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又是一年清明节,谷雨纷纷欲断肠。

刚刚结束了抗"疫"之战,庚子年的三月十二,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突如其来的疫情

2019年的尾端,还没来得及庆祝新年的到来,就被突发的新冠疫情打得晕头转向。

由武汉,到湖北,再到其他省市,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病毒的脚步蔓延到大半个中国。

"减少户外出行,尽可能待在家里。"

"避免聚堆,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逗留。"

"勤洗手,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碰触。"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没有往年的新春祝福,反而多了许多叮嘱,这可能是整个春节听得最多的话语了吧。

新春的热闹变得冷冷清清,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身影,大家安分的留在室内,陪在家人身边,又或者是留在他乡,为了更好的相聚。

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从疫情发现到疫情全面爆发,大概也就是十几天的时间,这次的疫情,超乎寻常的来势迅猛。

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无关区域,潜伏周期长,发症迅猛,顿时让许多医护人员措不及防,许多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最最严重的就是武汉当地。

我记得,某天"抗疫情"专栏采访了一个急救车控制中心的指挥员,他说,疫情高发时间段,指挥中心的电话几乎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收到求救电话。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有的人很幸运,在系统完善的安排下,能够找到空闲的床位,及时住院医治,可有的人,辗转六家医院,都找不到一张床位,甚至连走廊加塞的座椅位置都找不到。

"那遇到那种情况怎么办呢?"

指挥员抹了抹眼泪,"我们只能把患者送回家,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特别绝望。"

就好像,在大海漂浮中,你找到了最后一根浮木,可却发现,浮木上面承受不住你的重量,无奈之下,你只能放手。

严防死守,主动出战

那段时间,武汉整个城市被乌云笼罩着,就像是等待被吞噬的猎物。

我们时刻关注着每个数字的变化,期盼会有奇迹的发生,但,武汉承受了它不能负担的重量。

于是,它求救了,向临近它的每个城市。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军医大学是第一批主动请缨的医疗队,随后,子弟兵,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社区志愿者,一批批的援助队伍陆续赶往武汉。

"一省对一市"医疗支援也提上日程,大量医务人员的涌入,让紧绷的武汉有了喘息的机会。

看着采访镜头里忙碌的身影,从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

"我年轻,我先上。"

"当然害怕,但穿上白大褂,就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角色要扮演。"

"我不想说,因为护目镜会湿。"

这次请缨的医疗队员中,很多一部分人是90后,95后,甚至00后,那些曾经被认为还是孩子的小家伙们,却在危难之际,冲在最前线,肩负起繁重的任务。

我们不曾忘记

历时35天,严防3个月,我们终于翻身。

武汉各大方舱医院已经修舱,新增病例和确诊病例完全清零,医务人员陆续返还家乡。

这场战役中,我们优雅又坚强的赢了一仗。

今天,在各大城市,我们用默哀的方式纪念曾经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故事。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我们不会忘记"吹哨人"李文亮,不管以什么身份什么立场,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我们不会忘记武昌医院院长因疫情殉职,当灵车驶离医院门口时,他的遗孀武汉市第三医院护士长蔡利萍追着车痛哭,可最后还是回归工作。

我们不会忘记肖贤友,弥留之际坚持写下"我的遗体捐给国家",促进新冠病毒研究的新成果。

太多太多故事,我们都不曾忘记。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存在五千年,是因为我们始终记得来时的路,也始终坚信未来可期。

结束语

我们缅怀逝去的英雄和平凡人,也惦记着活着的身边人。

经历过狂风暴雨,生活还是要继续。

缅怀逝者,坚毅前行,泱泱中华,生生不息。


图/网络

【今日话题】关于"坚毅前行",你有什么想讨论的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