅55岁。当时,其妻李氏及侄儿国贤、儿子国英侍奉左右。懑暂寄灵于北平广惠寺,并在其家乡河北雄县李林庄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噩耗传出,震惊武术界。上海中央精武会、香港精武会、新加坡精武会,汉口、广东、江西、长沙等地精武会,上海大学、中国大学、圣约翰大学、香港大学、 皇仁书院、圣士提反、孔圣会、黄浦军校、黑龙江省立一中、师范河北教育厅,河北国术馆、广西军队司令部、二十九军司令部等48个团体的挽幛、 唁电、唁函如雪片飞来。社会名流王寅卿、孙成之、杨炳文、余斌、郭述唐、万福麟、陈公哲、黄维庆、白崇禧、李宗仁、黄任之、刘典章、霍东阁、罗刚玉等117人也寄来挽联。当时的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著名爱国人士王寅卿亲书:“全国著名武术家、武术教育家、武术技击家、鹰手拳创始人和首传人、国术大师陈子正先生留芳千古。”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