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有人退税,有人补税,你呢?


1

去年底,我们在《 》一文中,就提醒过:

随着今年,新个税法正式落地,我们也开始从个税“代扣代缴”,全面向“自主申报”转向。

并提醒大家,高度关注。

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本应于3月1日开始的“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部分省市,已可以申报。

最近来咨询这事的特别多,有最终开开心心,退税2万多的: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也有杯具的,最终要补税4万多的: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所以,今天重点和大家聊下:

为何有人补税有人退税?

应该如何申报?

有哪些事,千万别做?

有哪些合规合法的节税套路?


2

为何有人补税?有人退税?

如果你是工薪族,只受雇于一家单位,只有一个收入来源,那补税退税,大概率和你没关系。(但有种退税可能,后面会提到)

但凡涉及补税或退税的,都是有多个收入来源的。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如上述退税的案例,是位兼职网络作家。

在原单位收入并不高,也就刚过个税缴纳门槛。但在工作之余,写的网络小说相当火爆,稿费也不少。但稿费,因为是劳务收入,一直按照20%的劳务税率代扣代缴。

因为,劳务税的税率,在部分收入区间,比个税税率高(这里有个筹划空间,就不展开了)。在以前,这税,收也就收了。

但因为汇算清缴后,一年下来,统一合并计税,她适用了收入更低的个税税率,所以产生了退税,金额还不小。

而且,不少大学生,平时打工兼职,也是直接按照劳务税的高税率缴税的,这次也是能退税不少的。

那什么样的人会补税呢?老南就补过税,现身说法下。

老南当年在券商工作期间,当年部分奖金,会延迟一、两年发放。

老南跳槽后,每年券商发放延迟奖金时,财务会提前一个月,把拟发金额告诉老南,让老南告知现单位HR,当月工资发放前,要把两笔收入,加在一起,代扣代缴个税。缴扣完成后,再发放。

这是标准的、专业的做法,但很多地方,并不会这么做,所以就产生了补税。

如当月你在两公司收入,都是30000,如分别报个税(下表3级),则都是750元,即60000收入,缴1500个税。

可是,当月实际收入,是60000,应该按照60000的税档交税(下表5级),应该是2980。

原来的报税,少交了近一半的税。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所以,绝大多数补税,都是因为不同收入渠道,分别报税,适用了低税率。


3

应该如何申报?

这个老南在《个税巨变,你该退税还是补税?》里提过,其实很简单,要不公司,直接帮你申报;要不是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里自行申报。

就是首页,这个最显著的位置。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点进去,按照操作提示,一步步做就好。

强烈建议,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而且目前看,该APP只涉及境内,不涉及境外。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之后一步步往下点,就会看到,你的收入,你要补税,还是退税,等等。


4

那,有哪些合规合法的套路?真香的那种。

首先,要确认下,自己的收入记录,是否正确。

建议你点开这个位置,看下你的收入是否准确。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这些都是你税后的收入,工资也好、劳务收入也好,稿费也好。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如果,不是你的收入,计到你头上了,那赶紧在APP上提出异议,不然会多缴税。

之前媒体报道过,有公司盗用他人身份证号,做工资支出,给公司走账,被公安侦破的案例

如果,如你觉得,某笔收入,APP上没提示,这就说明,这笔收入,没报过税,税务部门并不知晓。

那是否要自己补填上去呢?老南手捂菊花,笑而不语。

其次,特别提醒下,退税,你不申请,是不会退的。但补税,你申不申请,都要补的。

也就是,退税能放弃,补税必须办。

所以,老南建议,还是要去APP上查下,万一是退税,不申请就没了,万一要补税,你没按时补,要出大事。

按照目前的通知,补税须在6月30日前完成。否则,每日万分之5的迟纳金;个人征信报告欠税记录;刑法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不值啊。

最后,提个醒,在app上,有几个现成的筹划小空间,因计算有点小复杂,所以把逻辑简单说下:

1,因为有个纳税扣除,也就是教育金、房贷、老人赡养这些,一年有个3、4万扣除额。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那问题就来了,对于一个家庭,这个扣除,用在谁身上?

有可能用在男方身上,产生退税多,也有可能用在女方身上,产生退税多,也有可能各用一部分,产生的退税多。当然,也有可能没用。

所以,一定要算下,说不定有惊喜。

而且,你去年的扣除选择,现在要修改,APP上也是可以的。

2、如有一次性奖金收入,是可以选择不同计税方式的。不同的选择,扣税额有可能不一样。

有人退税2万,有人补税4万,究竟怎么回事

可以尝试做不同的选择,看那种计税方式,最有利于你。


最后,必须提醒下,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所以,该缴的一定要缴。

但是,能退的,也千万别客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