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的爸妈容易带出爱拖拉的孩子!急性子的爸妈可以这样做

最近因为冠状病毒我把豆丁接回爷爷奶奶家一起生活,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豆丁做事越发拖拉,由于爷爷奶奶都是急性子(PS:在有豆丁之前我本人也是急性子的人)特别喜欢催促孩子!稍微慢一点可能说话音量都要大很多!但是有没有效果呢?我总结的是:越催越慢!越催事情就越多!

当然也有的朋友经常问我:孩子总喜欢拖拖拉拉,做什么事情都很拖拉怎么办?之前我都说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放手让他们慢慢做就好了!但是在慢慢做的同时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时间规则!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我最近遇到的情况,我父母也有和我沟通过豆丁拖拉,要睡觉的时候,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想喝水,磨拖拖拉拉蹭就是不上床。一般面对孩子的拖拖拉拉,再有耐心的家长有时也会崩溃。


急性子的爸妈容易带出爱拖拉的孩子!急性子的爸妈可以这样做


回想一下,生活中你是否对孩子说过这几句话:

■快点起床,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就知道玩。

■快点睡觉,别玩手机了,不然明天又起不来。

■都一个小时过去了,作业还没有写好?

■你看你,刚就说出门,你到现在衣服都还没穿好吗?

等等等等。。。。。。。。。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拖拉,都曾这样催过孩子。但结果往往是,孩子越催越慢,更有什者,会导致孩子抵抗的情绪,与家长发生争吵,还不利于和谐的亲子关系发展。


急性子的爸妈容易带出爱拖拉的孩子!急性子的爸妈可以这样做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吃饭总是很慢,一顿饭磨拖拖拉拉能吃一个多小时。妈妈就和她约定:“今天吃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吃完,妈妈都会收走饭菜,不准你吃了。”

起初,小女孩不以为然,以为妈妈只是跟自己开玩笑,没想到妈妈说到做到,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女孩果真没有吃完,妈妈就收走了饭菜。在下一顿饭之前,妈妈没有给孩子吃零食,孩子饿过一顿之后,胃口大开,下一顿饭吃得很香,也很专注。

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拖延、拖拖拉拉的毛病,正确认识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改善。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这本书里有过这样一句话:

要先找到造成拖延的心理因素,再逐步引导孩子改善,过度的安排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要调整任务难度,否则挫折感会给孩子带来逃避心态。

正如这个小女孩一样,妈妈给她规定吃饭只给半个小时,吃不完就收走饭菜,先和孩子说好前提,孩子没吃好,就自己承担“挨饿”的后果,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改掉拖拖拉拉的吃饭习惯。

当然,在给孩子定规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一上来就以大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完成不了,自然也就丧失信心,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来。


急性子的爸妈容易带出爱拖拉的孩子!急性子的爸妈可以这样做


人们常说:急性子的家长容易带出拖拖拉拉的孩子。

急性子的家长见不得孩子做事情慢,通常表现在:家长什么都管,什么都干涉,只要做事慢,孩子都会被讲,被催。这种情况下,有意识的孩子会加以自我改善,而另一些孩子则干脆不做了,拖拖拉拉也就会慢慢变成放弃。

面对孩子拖拖拉拉,吼、骂、催不行,或许家长们可以试着这样做:

1.别埋怨,给孩子明确的时间观念

其实孩子每天拖拖拉拉、拖拉,真正的原因是孩子还小,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再加上他们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也想被家长夸奖,但自己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家长没有和孩子沟通好孩子的任务是什么,孩子也没有自己的目标,做起事情来就会比较拖拖拉拉。可以帮孩子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观念,比如几点到几点,你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完成起来也就更有动力。

2.别包办,提前和孩子建立规则

从小,应该就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独立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的,那么孩子的拖拖拉拉问题永远都得不到改正。


急性子的爸妈容易带出爱拖拉的孩子!急性子的爸妈可以这样做


提前和孩子建立好规则,例如:

■防止孩子乱写作业,字迹潦草就要重写。

■规定时间作业做不完,就不准写了,等到去学校,自己向老师解释。

■孩子想看电视,和他规定作业写完了,就可以看会电视……。

只有提前和孩子规定好,孩子才能摆脱拖拖拉拉、拖拉,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别急,试着鼓励孩子

鼓励是孩子做事情极大的前进动力。我们都知道孩子一旦受到表扬,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也就更加上进。家长们可以少点吼骂、催促,试着鼓励孩子,换种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他们做事的效率。

孩子拖拖拉拉不是病,解决问题是关键。想要孩子不再拖拖拉拉,做事积极,各位家长们不妨就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