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有堵塞感應該怎麼解決

助聽器中的堵耳效應

堵耳效應是由於外耳道被封閉而造成的骨導聽閾變好的現象。這一效應在純音測聽中會造成低頻骨導聽閾下降,還會對護耳器的配戴效果產生影響。在助聽器配戴中堵耳效應會造成配戴者耳部悶脹、感覺自己說話的聲音空洞不適或者響度過大。如何將通過骨傳導方式到達耳道的低頻聲音能量有效地降低或通過耳道發散出去是助聽器技術面臨的一大課題。

助聽器堵耳效應的解決辦法

堵耳效應的個體差異很大。如果出現了由堵耳效應引起的問題應按以下方法解決:

1 、首先仔細檢查助聽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製作不好的助聽器(耳模)耳道部分可能會比較虛,這會造成助聽器(耳模)偏向耳道壁一側。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由耳甲腔效應引起的。所謂耳甲腔效應,指的是助聽器耳道部分與耳甲腔底之間存在一個角度,封閉了耳道。這時要拋磨助聽器(耳模)表面來減小其與耳道的密閉程度,防止封閉耳道。

2、增大通氣孔直徑。通氣孔的內徑增加,長度縮短,會使通氣孔的低頻截至頻率上移,對低頻信號的削減更多。只有當通氣孔直徑大於3mm時,500 Hz以上的堵耳效應才會明顯減弱。有人在耳道式助聽器上研究發現,l mm的通氣孔僅在200Hz處降低5dB,對於400Hz以上的頻率無任何影響。考虜到中國人的耳道較小,通氣孔直徑往往不能達到3 mm,這一辦法在實際中解決堵耳效應的作用是有限的。此外有研究表明,加開通氣孔之後真耳堵耳效應在800Hz處反而會提高,這是由於戴上耳模之後形成的外耳道封閉腔與通氣孔構成了一個共振頻率在800Hz左右的Helmholz共振器。通氣孔可使外耳道軟骨的低頻振動能量釋放出去,但也不可避免地將助聽器的低頻增益降低。思者聽自己的說話聲變得自然,但聽別人的說話聲卻覺得聲音偏小。ReSound公司的ART(tm)採用了開放耳的通氣孔設計,使用細聲管和圓耳塞代替傳統耳模對於高頻聽力下降者配戴助聽器時的堵耳效應有一定緩解作用。

3、延長助聽器(耳模)的耳道部分。當助聽器(耳模)插入耳道時,與鼓膜和耳道共同形成的密閉含氣腔越小,堵耳效應越小。

4 、把耳內式助聽器(ITE)儘量做得小一點,從而使其尖端能儘量深地插入外耳道骨部,與骨部緊密配合,其餘部分與外耳道鬆散接觸,使耳道保持較大的對外開放的程度,從而軟骨振動能量可以通過外耳道放散出去。這稱為最小接觸技術(minimal contact technology,簡稱MCT)。

5 、1953年Zwislocki提出了深耳道式助聽器(耳模)的概念,即把助聽器(耳模)深入到外耳道骨部,使軟骨的振動能量仍能從外耳道釋放出去,可以明顯減弱堵耳效應。目前的完全耳道式助聽器(CIC)就體現了這一作用。但由於大多數中國人的耳道較小,考慮到配戴的舒適度,國內製作的CIC往往並不能真正深入到骨部,這使得對堵耳效應的削減作用大打折扣。

6、如果以上方法不能夠解決問題,可以使用CROS(信號對傳)系統作為替代方法。

7、少數患者對於堵耳效應極其敏感,採用上述措施後改善效果不明顯。對於此類患者,只能勸說其逐漸適應。這也意味著堵耳效應是目前助聽器技術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