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阳"是科学的吗?

复阳”是科学的吗?

墨心人


所谓“复阳”,就是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后,经过再三检测,又发现结果呈阳性——复发了。这是一件很别扭的事,甚至有点儿说不清楚。

国内专家似乎对这个问题有点装傻

昨天(4月2日)晚上八点钟,上海的大专家张文宏连线海外华侨华人与留学生(英国、南非专场)时说:复阳患者不会引起疫情大面积暴发,因为这个病毒是‘死’的,“复阳”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科学机制,但结论是“复阳”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在流行病学史里不会引起大面积暴发,也不会引起传染,“目前没有出现一例复阳者传给身边的人。”

同样是昨天,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复阳”情况不必过度解读,研究对象中的“复阳”患者,并没有出现症状的复发或疾病的加重。

3月30日,一篇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with re-detectable positive RNA test》(《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研究论文在医学预印本MedRxiv平台发表,研究对象是262名新冠肺炎患者,2020年1月23日至2月25日,这些患者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其中,“复阳”患者共38例。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复阳”患者,而是“复阳”本身是否科学?

根据常识,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就具备了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这是欧美国家实施“群体免疫”战法的原因:让更多人感染上病毒,被治愈或自愈之后,就拥有了抗体——这是“群体免疫”的理论基础

现在中国专家告诉全世界有“复阳”的情况出现,是否与常识不符?

鉴于这种情况,国外有比较顶级的专家分析说:不是“复阳”,而是没治愈。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检测偏差,误以为治愈了,检测结果不可靠!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好玩了。因为这必然产生一个问题:我们以往用同样方法检测的那些排除、确诊、治愈的数据,可靠吗?

如果可靠,的确有“复阳”情况出现,就说明了欧美国家“群体免疫”战法,在理论上根本站不住脚;如果不可靠,那就说明在我们中间,潜在的感染者可能还有很多。

我认为,这两者不可能同真,必有一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