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哲学家佛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是不依附他人而存在的,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格,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要记住这一点,不要让孩子变成自己手中的玩偶,否则最后受伤的是孩子,不幸福的也是孩子。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我身边有一位已经成家的朋友,他家孩子已经4岁了,但是他的生活却被自己的母亲不停控制着。

年前找他一起来聚餐吃饭,结果他拒绝的理由是家里的老母亲不让自己在外面吃饭,给他专门准备了晚饭。

这位朋友已经快到中年了,可是他还是被家人在生活中“控制”。在这种家庭中,孩子最后的生活就是被父母的控制所牵绊。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面有一个对立面,那么这个对立面就是不停操控孩子。很多家长都是出于自己对孩子的不信任,认为孩子必须在自己的控制下才会生活得更好,所以就去不断要求自己的孩子,实际上这种操控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再把孩子当作玩偶,不要把孩子教育成傀儡,而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父母的控制欲过于强烈,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这种欲望,把握好教育的尺度。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中国式父母的通病:控制欲过强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在中国父母的教育观念里,我们孩子就算已经成年,但是还是在父母的关照下生活和成长,甚至很多孩子在结婚成家之后还依然离不开父母的照顾。

在国外很多家庭都是等孩子成年之后,就开始自由的生活,不会再去干涉孩子的一举一动,而在中国,父母的控制欲在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模样生活,并且都是举着“为你好”旗帜,实际上在干涉你的生活。就是这样父母无形中控制孩子的喜好,表面上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实际上孩子根本没有选择权利。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父母的观念里大部分是经验主义,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都是对的,并且用自己的观念去要求孩子的行为,用自己的想法去干预孩子的想法。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控制欲,在不停控制孩子的观念和思想。最后不仅伤害到孩子,还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情感。

父母控制欲过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1、情绪堆积

父母的控制欲从来不会过问孩子的想法,孩子内心即使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因为在小时候根本不敢表达也没有机会表达,这种压抑的负面情绪随着次数的激烈和年龄的堆叠,最后孩子就会在爆发中破坏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或者在沉默中不断侵蚀自己的人生。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2、幸福感缺失

在父母控制下成长的孩子,通常被父母的严格控制下出现问题。父母有任何的情绪就会转化为控制孩子的行为,所以长期在父母控制下的孩子,幸福感会更低,甚至内心会变得更加压抑。

3、自我意识无法建立

父母不仅会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还会影响孩子的思想。所以面对家长的控制欲望,孩子内心只有一味地接受和妥协,在孩子自我意识的树立过程中,受到父母的控制就会不断磨灭这种意识,最后并无法形成自己的主见。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孩子成长的自由,家长如何给予?

1、尊重孩子的想法

有时候我们想要保护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但是这种出于内心的保护没有把握好尺度,反而就成为了一种控制。

我们一定要知道保护的尺度在哪里,给孩子自由,首先就要思想自由。孩子内心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但是让孩子表达出来非常重要。

你给孩子吃很多鱼,希望孩子能够补脑,吃了对孩子身体有好处,但实际上孩子并不喜欢,你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就算是对孩子好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就是一种折磨,得到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所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尊重孩子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2、学会放手

过多的操控对于孩子的成长就是一种不可逆的伤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抽离自己,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当孩子需要独立时,我们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

当孩子练习骑车时,你都上前去扶着孩子,为了不让孩子摔跤。以后孩子骑车都时刻盯着,甚至扶着孩子,这样孩子永远都学不会骑车,这种窒息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废”。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一味帮助,而是要学会放手,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要懂得放手会对孩子有利,孩子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3、找机会建立规则

成长的自由并不是无限的自由,而是相对自由。我们需要在一个规则中,才会有自由这个词语的概念。

建立规则就是划定一个范围让孩子在这个范围内获得自由,不是全部的约束也不是全然放手,而是用一种更科学的方式让教育变得更加正确。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和孩子共同约定好规则,在这个规则中能够帮助孩子获得相对自由。

有时候关于孩子娱乐和学习时候,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孩子的想法全部娱乐不学习,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在规则下适当娱乐和学习。

别把孩子当成“提线木偶”,父母控制欲太强,孩子往往不幸福


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自由反而是一种没有标准的约束。在制定规则的环节,一定要和孩子共同讨论,多让孩子发言。

家长的控制欲过强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并且孩子的自我意识也会在这份控制欲中被磨灭,随之而来孩子的幸福感也会下降,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收起自己的控制欲,不要再尝试操控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合格的家长。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