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在大多數家庭已經基本能解決溫飽問題,並且還有餘錢來豐富閒餘生活,所以養生也成了現在人們熱談的話題,蹦個養生迪,啤酒泡枸杞等“養生”招數數不勝數,其實這完全是自己騙自己,減少一點負罪感。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我們還是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任,不能為了一時的高興而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嗎?當然年輕人總是仗著自己年齡小有恃無恐,大多都是老年人比較重視養生,俗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謹記這三句話能讓我們減少一些身體上的疼痛。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古代的計時方法,古人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兩個小時,一更是晚上的七點到九點,以此類推,三更就是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五更就是三點到五點。我們弄懂時間後,這三句話就理解了一大半了。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首先,不貪三更色,主要講的就是夫妻之間的房事了,古代人大多從事農業,田地裡的農活很煩累,如果夜間休息不好,第二天就沒有精神去田間勞作,所以在十一點之前一定要入眠,而且根據中醫所說,人體內的器官無時無刻不在運作,唯有在夜裡人們休息的時候,這些勤勞的器官才能稍微休息,而像腎臟之類的器官開始運作,便於排身體內的毒素。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不戀一更食,這句話就顯而易見了,在凌晨時分就不要進食了,不然在將要入睡的時候,吃太多食物會增加腸胃的負擔,不利於消化,容易發胖。而在現在這個社會,人們大多夜出晝伏,生活顛倒,生活作息及其不規律,等到了凌晨自然就餓了,要在吃一頓,這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容易發胖,不易保持身材。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不動五更氣,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所以常生氣就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尤其是在大清早剛起床的時候就生氣,那麼這一天就沉浸在煩悶當中了。還有一些人心眼較小,昨天生的悶氣說不定過了一夜還沒有消下去,鬱結於心,不愉快的心情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周邊人的心情。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教你養生之道!

所以,要想身體好,生活習慣和作息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這和我們的人生是相同性質的,要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不同的事情,這樣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