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回溯中,总有些人如暗夜的星辰般熠熠生辉,企图用微弱的光芒照亮无尽漆黑的长夜。

即使微不足道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无助。

至善至美的人性就像这些散发着荧荧微光的星辰,他们总是企图照亮历史最阴暗的角落。

而本书中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这些选择照亮黑暗的人。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01、历史上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清明上河图密码3》在这个系列的故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两部相比更加精彩。

它与第一部的“梅船案”从时间节点上紧密相连,但是接下来发展的故事情节却更加疑窦丛生,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更加错综复杂。

故事的开篇就是震撼人心的案件——十万石的军粮莫名其妙不翼而飞,“斗绝”梁兴被神秘的黑影夺走了灯火,三百多个小孩突然之间人间蒸发,金明池突然乍现的黑色骷髅幻象……故事线更加错综复杂,真相也愈加迷雾重重。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作者在迷雾之中踽踽独行,用文字鸟瞰着宋朝历史的一点一滴;用滴着血和泪的笔锋勾勒出了故事中的芸芸众生,描绘着他们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描绘着那些有名的,那些无名的小人物们。

他写下他们的命运,写下他们在深渊中的挣扎与呼喊,他们照亮了历史的瞬间,也照亮了深渊中的黑暗。

第三部作为故事中一个重要的版图,扑朔迷离又呼之欲出的真相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这一部起到了一个推进的作用。但作者在解开谜团的同时,又布下了另外的谜团,在留下线索的同时,又留下了一些疑问。

几方的势力纠葛缠绕在一起,互相冲突。纵然有些奋不顾身的文人义士,虽犹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却依旧无法阻止这个即将破灭的朝代逐步走向衰退,走向灭亡。

这次的故事涉及了北宋汴京军事方面各种细节。

前两部分别讲了“牙绝”冯赛以及“讼绝”赵不尤。而这一部讲的是“斗绝”梁兴探案。

案件照旧是发生在清明节当天的虹桥附近,梁兴被迫卷入凶杀案,成了凶手,最后却发现是误杀,实际凶手另有其人。

随着被害人尸体神秘消失,却始终没有人告发他。梁兴亦步亦趋开始调查,随着案件的深入,牵扯的人越来越多,等待他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02、平凡而又不平凡“兵”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如果说第一部“讼绝”赵不尤,所代表的是宋朝为官的“士”,描画了士之豪情。

第二部“牙绝”冯赛所代表的是宋朝的“商”,刻画了商的悲凉。

那么,第三部,“斗绝”梁兴,殿前司龙标班教头,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人称“梁教头”,他所代表的就是宋朝的“兵”。

作者依旧事无巨细地描述了兵在当时的悲凉处境。兵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当时朝代的社会现状,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体制混乱而鱼龙混杂。

“一个兵卒,一年却要花费几十、近百贯。天下财赋,军费占了一半以上 。”

“一百貫、随便去街上寻个力夫,好生调教,一个至少顶三个禁军。 ”

“这些禁军、未从军前,不少人原本便是力夫。”施有良笑起来。

“嗨!倒真是一一”梁兴叹口气,又满饮一杯,“这些人做力夫时,谁敢使?进了军营,怎么都成了软汉?”

有衣有食,还有钱使,又没有战事。便是铁骨,也要变软。”

“花大钱、养闲汉。朝廷是怎么想的?”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宋史·兵志》讲,宋朝的军队有禁军、厢军、乡兵、藩兵四种。宋朝中央军叫禁军,地方军叫厢军。

庞大的中央军不中用,弱小的地方军就更不济事。

在《水浒传》的故事中,充分地展现了宋代的社会实情,梁山好汉,走州过府,想打哪个官无人敢拦。路过的州县地方官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其实就是当时宋朝真实发生过的实情。

宋朝时期文官当政受到重用,武官一直都不受重视。所以在作战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一遇到战事只是防范,完全没有反击意识。

到了北宋末年期间,禁军的腐败程度更加严重,禁军数量看似庞大,然而各级将领吃空饷情况比比皆是,兵力数字存在巨大水分。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兵者,凶器也。

手攥得不紧,兵之“刃”容易伤了自己,攥紧了又容易将之变成摆设。只有在其不紧不松之间游走,方能得兵之利而远兵之害。

宋朝的兵制从根本上来说是失败的,它非常有效地遏制了兵之害,但却使宋朝的兵成了历史上最无用的兵。

兵的存在价值,就是在于它的用,没有用的兵,其实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好在宋朝时期的经济比较发达,兵的无用甚至到了可以拿大量的金钱和物质来贿赂敌军或者兵匪。

当朝从中央到地方,随处弥漫着腐败的绥靖主义气息。

但是,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虽然宋朝的世道漆黑不见光明,官场黑暗不堪, 但总有一些人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品格;无比的热忱;满腔的热血。

他们只为报效国家,犹如闪烁着微光驱散寂寥长夜的星辰。

而这次有关“兵”部的故事,就展现了一群这样的人。

施有良的睿智果敢;梁兴的满腔热血;韩世忠的天生神力……作者用细腻的语言描述着这些社会群体的命运,虽然当时的制度败坏、落魄,但他们依旧想着报效国家,上阵杀敌,平叛邪教的叛乱。

虽然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他们不免孤掌难鸣,却尽职尽责,从未哀怨,这是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而付九、王哈儿、曹厨子等人,为贪人钱财不惜谋财害命,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丢了卿卿性命。反衬出了当朝的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行文中每一章都以着《武经总要》一句话为引,从而开始整篇故事。

其中不乏穿插着很多著名的古籍,如《军谶》的经典名句:“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可见作者的古文功力之深,涉猎之广。

03、在历史的黑暗中 灿若星辰的人们

在前两部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商”的唯利是图与算计之心,"士”的强国之心与青云之志。

但是,在这一部作品中,作者写的是底层生活的老百姓——上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下至戴罪之人,甚至被逼入绝境之人。所以这个所谓的“兵”,实际上就是讲述普通老百姓不普通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清明上河图密码3》总共分为“妖”“魔”“鬼”“怪”四篇,这四篇又分别对应——“化灰案”、“食儿案”、“空仓案”、“骷髅案”。

作者以“鬼搬粮”十万石粮草凭空消失为引子,在接下来错综复杂,枝蔓缠绕的案件当中勾勒出了平凡人生活当中各色的喜怒哀乐,生活的艰辛,压抑与愤懑。

在阅读中,可以看出每一篇都饱含着作者自身对这个朝代的特殊理解,对生命的反复思考和对人性极度的洞察力,以及对平凡人不平凡的讴歌。

朝代更迭,那种时代将倾的不安与压抑充斥着整篇故事。

“食儿案”中“为母则刚”的豆丁娘霎那间知道失去孩子后,悲痛大如天,即使无人理解,受尽世人嘲讽, 她依旧一往如前;文武双全,最终破了案,找回了消失的军粮和三百多个孩子的主角“斗绝”梁兴;大难将死,痛到极处,最后却仍没有放弃希望,选择在这寒凉人间继续前行的桑五娘……

穷,苦,患,难,苍天让人喜,又让人悲;让人得,又让人失;让人聚,又让人散。

人就如傀儡木偶一般任这个世道与命运摆弄,只能跟着哭,又跟着笑。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大悲无泪。

这些细微弱小的力量,这些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他们最终汇聚成了整个朝代转瞬既逝的希望,也是这个朝代最后苍凉的坚守与悲壮的光芒。

他们让我想到了这个冬天。

在这个冬天,我见证了无数生命的饱满与脆弱,人类的伟大与面对灾难时的渺小。

有人借机发财,有人借机腐败。

但无数身着白衣的人心无旁念,毫无保留的跟可怕的死神搏斗,他们战胜了死亡的恐惧,甚至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他们像一张柔弱而坚韧的大网,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牢牢地缚住,紧紧的抓住。

也许他们在历史回溯中不会留下姓名,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如漆黑中的一盏灯火,如暗夜中的微弱之光。

他们至善至美的人性在死亡与黑暗面前如同一支利剑,披荆斩棘,熠熠生辉。

在这个故事中感动我的,莫过于这些活在历史中,选择燃烧自己照亮这不公的命运与世道,照亮历史黑暗角落的人们。

在这个冬天感动我的,莫过于这些选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生命,用至善至美的人性照亮这个漆黑冬夜的人们。

《清明上河图密码3》——那些发光发热的小人物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