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諸子十家?

上篇文章 ,作者根據各位史學大家的理論,給讀者介紹了什麼是國學。其中呂思勉大師的著作“《國學小史》”對於中國學術的分期做了一個概要的介紹。

中國學術起源於古代的宗教哲學和王官之學。宗教哲學在這裡就不花費太多筆墨了。本篇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王官之學的諸子十家。

  1. 儒家,出於司徒之官。《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古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遊文於六經之中,留義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孔子,以重其言,於道為最高。”。 古代時期,司徒主教化,軍事方面歸司馬,法律方面歸司寇。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苟子等等。
  2. 道家,出於史官。《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古之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為君人南面之術。”。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傳承千古。莊子,他學識淵博,交遊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旨本於《老子》。
  3. 墨家,出於清廟之守。《漢書。藝文志》說:“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採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賢尚。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墨家及其代表人物有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
  4. 名家,出於禮官。《漢書。藝文志》說:“名家者流,蓋出於古之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家之學與法家關係殊密。名家代表人物為公孫龍,因為是「專決於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展開,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
  5. 法家,出於理官。《漢書。藝文志》說:“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 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口吃,不善於言說,而好著書。韓非與李斯為同學,同師事於荀子。
  6. 陰陽家,出於義和之官(古代的歷法的官員)。《漢書。藝文志》說:“陰陽家者流,蓋出於古義合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因其學問迂大而宏辯,人稱為談天衍,又稱鄒子。
  7. 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漢書。藝文志》說:“縱橫家者流,蓋出於古行人之官,當權事制宜,受命不受辭。”。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學縱橫之術遊說各國,初至秦說惠王,不用。乃東至趙、燕、韓、魏、齊、楚,遊說六國合縱御秦。
  8. 農家,出於農稷之官。《漢書。藝文志》說:“農家者流,蓋出於古者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農家代表人物許行,魯國的農業專家,亦為先秦諸子農家的代表人物,為神農之言者。
  9. 雜家,出於議官。《漢書。藝文志》說:“雜家者流,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擔任秦相邦十三年,為秦最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10. 小說家,出於稗官。《漢書。藝文志》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議,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虞初著有《虞初周說》,內容為其所輯小說之彙編,篇類近千,非彙編而何。然卷帙浩繁,尤易散失,故其書亡佚亦早。

以上為《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諸子十家,其中去掉小說家,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教九流的九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