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柏林前夕,蘇聯一句話讓日本內閣倒臺,斯大林如何坐地起價

進攻柏林前夕,蘇聯一句話讓日本內閣倒臺,斯大林如何坐地起價!

1945年4月5日,一條看上去並不是很重要的消息,在蘇聯電臺中緩緩而出:《蘇日中立條約》將不再延期。此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柏林,蘇聯的三個方面軍,共計250萬人,已經枕戈待旦,英美聯軍也已經推進至易北河,對於那個,身處在遙遠東方,已經在太平洋輸掉底牌,深陷中國戰場,被斯大林調侃“個子太矮,胃口太小”的日本人,顯然不是現在盟軍的注意對象。

簡短的消息,引起了中二日本人的恐慌

進攻柏林前夕,蘇聯一句話讓日本內閣倒臺,斯大林如何坐地起價

儘管只是一箇中立條約的終止信號,但日本人,對於之前雅爾塔會議的猜測,以及隱藏在心底對於戰爭前景的悲觀,全都爆發出來了,4月5日當天,小磯內閣辭職,已經80歲的“海軍老兵”鈴木貫太郎於兩天後組閣,在當時日本政界看來,一旦戰爭徹底失敗,尋求蘇聯作為調停人,則不失為一種出路,於是,他們很快通過中立國瑞士,祈求和蘇聯繼續簽訂互不侵犯的條約,這種典型的欺弱怕強的姿態,顯然是北極熊所不齒的,忍俊不禁的是,從4月到7月,包括天皇在內的多位高層,一直沒有停止過這種“肉包子打狗”的行為,換來的,只能是石沉大海,和一次次被拒絕。

蘇聯的如意算盤,是如何大獲全勝的

進攻柏林前夕,蘇聯一句話讓日本內閣倒臺,斯大林如何坐地起價

表面上看,在結束歐洲戰事的關鍵時刻,突然釋放對日信號,好像是蘇聯方面很隨意的一個傳達,實際上,則是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之後,就一直規劃的妙手,首先,在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一方面擺弄姿態,儘可能的向外傳達,英美同盟的堅定,儘量的把會議,變成美英對蘇的雙方對話,而不是三方會議,但這種親密關係,在羅斯福和美國看來,不過是鏡花水月,當丘吉爾提出所謂的東歐民主化,旨在脫離蘇聯控制的時候,羅斯福出人意料,但又很自然的站在了蘇聯這一邊,美國當時急需在對日戰爭上得到蘇聯的支持,為了這一目的,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權益,對於羅斯福來說,毫無顧忌。

在斯大林發出了“主人(美國)吃飯,非要帶著狗(英國)”的嘲笑言論後,雅爾塔會議的基調,就此確定,美國承諾,波蘭,東歐,外蒙古以及聯合國等問題,基本上都滿足了蘇聯的既定要求,而蘇聯要做的,就是在歐洲戰場結束後三個月參加對日作戰,並最終促使日本投降。

戰果到手,對日作戰成為斯大林的重心

進攻柏林前夕,蘇聯一句話讓日本內閣倒臺,斯大林如何坐地起價

春風得意馬蹄疾,已經看到戰果的蘇聯,在基本確定歐洲戰爭即將結束的情況下,提早的恐嚇日本,只會讓形勢更加明朗,更多的負面消息只會讓日本內部更加混亂,釋放不再對日保持中立後的第10天,蘇聯的三個方面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了柏林,瑟瑟發抖的日本,面對一個這樣的對手,已經很難組織起更高級別的對抗了,蘇聯則可以通過走走過場的形勢,用做小的犧牲,帶走這些戰果。

而唯一的意外,就是殘餘的關東軍,無視天皇投降的抵抗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