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正值四月,看窗外杂花生树、春意盎然,不觉想起林徽因的名篇。

林徽因,一个时代的女神,才华横溢、她学贯中西,集建筑师、诗人、作家于一身。

她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还她和梁思成共同创建了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

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她在文学上擅长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翻译,以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享誉文坛。

人们想起林徽因,更多是想到她让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大才子为之痴迷。但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她,得益于什么样的教育?对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一、熏陶与引领

林徽因祖籍福建,是当地望族,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在京城翰林院做了几年编修,被外放到浙江做官。林孝恂虽是封建地方官员,却思想开放,目光敏锐,颇能接受西方思想。

林孝恂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因此不惜耗资在杭州万安桥侧兴建林氏家塾,分东西两斋,各授新旧之学。塾师既有国学大师林琴南、新派名流林白水,还有来自加拿大与日本的外籍教师。自己的子女、族中后辈一概被送入家塾启蒙。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幼时林徽因


林孝恂还送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多人到日本留学,长子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习政治和法律,次子林天民在日本学习电气工程,其族侄林觉民(《与妻书》的作者)、林尹民早年也都在日本留学,后来参加辛亥革命,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有名人物。

除了祖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也对林徽因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少年时林长民在林氏家塾中读书,受业于饱读诗书的闽中名士林纾,也由此获取了最初的西学知识。这对林徽因成为一个进步青年奠定了家庭的基础。

林长民在她两岁时求学日本,而林长民每每寄回来的书信,也都是写给父母,他会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这些文章对林徽因的影响非常大,从小就读这些文章的她,在思想上就领先同时代所谓名媛教育的女性。

林徽因5岁时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负责教育她们的是大姑母林泽民。林泽民为人忠厚和蔼,但是对女孩们要求很严格,然而也常赞叹林徽因的聪慧。林徽因六岁时,就可以为祖父代笔,给远在日本的父亲写信了。这样秀外慧中的女儿自然也得到了父亲林长民的喜爱。


二、基础与启迪

1912年林徽因8岁,祖父携家人一起搬到上海,也在这一年,林徽因加入附近的爱国小学,成了一名二年级的学生。

1916年,已全家迁至北京的林徽因进入北京培华女中,这是由英国教会办的一所西式学校,教师全为外籍,英语授课,校规严格。林徽因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毫不费力地阅读英文剧本,为她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右一为林徽因


1920年春,林长民要出国考察西方宪制,思想开明的他带上了爱女共游欧洲。他希望女儿“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领悟自己的胸怀抱负;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从信中可见,林长民是真懂教育的家长,与只会和孩子谈学习成绩的家长有天壤之别。

初到欧洲的林徽因,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巴黎的浪漫、日内瓦的波光、柏林的古迹,古老而迷人的欧洲,让这个生于西湖之畔的婉约少女大开眼界,她如饥似渴地吸纳各国的文化,兴致勃勃地观察各地的风物。

短暂而又愉快的欧洲各国游历结束,1920年9月,林徽因和父亲抵达伦敦,这里是他们欧洲之行的目的地。在伦敦安顿下来不久,林徽因就参加了伦敦圣玛利学院的入学考试,这对英文功底深厚的林徽因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在这一时期里,林徽因阅读了大量的欧美文学作品,萧伯纳、勃朗宁夫人、莎士比亚、夏洛蒂姐妹……林徽因后来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方面能都有建树,得益于这一时期奠定的基础和受到的启迪。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在父亲外出的日子里,林徽因有时会到楼下找女房东聊聊天。女房东是个建筑师,以她当时的理解,建筑就是盖房子,不过是一门糊口的手艺。女房东告诉她,真正的建筑可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同音乐、绘画一样,它是一门艺术。为了让林徽因更好地了解、理解建筑的美,女房东还会带着她到剑桥去写生,去欣赏各种建筑。富丽庄严的皇家教堂、宁静雅致的乔治风格建筑,让她迷上了艺术的建筑,也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开始有了朦胧的想法。


三、天份与努力

1921年10月,父亲林长民在欧洲的考察结束,林徽因随父亲于次年春天回到北京,继续在培华女中读书。此后,她与梁思成确定恋爱关系,并与1924年7月携手赴美留学。林徽因与梁思成先到康奈尔大学,在那里她选了康奈尔大学暑期班的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课程。

9月暑期结束,他们离开康奈尔来到宾西法尼亚大学,计划攻读这里的建筑学,那一直她最大的理想。但不幸的是,宾大建筑系只招男生。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林徽因与梁思成


考虑再三,林徽因还是留了下来,梁思成却报了建筑系,她报了宾大的美术系,便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在这期间,林徽因经历了人生中第一个不幸,他的父亲林长民,因参与军阀间的争斗,于1925年12月丧生于乱军的流弹,终年四十九岁。

失去父亲的林徽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之后,集中所有精力投入学习。因选修了建筑系的课,从1926年春季开始,她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在下一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一个美术系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些,足见她的天份与努力。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束了在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学业,双双毕业,林徽因以高分获得美术学士学位。之后,林徽因选择了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梁思成也在获得硕士学位后,申请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东方艺术博士学位。

宾大美术系三年的学习,为她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而她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与捕捉能力,是其他学习舞美设计的同学所不敢仰望的。加之已经在宾大接受过系统繁复的建筑设计训练,再来耶鲁大学学习舞美设计,对林徽因来说,可谓轻松自在,游刃有余。

林徽因,我们记住了她的诗和爱情,其实是才华与受的教育同行


与林徽因在耶鲁大学愉快的研修生活相比,在哈佛的梁思成的学业却不太顺利,因为他研究的东方建筑史所需的资料在哈佛大学少之又少,他决定回中国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两年后再交博士论文。哈佛同意了梁思成的请求。此时,林徽因在耶鲁为期半年的舞美设计研修也刚好结束。他们四年的赴美留学生活也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至此,林徽因终凭自己的家庭熏陶、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代才女。接下来等待她的,既有流离坎坷,也有研究开创,既有不朽的设计,也有优美的诗句。

·END·





【辅你做更好的家长,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汇集上海百余位教育专家(同时是成功家长),给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经验、方法、理念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