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你是否患有頸椎病?現代年輕人每天工作時長時間守在電腦前,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又缺少運動,一開始只是感到肩膀痠痛,如果得不到調養,長期發展下去,便會導致後背也開始痠痛,脖子難以轉動、手也開始發麻。其實,這是心臟供血不足,造成小腸氣血虛弱所引起的。

可能有人要問了,心臟供血不足怎麼會和小腸有關係呢?

其實是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這種表裡關係是通過經絡聯繫在一起的。心臟一旦發生問題,小腸便提前有徵兆。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小腸主液,還有泌別功能,其一旦功能失調,這些功能就不能正常運作,導致人容易生病,比如水液不能很好的進行代謝,不能很好地泌別水液和糟粕,人就容易發生瀉洩、水腫等疾病。

所以養護小腸,不受到侵害也是很有益的。怎麼養小腸?有空按一按小腸經的幾個穴位可保持健康,吃好喝好很重要。

什麼是小腸經

小腸位於腹腔之中,上端接幽門與胃連接,下端接盲腸與大腸相通,凡是食物經胃接納後,小腸就會負責消化吸收,並將養份藉由淋巴腺及血液的吸收,傳至臟腑以營養全身,剩餘的食物殘渣,則送入大腸並排出體外。

小腸的消化作用實際上需與脾臟(實際上是指胰臟的胰臟液)與膽(儲存由肝臟所生之膽汁)相輔而完成,而胰管與總膽管的出口均在十二指腸,因此小腸與脾臟(胰臟)的疾病均會相互影響,當小腸經異常時,也常用治肝的方法來治療。

所以辨症時,請一併參考【脾經、膽經與肝經】,如此才能分辨小腸經的異常是由於本經引起,或由其他經絡致病。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小腸經運行時間

【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於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

此時不適合運動,適合休養,讓小腸好好工作。有句俗語說“過午不食”,多數人都以為是中午以後不再吃東西,事實上,從經絡循行角度來看,指的是中餐時間不宜超過下午一點,此時不要繼續進食,加重胃部的負擔,而讓血液流注於小腸,好好消化來自胃部的食物。

小腸經的循行方向

手太陽小腸經起於手小指外側末端(少澤),沿手背外側緣上行,出尺骨莖突,沿前臂後邊尺側直上,經手肘後內側,兩筋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後邊內側,出行到肩關節後面,繞行肩胛,在大椎穴與督脈相會,向前進入缺盆(鎖骨上窩),深入體腔,聯絡心胚,沿著食道下行,貫穿膈肌,到達胃部,入屬小腸。它的分支,從鎖骨上窩沿頸上頰,到外眼角,折回來進入耳中(聽宮)。另一條支脈,從面頰部分出,行至眶下,到達鼻根部的內眼角,然後斜行到顴部(顴髎)。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與小腸經不調有關的疾病

本經異常,大多與消化性疾病相關,甲狀腺能異常、腮腺炎、扁桃腺炎與心—小腸表裡經氣血衝突相關。

【小腸經實症】

下腹部脹氣或疼痛,頸部至耳後疼痛,轉頭困難,便秘,身體燥熱,容易出汗,頸部浮腫(扁桃腺機能異常)

【小腸經虛症】

腹瀉,耳鳴或聽力減退,容易有嘔吐感,身體虛弱寒冷,頸部至耳後疼痛,轉頭困難。

另外,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心臟供血是否充足,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在我們胳膊肘的下方有一根麻筋,這條麻筋就是小腸經的線路。你可以用拳頭打一下這條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如果一麻到底,證明你的心臟供血能力還是不錯的,如果只痛不麻,那你的心臟已經存在供血不足的情況了。

小腸經日常護養

小腸經是人體健康的一面鏡子。它能清楚地提醒我們心臟所出現的毛病並給我們最好的治療方法。

沿小腸經循行路線敲打按摩

午餐後按經脈循行路線按揉小腸經穴位能起到最佳效果,肩部可請家人幫助按揉,但要注意力度,以舒適為度。每次按揉5~10分鐘。頸肩痛患者可著重按揉後溪穴,老年人可多按揉養老穴。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按摩手肘外側凹陷處能進行小腸保健,促進營養吸收。可改善枯暗無澤的膚色,使皮膚恢復潤澤,對皮膚過敏和暗瘡,溼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貧血症狀者經常按摩此處更是好處良多。


後溪穴——頸椎病患者的福音:握拳時在第5手掌與手指間關節後,可用另一手食指點揉。如果有頸椎、肩胛疾患或小腸受寒嚴重者,按揉此穴1-3分鐘可有明顯的痛感,一般當次按揉痛感就會減輕。後溪穴還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督脈相通。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天宗穴——在後背,所以探查需要人幫忙。

被按者正坐位,上身坐直放鬆,術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下窩中央(肩胛骨是一塊倒三角形的骨頭,輪廓清晰)。有肩頸疾患之人,此處會有強烈的痛感,並向四周放散。有時候,一指下去,會讓人淚流滿面,那酸爽……但,此時一定要忍住疼痛堅持疏理數日,氣脈暢通後痛感即會消失。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要穴位。

探查肩貞穴也需由他人幫助,用對側的手操作,即左手置於右肩、右手置於左肩,其餘四指置於肩關節上,用拇指點按腋後皺襞上1寸處(即肩貞穴處),多數人此處有結節,此時忍住疼痛堅持按揉5分鐘,3-5日後結節就會消散。

十二經絡之手太陽小腸經:按摩按出來的健康!

肩貞穴是小腸經的常見堵塞點,隨時探查可以知曉經絡的暢通情況。此處持續不通,逐漸影響局部的氣血佈散,久而久之則引發頸肩痛,因此肩貞穴是治療肩部疼痛的首選穴位,而且根據日本已故針灸大師澤田健的經驗,此穴有降血壓的作用,澤田大師常以肩貞穴為主穴治療高血壓。

小腸經最佳探查、疏通時間下午1-3點鐘,按揉後溪穴、天宗穴,點揉肩貞穴探查,如有疼痛,可在痛點處點、按揉5分鐘。

本段摘自路新宇老師所著《上班族身體保養指南》


手太陽小腸經的飲食調養

在飲食上可以多選擇紅豆、西瓜、南瓜、冬瓜、雞肉等。

肩膀痠痛後背痛的可以根據相關穴位按摩,親測有效哦!快點讓你身邊的那個TA也來幫你按一按吧!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什麼問題或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

“多喝熱水”這一句話扼殺了多少情侶之間愛情,但喝熱水確實是改善健康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而且對我們的腎以及膀胱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下期講我們講:十二經絡之足太陽膀胱經。

我是小樂,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關於健康的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