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前些天闲来无事去朋友家做客,刚一进门就看到朋友家的孩子趴在地板上打着滚的玩,朋友就对着孩子说:“

宝贝你也太淘气了,怎么每次让你好好的待着,你都不听。”

“我们以前条件不允许,都知道要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你再看看你?你要是现在不知道努力,等到长大后肯定就是最先被社会淘汰下来的那一批,现在的社会这么现实,你要是没有能力获取经济来源,你将来还怎么生活?”

“再说了,爸爸妈妈也不可能一直照顾你一辈子。”

相信各位家长平时应该也是没少的说过这类话吧,他们还总是错误的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就都会好下去。

这种理论看似有道理,而且知识确实也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仔细一想也就会发现,这句话里面是有问题的,甚至会因为这种“错误”的理论,对孩子的发展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01“唯成绩论”是大多家长的普遍问题

如果孩子将个人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等到他们成年后,就容易出现很多种问题。

因为“唯成绩论”在短期内并不会显现出什么弊端,但是随着孩子的日益成长,并接触到不同的人后,他们的见识就不一定非是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但是孩子却早已习惯原来的固有模式,从而导致一时无法接受情况的改变,也就催生了很多的问题。

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唯成绩论”会使得孩子成长中出现如下两种特点。

l 一心只知道学习,生活机械化

当孩子真的形成这种“唯成绩论”的意识后,他们就会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都是以最终取得好成绩作为唯一目标。

可是,我们的生活之中也蕴藏着各类有趣的事物,而且美从来都是存在于任何一个角落,只不过是因为缺少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当孩子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学习时,虽然会使生活进入更加精确的状态,但是孩子却成为了一个“机器人”,除了学习以外,其它的事物一无所知,可这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l 因为不理解奋斗的含义,无法更深入的学习

“学习是为了什么?”,有些孩子可能回答说:“我为了将来让爸爸妈妈过更好的生活而学习”。其实,就算是亲子关系,彼此间也是独立而存在的,只是因为家长们的过分“唯成绩论”成了孩子的阻碍。

在家长的过分强调之下,孩子就会觉得仿佛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够让父母安心。可是这种错误的盲目认知,真的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吗?

除了孩子外,现在的好多大学毕业生也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而这种情况肯定也是和他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脱不了关系。

像是在美国和日本等地,他们都会对孩子进行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尤其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开始注重职业启蒙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懂得自己努力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努力获得什么技能,才是重要的。

所以,家长要是还以“唯成绩论”作为对孩子的评价标准,等到孩子长大后,反而会出现问题和挑战。

2、以“职业启蒙”,使孩子变得更灵活

如果想让孩子首先对学习产生兴趣,接着在逐渐扩大兴趣的广泛性 ,就要先将孩子的头脑灵活起来,而这就不得不提到职业启蒙的重要性了。一般来说,职业启蒙的过程主要是有这三个特点。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1)初步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力点在于什么

好多孩子都被问过长大后想做什么,有的孩子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要当老师,还有的说要当医生等等。

有如此愿望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问此类问题时,大多都会从孩子的口中得到一个比较欣慰的答案。

但在事实上,孩子也只是把自己经常听到的比较受人尊敬的职业,从嘴里说了出来,如果再细问他们想象的职业具体是什么样的,当前社会对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需求,孩子可就一头雾水了。

当一个目标成为了缥缈的存在,孩子自然也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

(2)看清自身的优缺点,认清定位

孩子婴儿期时,他们头脑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是空白的状态,只有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才会慢慢填补下空白。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虽然孩子的头脑处于空白,但是自身的发挥能力还是很好的。

如果家长可以适时的做到职业启蒙,就会帮助孩子发现很多兴趣点,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优缺点都有哪些,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并精准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3)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初级职业启蒙,主要表现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的规则。

有了合适的职业目标,才会方便孩子从小的积累,并做到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3、“乱炖”式的职业选择对孩子并无好处

曾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90后的毕业生跳槽几率特别大。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并未进行及时的职业启蒙。

岗位忠诚度不高

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所以这个过程更多都是一种尝试的态度,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自然不会有忠诚度可言,所以有了委屈,也不太会选择忍受。

经验不足

当学习成为主要目标后,那么孩子的实际锻炼方面的能力,也都会相应的被削弱,而经验的不足,自然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

对工作内容的兴趣不足

如果真的是因为内心喜欢,才去做一件事,那么也就更容易取得成绩。但是,从现实来说,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都不是因为内心的兴趣,那么等到他们心中的压力达到一定限度后,就会彻底的丧失掉奋斗的意愿。

4、父母应该怎样通过职业启蒙帮助孩子成长

作为家长来说,肯定都不希望孩子将来是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也都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学校所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工作中来。

话又说回来,若想如此,还是得强调职业启蒙的重要性。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1)获取职业启蒙的相关信息

职业启蒙的说法在我国确实不太流行,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等,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进行各种职业启蒙相关的教育,而不是随意的想到哪就说到哪。

职业启蒙是从孩子的性格出发,对孩子讲解各种他们了解不到的方面,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

(2)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职业

孩子三岁以后,就会形成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也开始明白自己的周围环境都是什么样的。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所了解的职业也就越来越多,父母就可以通过随机的选择,帮助孩子了解日常见到的各种职业,并谈论相关优劣势。

这次的分析规划对孩子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有了详尽的了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才可能学会分析。

(3)情景模拟

除了详尽的分析外,让孩子真正的实际体会也是重要的,这也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的了解行业动向。

比如孩子喜欢的过家家,这种游戏看似幼稚,不过也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实际体验。

(4)树立正确职业观

现实中,好多孩子都将职业观看成是可有可无了,甚至还有破罐子破摔的随意心态。

而这也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没被教授正确的职业观,除此之外,还要有积极和乐观的心态,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发挥技能和成长。

“唯成绩论”的孩子就真的优秀?不一定,反而会导致孩子错误认识

最后

孩子的成长中肯定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父母心中对于孩子工作的期盼,也要有孩子优良的职业沉淀和优秀的工作能力作为基础才行。

所以说,成绩并非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除了学习以外,其他方面也兼具培养,才是父母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