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黛玉视宝钗为情敌,这是真的;妙玉跟宝玉亲密,这也是真的,当然这亲密只是感情上的;黛玉对妙玉并无芥蒂,这也是真的。但是把三者放在一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

不是黛玉区别对待,而是《红楼梦》是一个有时间轴的故事。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黛玉对宝钗的敌意,开始于宝钗来到贾家:“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宝钗是真的“浑然不觉”,还是城府太深、装出来的“浑然不觉”,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先不讨论,只说黛玉对宝钗的敌意。

是的,黛玉对宝钗的敌意,并不是“你喜欢我,我就喜欢你”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你讨厌我,我就讨厌你”那么直接。黛玉对宝钗的敌意一直很明显,不光读者知道,连作品中宝玉、湘云也都知道,有时还拿这个开玩笑,或者半真半假地挑拨离间。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但是,黛玉对宝钗的敌意,是不是贯穿整部作品始终呢?不是。第四十一回“蘅芜君兰言释疑癖”,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钗黛二人已经尽释前嫌了。

尽释前嫌的基础是什么?好几年的矛盾为什么能够冰释?那得先看看矛盾的基础是什么。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虽然作品中说黛玉对宝钗的妒意,是因为“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但傻子也不会被这样的障眼法所蒙蔽,傻子也知道钗黛的矛盾根源是对宝玉的感情的竞争。

宝黛的感情,在宝玉挨打前后达到“互通款曲”“心心相印”的地步。他们从前的猜疑很多,矛盾与争吵随处可见,但是自从三十三回以后,你还能找到宝黛争吵、猜疑、矛盾的场面吗?再也没有了。他们已经取得了心灵的默契。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宝黛的感情是保密的,但是瞒不了人。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光绛芸轩”,宝钗亲耳听到宝玉梦里也想着“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知道自己并没有进入宝玉的感情世界,也就不再强求。换言之,宝钗退出了宝玉的感情,这才能与黛玉建立友谊。

在黛玉这方面,与宝钗“金兰契”的基础,则是两方面:与宝玉取得互信,宝钗退出爱情竞争。这是两回事,是两个过程。在两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下,黛玉才能够接纳宝钗的示好。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好,把这个套路套到妙玉身上来,看看她在宝黛未取得互信的时候,有没有与宝玉的互动?没有。妙玉的正式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之前她肯定与宝玉黛玉相识,但是没有互动情节。

也就是说,妙玉正式出场的时候,黛玉已经完全明白了宝玉的心思,毫无怀疑了。这是黛玉对妙玉毫无芥蒂的第一个必须条件。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妙玉对宝玉是有心的。但是,由于妙玉出家人的身份,她的这点小心思,只能停留在单恋的层面,永远不可能有实现的机会。这是第二个条件。

有了这两个条件就足够了吗?不,还有呢。宝钗在大观园中,行动是自由的,她可以随便去找宝玉,也可以与宝玉随处相遇。而妙玉的行动,完全被束缚在栊翠庵中,想给宝玉递个小纸条也得找宝玉生日的机会,想到凹晶馆这冷僻的地方“玩赏这清池皓月”,也得趁“老太太那里都已早散了”的时候。她与宝玉的接触机会少而又少,接触纵然有机会也只能说几句话,而不可能发生感情。

黛玉视薛宝钗为情敌,为何对跟宝玉亲密的妙玉却毫无芥蒂?

于是,黛玉就可以对妙玉完全坦然,视她为一个有点怪癖的女朋友,而不会往情敌的方向上怀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