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的写作业拖延症

因为疫情,这个假期延长到现在,家里有神兽的妈妈已经处于疯狂的边缘,一上班就听到小马在抱怨:不到晚上从来不写作业,每次都熬到十一点多才能写完,早晨上课又起不来。她每天都因为孩子写作业大动肝火,晚饭前,她让娃做一张口算,算了算一年级的口算充其量20分钟做完,他从晚饭前软磨硬泡,磨蹭到了饭后,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看饭前的那个电视节目,孩子答应妈妈,饭后一定抓紧时间写,如果写不完就罚四张。她以为娃能做到,结果一张20分钟的口算题写了将近两个小时,中间不是上厕所就是喝水,写完以后孩子自己不检查,拿过来让她检查,结果错误一片,她的火最终没压住,噼里啪啦的训了娃一顿,事后,看到娃抹着眼泪继续写,又觉的后悔,后悔自己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是不是所有妈妈都是这样,看娃写作业都感觉是一件大工程,就觉得人生当中最难不过陪娃写作业,是不是每个娃写作业的过程都是排斥、哭闹、拖延……然后把妈妈成功逼火?

而且几乎所有妈妈事后会后悔,每次都觉的不该这样对一个孩子发火,他毕竟只是一个还没有自律性的孩子,需要的是妈妈的帮助而不是噼里啪啦的吼骂。

我有过这样的感觉。听到小马的抱怨犹如看到自己的娃写作业一样的情景。

几天前,去孩子学校开家长会,听到老师说的一句话,说孩子三年级以前的习惯需要家长帮助建立,一旦建立了好的习惯,不管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可以很轻松的管理。在开家长会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写作业的习惯需要妈妈去特意建立,因为我一直没把孩子写作业当回事,所以孩子写作业的过程都很曲折,从来都是磨蹭到很晚,我从来没有刻意去管理他的写作业习惯,所以,他也根本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只是敷衍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已。

其实,孩子写作业的拖延症,说到底还是家长的的失败,没有尽到爸爸妈妈的责任去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而现在半途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能有好的习惯,确实不现实。每一个妈妈肯定都多多少少体会过,作业是千千万万个母子间“仇恨”的起源,据调查分析,中国孩子的学习教育90%都是妈妈承担,所以妈妈自然而然的就把孩子写作业这个“工作”揽为己有了,潜意识里面,她认为这是自己的活,而孩子只不过是干好这个工作的“工具”,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工作里,妈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了“上级”,孩子则是“员工”,在“员工”没有给自己很好的完成工作时,就会收到妈妈这个“上级”的苛责,甚至吼骂,所以很多孩子都会以为学习是为了妈妈,可是,这是一个多么错误且痛苦的领悟,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如何纠正孩子的写作业拖延症


其实,帮助孩子建立起来好的学习习惯并不难。

第一,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大脑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任何思想都没有定性,所以是受教育阶段,很多妈妈喜欢讲大道理,比如去拿一些名人轶事或者同龄孩子的佼佼者去给孩子举例子,想让孩子以此为准,殊不知,这只能增加孩子的反感,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未来”,未来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能领悟的仅仅是“我妈妈看不起我,觉得我不如谁谁谁”,这种“吊顶”式的比优教育只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弱势,让孩子自卑,让孩子不开心,从而更加厌学。孩子需要的是鼓励,是肯定,是看到妈妈温暖有爱的眼神后,给予一个爱的拥抱,写作业是一个多么枯燥的事情,怎么才能让他觉的有乐趣可言?低年级的孩子不妨从奖品开始,孩子喜欢的无非是零食和玩具,给他他想要的,而且,一定要兑现,不要只是口头答应孩子给买东西,实际上不行动,这等于是反馈给孩子,以后用同样的方法欺骗自己的父母。时间久了,孩子尝到按时完成作业写好作业是有奖品的,他的兴趣会越来越高。而好习惯就不知不觉的养成了。

第二,妈妈要学会爱孩子,不要说“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为了孩子好唯一的表现就是爱孩子,让他快乐。很多妈妈逼孩子学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是为了你好”殊不知,为了孩子好的唯一标准是他觉得快乐就好!

第三,陪孩子写作业,千万不要孩子写作业,你在旁边玩手机,这样孩子不会集中精力写作业,不要让孩子觉的妈妈在玩,我为什么要写作业?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不只是陪,还有伴,要和孩子一起学习,要给孩子正能量,给孩子一个榜样的力量。家庭的学习氛围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个只知道打麻将的妈妈是不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的。

如何纠正孩子的写作业拖延症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想要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在他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家长说了算。

孩子写作业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千万分之一的事情,让孩子有个好的人生,就要付出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写作业习惯的千万倍的努力,所以在孩子写作业的路上,孩子和妈妈都要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