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QINGMING

2020.04.04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随着节令轮转的步伐

阳光渐暖

大地的生机渐渐焕发

今天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五个节气

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

——

清明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

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公历大约为4月5日左右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

万物吐故纳新

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清明,三月节

按《国语》曰,时有八风

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

此风属巽故也

万物齐乎巽

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

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大春祭节日

可以说,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

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礼俗主题

在肃穆庄重的扫墓祭祖之余

人们亦亲近自然,踏青游玩

享受春天的乐趣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以下三候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鴽

三候虹始见

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

草木萌动,杏桃开花

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除了中国,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也过清明节

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

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

2006年5月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申报并经国务院批准

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最初只是与农业生产相关联的节气

在后来的发展中清明融合了

寒食节禁火冷食和上巳节郊游祓禊

以及其他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成为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大型节日

是传统春祭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

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

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

“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其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

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

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

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

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

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形式较为普遍

具体的祭祀时间和方式

则依各地习惯有所差异

扫墓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

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

唤醒家族共同记忆

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

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

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踏春等

即为春日郊游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的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

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亦可游乐一番

踏青习俗由来已久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

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

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

可见其早已流行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除了扫墓和踏青之外

清明还有很多其他的民俗活动

依时依地而异

比如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就有了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

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据说这样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民间还有清明插柳的习俗

有专家认为这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

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焚身柳树下的介子推

以及兼备驱鬼辟邪的作用

荡秋千也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

宋人文彦博有诗云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此外,清明时节还流行

斗鸡、射柳、蹴鞠、拔河等娱乐活动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

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

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

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

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

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

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

晋陆翙《邺中记》记载:

“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麦为酪,

捣杏红煮作粥。”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清明吃青团的风俗

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艾叶粑粑、清明果、艾叶糍粑、艾草糕等等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

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

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

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

是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一个慎终追远、怀念逝者的节日

也是一个焕发希望、迎接新生的节日

斯人已逝,此情非远

希望我们都能

勇敢地背负起逝者的未竟之志

不要沉溺于哀伤

而是把全身心的力量鼓舞起来

让生活更充实

让春光更明媚

相信未来,一切可期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程颢

《郊行即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