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摄影:如何拍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境?

无敌马克兔


感谢提问。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于南宋文学家蒋捷的诗词《一剪梅•舟过吴江》。全文如下——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感叹春光易逝的伤情诗。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思也非常简单——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拍摄思路

从字面上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就是红配绿——这是非常浓烈的颜色对比。

既然诗词描写的是春夏交替的时节,那么“红了樱桃”就是在指樱桃花;而“绿了芭蕉”当然是指碧绿色的芭蕉叶子。不过,这也只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的,狭义的选景方式。

如果是从广义的范畴来理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么,“红了樱桃”可以指代所有在春夏交替时开放的花朵,还可以指代所有成熟的,红色的果实。“绿了芭蕉”也可以指代所有在春夏时节伸展枝叶的绿植。

我们作为摄影爱好者,本来就应该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拍摄。

拍摄方法

确定了“红花配绿叶”和“红果配绿植”的拍摄思路,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拍摄了。

  • 构图取景

“红花配绿叶”和“红果配绿植”有很多种构图取景方式。关键在于要根据拍摄时的环境顺势而为。红配绿,红花和红果是摄影主体,绿叶是摄影陪体。所以,拍摄时的首选方案,是采用近景特写来表现绿叶和红花、红果之间的陪衬关系;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尝试着采用中景拍摄“万绿丛中一点红”。

  • 镜头

近景特写拍摄“红花、红果配绿叶”,首选大三元镜头当中的70-200镜头。辅以大光圈的虚化效果,更容易突出摄影主题。

中景拍摄“万绿丛中一点红”,可以考虑大三元镜头当中的24-70镜头。这枚中焦段镜头的表现力还是很不错的,24mm还能满足畸变效果不那么厉害的广角需求。


柳侍墨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这首词作在南宋灭亡后、自己飘零在太湖之滨流亡之时。词中看似写景,实为充满“叹国亡、悲自己”的忧患意识。词中的最后三句,借“红”“绿”颜色转变,抒发了江山易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了解了词的意境,回答提问就“有的放矢”了。巧的是,自己就亲历过这样的感受,故以自己为例,谈谈拍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境。

2016年4月底,因为档案的原因,意外接到退休通知,“回春无望”,只好告之单位领导。但领导说,单位已找过组织,你们委的议题离开你不行,你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完成议题后再说。凑巧,第二天(5.1),单位组织全体人员到白狼山游玩儿。我拿着相机,主动给大家拍照。时至中午,同事抢过我的相机说:你给大家拍得差不多了,来一次白狼山不容易,你与大家来几张合影,我给你们拍(下张照片,一眼就能看出哪位有心事)。

自己当时心情,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境非常相仿!有太多太多的留恋和感叹,还得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张也一样,有一位心事重重)。

以往,都是为他人拍照,自己从不上镜,那天,我却主动走到镜头前,与大家合影留念。如果确切表述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为大家拍照时,张张留意拍摄过程和照片质量,意境仍然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现实就是这样严酷:就是档案不出问题,2017年,自己也到退休年龄了。“明日回家洗战袍”了,能不感慨“流光容易把人抛”吗?所以,没有切身感受,是无从谈起当时的心境的,因此,也难以拍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境。


晓军赵


突出主体,净化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