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孩子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從小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以後才能更加出色。老人常說:三歲看大,7歲看老,而孩子三到六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期間,如果孩子有什麼壞習慣不及時糾正,會給孩子以後的人生產生嚴重的後果。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都說“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區別的根源就在於家庭教育”,而事情上的確如此。每個孩子行為的背後,折射出的都是父母和家庭教育的問題。什麼“孩子還小,不懂事兒”之類的等等都是藉口、說辭,六歲之前孩子的這些毛病不改,以後就難了!

第一、壞脾氣

遇到一點兒不滿意、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不是大聲嚷嚷、吵鬧就是直接撒潑。什麼事情都要順著他,依著他,整個家庭都要圍著他轉。這種情況的孩子就是因為第一次耍脾氣成功了,所以絕對不能慣著。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第二、孩子平時總是忽視別人說話

佳佳在家裡自己玩玩具,玩得特別好,但我發現她的玩具到處都有,這時我突然說了一句, 寶寶把不玩的玩具自己收起來,剛開始我沒在意,可說了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好幾次,她都聽不見,佳佳感到很生氣,這樣長大後會變得目中無人的。

佳佳媽媽的做法是把她領到一個角落和她說話,和她做了角色互動遊戲,重演一遍剛才的事情,她體會到了被別人忽視的痛苦。告訴她被忽視的後果。讓孩子嘗試慢慢從忽視別人說話走出來。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第三不順心,就又哭又鬧

逛街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一般路過玩具店或者是超市的時候,總有好多小孩因為媽媽不給買玩具或者是喜歡吃的零食,就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下打滾,其實這是大不可縱容的,一旦哭鬧你給她買了她想要的東西,你就默認了她的做法,從而一步一步養成壞習慣。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面對孩子的壞習慣,家長一定要記住,溫柔的對待,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縱容她。更不要對她打打罵罵,讓孩子更反感,你可以給她一個溫柔的擁抱,深深的吻,告訴她媽媽是愛你的,讓她慢慢感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讓她在溫暖和快樂的環境中慢慢長大。

第四、得不到就動手

見過太多逛超市想要玩具,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不買,孩子直接動手打人的行為。還有,看中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直接動手搶過來,家長還稱讚“真厲害……”。這種性格和行為的孩子你不教育,遲早會被別人教育,早改早受益。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家長明知道孩子的壞習慣卻還是拿年齡小當藉口,不僅壞了孩子,以後也有家長受累的份。貝塔媽媽家有兩個孩子,老大遵守家規老二也不會有特殊對待,要嚴格就要一視同仁。另外對於三歲左右樹立規矩,培養習慣的家長,我建議內外兼修,不僅對孩子言傳身教,也要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給孩子睡前讀繪本的習慣,家長就可以抓住這一點,好好利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熊爸爸建議看繪本就不要單純的講故事,給孩子看看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繪本,對孩子樹立好習慣很有幫助。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這套書專為0~6歲孩子打造的,從內容上來說這套書一共有10冊,每一冊包含一個主題,其中蘊含了孝順、交友、講衛生、良好的作息、不挑食、樂於助人等等,來源於生活迴歸於生活。情景再現的設計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從版本設計上來說很科學,圖案都是卡通形象,生動有趣,能夠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每一幅圖畫和文章內容相得益彰,讓小孩子看起來更能理解,而且色彩飽滿絢麗,能夠激發寶寶視覺。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超六歲想改很難,習慣了難成大器,父母別大意

貝塔給孩子買繪本買了不少,這套書算是很滿意的了,無論是做工還是內容。價格上也划算,全10冊,共59.9元,也就是說平均一本才5塊多錢,重要的是它有80多個故事可供學習,物美價廉划算!

家長每天和孩子一起讀一讀,對孩子來說既學習了知識也懂得道理,同時養成了睡前閱讀的好習慣

有需要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