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宅疫情期间在家熬夜,突发“眼中风”!


脑中风大家都听过,“眼中风”你听过吗?

小于(化名)是武汉一名大一学生,突发疫情的这段时间,一直宅在家中。每天除了定期的“网课”,就是上网、追剧,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电子产品。由于不用每天早起,生活作息被打乱,越睡越晚。最近有新剧播出,小于更是连续一周熬到后半夜才睡。

一周前,小于突然发现自己看东西颜色敏感度下降,跟以前不一样了。在亲友的推荐下,小于的父母带他来到了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过门诊检查,确诊为“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简称“眼中风”。

就诊过程,每一步都是安心

病情紧急,小于和家人丝毫不敢耽搁,在医生的建议下完善新冠肺炎排查后办理入院,进行了眼内注药治疗。疫情期间,来医院看病小于和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但一整套的硬核防疫措施,让他们整个住院期间都非常安心。

19岁小伙宅疫情期间在家熬夜,突发“眼中风”!

刚结束手术的小于

01、门诊预检

小于和家人进入武汉爱尔眼科门口,就看到有预检分诊台,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登记,指导进入医院的患者及家属正确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遇到有口罩佩戴不合要求的患者,医院还无偿为他们更换了口罩。

19岁小伙宅疫情期间在家熬夜,突发“眼中风”!

医院门口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系统将被测试人员的实时热成像画面及体温反馈至电脑显示屏,一旦监测到体温超标的目标就会自动报警并拍照留存。

02、院内消毒无盲区

进入医院后,刚上电梯就看见消毒时间表,每小时消毒一次,医院里所有公共区域、走廊、候诊厅等,每两小时消毒一次。还有紫外线灯照射,电梯按钮、公共台面、门把手、电脑键盘、电话、候诊椅、洗手池和卫生洁具等高频接触部位表面消毒。

03、门诊候诊有秩序

挂号后,小于来到门诊候诊区,科室的医护人员都穿着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或手术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检查或外科手套,护目镜或面屏。候诊区还有护士引导分流就诊患者,每个患者就诊时只有一个家属,候诊区人员密度也严格控制,保持1.5米线间隔。挂号、缴费、取药排队都有提示线,避免了人员的聚集。

19岁小伙宅疫情期间在家熬夜,突发“眼中风”!

挂号、缴费等需要排队处有提示线,保持间隔,避免人员聚集

04、入院新冠排查

确诊需要住院后,医院为小于提供了血常规、核酸检测、ct检查、IgM/IgG抗体检测绿色通道。小于了解到,每一位需要住院的患者都要做这些检查,保证了院内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