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喬斯坦·賈德曾經說過:“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

然而,生活中卻未必如此。

有時候,你明明掏心置腹地努力對周圍人好,卻未必能融入到集體之中,換來的卻是周圍人的冷嘲熱諷。

你越希望通過自己的友善,改變周圍人的看法,卻遭到了更多的質疑。他們的關係日益親密,你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視為矯揉造作。無論你怎樣努力都難以融入進去,最終孤獨地坐在角落裡,獨自傷心。

這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心理現象。都說,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社會,無論是在校園的班級裡,還是單位裡的辦公室,亦是其它經常聚集的環境,都有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孤獨的人。

這種心理現象就是“黑羊效應”……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01

小玲的部門突然來了很多新人,她也剛參加工作不久。這些同事看上去十分友善,然而彼此間不熟悉,辦公氣氛較為嚴肅,彼此溝通地比較少,看似一團和氣的氛圍,實則暗藏隱患。

直到有一天,一個同事路過小玲的辦公桌,不小心打碎了她的杯子。雖然當時兩人彼此道歉,小玲也蹲下身來和同事一起收拾了杯子碎片,兩人的關係卻從此出現了隔閡。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從那以後,小玲每次見到同事都覺得她怪怪的。她努力友好地對待同事,可是,他們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同事似乎總是躲著她,除了她之外,其它人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近。小玲努力想融入群體,卻發現眾人們的目光變得越來越冷漠。

小玲將心中的困惑說給家人和朋友聽。起初,家人朋友覺得小玲胡思亂想。然而,漸漸地,小玲的指責聲從部門擴大到整個單位,最後,連家人和朋友都開始指責小玲,認為她一定做錯了事情。可是,小玲真的沒有做錯任何事,卻最終被眾人排擠和孤立,處於無助的位置。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這種現象在校園裡也普遍存在,也為校園凌霸事件埋下了隱患。

在電影《少年的你》中,長期受欺凌的胡曉蝶跳樓,周圍人都在圍觀看熱鬧,唯獨陳念走上前去,給死者胡曉蝶蓋上了衣服,從此就成為了校園欺凌的目標。明明沒做錯任何事情,她卻三番五次遭遇欺凌。最終,班上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助她。欺凌,從到大,甚至發展成赤裸裸地凌辱,使人感到寒顫。

透過“黑羊效應”我們也看到了人性的惡。

在小說《蠅王》中,一群孩子被困在孤島上,漸漸地發生分歧,從極力維護情感,到最終兵戎相見,將原始的惡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也許,“黑羊效應”中,你無法像上述故事那樣,尋找出特定的“某個人”,卻也容易滋生這種現象的出現。畢竟,無辜的黑羊,面對數量龐大的屠夫群體,總有幾個出挑的人,會站出來,做出特別極端的舉動。

透過類似現象,我們能看到赤裸裸的人性。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莫名其妙的欺凌不會發展得如此極端,卻也儘量要避免讓它出現。

臺灣著名精神科主任醫師陳俊欽老師對“黑羊效應”有20多年的研究心得,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叫《黑羊效應》,系統向我們介紹了這種現象,以及解決這種現象的具體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種奇特的心理現象。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02

在陳俊欽老師看來: “黑羊效應”中沒有受益者,無論你是“黑羊”,還是“屠夫”都不會有完美結局,最終皆會淪為兩敗俱傷的地步……

實際上,“黑羊效應”之中,沒有人願意心甘情願擔任壞人的角色,大家渴望成為“好人”,獲得周圍人的認可。雖說,黑羊效應是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這是一種奇妙的局勢,在這種局勢中,身為“屠夫”的群體,拋下心中的責任感與道德感,肆無忌憚地針對“黑羊”,做出各種各樣的欺辱。原因就在於:“罪惡共享”與“從眾心理”作祟。

身處於一個群體,渴望尋求群體的接納,人們往往遵循與大多數人的意願做事情,從眾的心理就此產生。而且,在群體之中,人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一個敵人,責任被分擔出去,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有罪!畢竟,每個人皆是共犯,在團體中,擁有足夠的精神依託,在實現罪惡共享的時候,不會覺得愧疚。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任何事情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那麼,“黑羊效應”為什麼會存在呢?

原因就在於:犧牲“黑羊”,能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

在壓抑的環境中,大家通過指責“黑羊”,使得加害者站在一條戰線,他們通過指責“黑羊”,彼此抱團、取暖,使彼此的關係逐漸升溫。

在“黑羊效應”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黑羊”。就像校園凌霸事件中,施暴者很可能曾經也是受害者。人們在不同團體中,不同時間段的角色也會輪番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03

如何避免成為“黑羊”?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

在群體之中,總有一些人成為“黑羊”的概率,比別人高很多。他們總是不經意間成為眾矢之的。

那麼,究竟怎樣的人更容易成為“黑羊”呢?

在《黑羊效應》一書中,陳俊欽老師指出:容易成為“黑羊”的人,都有以下幾種特徵: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1、特立獨行,與團體中大多數人差異性比較大

每個團體中,都容易有這樣的人:他們和群體中的大部分人,有一定的差異性,無法很融洽地融入群體之中。

不是說他們不想融入,而是差異性的原因,是他們不易融入其中。

比如說:在某個班級,大多數人都是富二代,恰巧彼此間攀比心又很重。偏偏有一個學生家境平平。在同學談論各種用品的時候,他就很難融入其中。

再比如:某個部門,大多數人都是寶媽,恰巧來了一位實習的大學生。工作間隙,大多數人都在談論婚姻家庭話題,年輕的女學生就很難找到談資。

又或者:某個群體,大多數人都是老鄉,說著方言。恰巧有一個外地人,他就無法在聊天的時候用該方言聊天,自然也會略微疏遠。

儘管,他也很想融入群體之中。可是,他與群體的差異,使他天然無法像其它人融洽。

畢竟,群體裡大多數人感興趣的內容,他無法融入其中,天然就自帶格格不入的特性。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2、高調處世,擁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目標越顯著,越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無論你在群體中表現太好或太差,只要你擁有鮮明的個人色彩,都有可能成為眾人們圍攻的目標。

在榮獲星雲、雨果雙項大獎的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裡的主人公,曾經是一個“弱智”,周圍人都輕視他,經常以嘲弄他取樂。大家在嘲弄中獲得快樂,在他接受腦科學實驗,智力暴增之後,不善交際的他逐漸發現:自己竟然和周圍人格格不入。

很顯然,他從一個極端躍升為另一個極端,都難以被集體所接納。

也許,你曾經獲得過眾人們未曾獲得的獎項;也許,你社會活動很強,能力超過群體中的大多數;也許,你樂於出頭,為某些事情打抱不平…….

對不起,這些表現都很可能使你淪為“黑羊”的目標。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此情景也很適用。

相反,如果你能力太弱,也會在群體中受到歧視。畢竟,你依然不是沉默的大多數。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04

避免淪為黑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群體中儘可能保持低調!

在“黑羊效應”中,大多數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攻擊的目標。如果,你在氣氛壓抑的時候,行事高調,就很容易成為群攻的對象。

如果,你發現周圍的環境有以下的變化,就千萬要注意了!具體表現如下:

你所在的團體最近發生了人員變動:每個人都感覺惶惶不安,大家都說著表面上的客套話,謠言四起,人們似乎都在搞“小團體”,周圍人全都在說客套話。

在團體中,你總會莫名其妙感覺緊張和不安,經常感覺很孤單,似乎和周圍人有隔閡。你無法融入任何“小團體”,你一靠近,周圍人就散開。人們似乎在躲著你,態度也對你很惡劣……

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很可能你在淪為“黑羊”的過程之中。

此時此刻一定要保持低調,否則,你就很可能成為任眾人們宰割的“黑羊”!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05

約翰肖爾斯曾經說過:“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即使淪為“黑羊”,也無需感到絕望,我們依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困境!

在這裡,再送幾個錦囊妙計,給淪為“黑羊”的朋友。

相信,這些方法,能使你的境遇得到改觀:

1、認清情況,保持冷靜

你需要用冷靜的態度,認識“黑羊效應”。這是一種特殊現象,周圍的人,並非真正對你抱有惡意,他們只是陷入了一種“怪圈”之中。

你無需努力討好他人。他們刻意針對你,在他們看來,你本該抱怨生氣。然而,你沒有!他們反而覺得你很虛偽。此時此刻,你什麼也不用做,這才是最好的保護措施。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2、低調做事,減少與周圍人的衝突

之前也提到過,容易成為“黑羊”的人,都是看上去相對“顯眼”的人。

我們瞭解到這種規律,就要注意在群體中保持低調。即便你淪為“黑羊”,低調的做事風格,也不容易讓“屠夫”找到下手點,從而避開重重劫難。

低調,意味著:不要做無謂的抵抗。抵抗只會使你處於顯眼的位置。這些抵抗的內容,都可能會“屠夫”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使他們尋找到攻擊你的入口。

低調,意味著:沉默。在針對你的場所中,選擇沉默,對方也無從尋找到突破口,對你下手。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3、遠離“黑羊場所”,爭取外界支持

“黑羊”往往處於群體之中,依然對群體抱以期待。

這種期待卻對“黑羊”,有著毀滅性的傷害!

在期待中,“黑羊”努力用自己的行動,祈求融入群體之中。這種期待,卻使“屠夫”們的良心遭到譴責,他們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於是彼此抱團溫暖動盪的內心。他們內部的團結,表現在“黑羊”身上卻是變本加厲地虐待。

“黑羊”要清醒認清殘酷的事實:你的善意與努力,在群體中得不到任何回報!他們能給你的只有冷漠與暴力。

然而,人終究是社會性的生物。

此刻,你最需要的是:獲得外界的支持!

你認清楚殘酷現狀之後,務必將情感轉移到家人和朋友身上。

莫要把“黑羊”的陰暗帶出去,你完全可以離開“黑羊群體”,努力和家人,以及圈子以外的朋友培養感情,多參加社會活動,接觸更多的人。努力將陽光帶進來,而不是整天困惑不安,將“黑羊圈子”那些瑣事帶出去,影響你的生活。

當然,如果有條件,你也可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尋找全新的生活。

黑羊效應:一場“好人”欺負“好人”的盛宴,卻透露了人性中的惡

結語:

從《黑羊效應》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出: “黑羊場所”的形成,源於人們內心的恐懼,還有良心深處的不安。

他們內心越加不安,做出的事情也就會變得越加極端。

情緒,能影響到人的行為。你要努力讓自己恢復內心深處的安寧。

嘗試將注意力遠離黑羊場所,用更加積極的方式生活。想辦法從心理擺脫這樣的窘境,你將會有全新的生活。

要知道,淪為“黑羊”是暫時的,等到環境變化了,人際關係就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但是,不管怎麼樣,身處“黑羊”的境遇,都要主動出擊,使用上面介紹的方法,保證我們擁有健康的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