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局已定!傳來7大利好消息,剛需購房者有信心嗎?

2018年終於過去了,這是一年比較難熬的時光,對於購房者和開發商都是煎熬,在一個保證要活下去的時候,我們不僅要調整心態,更要不為各種樓市雜音所動。在這一年裡,樓市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調控堅定有力,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當市場剛剛穩定降溫時,一些聲音再次重出江湖,一是撼動勞動成果,二是不希望他們既得利益有所損失。所以繼續忽悠房價上漲論,繼續叫囂經濟唯房地產論。

像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所言,唯有房地產才能拉動內需才能拉動經濟,發展經濟就得發展房地產。北京(樓盤)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更是不遺餘力,提出“房地產是最大的實體經濟,沒有房地產業救不了中國!”更有一些專家喊出買房愛國的口號。

本來既定的樓市大局讓購房者已經踏實下來,該買則買,不買也不急。但他們的聲音再次讓購房者不知所措,難道調控要放鬆?難道房價要大漲?好在我們的官方能夠及時站出來為樓市雜音正視聽,也讓大家不為雜音所幹擾。

一個比較良好的市場開端正在向我們走來,將來需要買房的則通過市場,買不起的也不用著急,都會從住房角度去解決居住問題,讓大家都住有所居。這種利好是對剛需的,不是炒房者的。

1、官方回應調控不會放鬆,打擊炒房讓剛需安定。

儘管近來不少城市有微調之跡,但是官方的及時回應也讓剛需購房者心理踏實了。一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就很明確,既不希望過熱,也不希望過冷,從來也不會說要將房地產一腳踢開。人民網(603000,股吧)評論稱,微調不等於翻盤,變動不等於變臉,放鬆不等於放開,始終是因時制宜,因城施策。住建部表示,將繼續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所以房地產大局就此既定,不用再擔心調控會前功盡棄,讓炒房者鑽空子。當然我們也要知道因城施策對各城市的意義,也就是說,房價無論漲還是跌都是有底線的。

2、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讓購房者不用擔心房價大起大落。

住建部表示,2019年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很多人都說地價推高了房價,那麼就穩地價,除了加大土地供應外,在供應結構上也有所調整,比如最近的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就刪去了現行土地管理法關於從事非農業建設使用土地的,必須使用國有土地或者徵為國有的原集體土地的規定。

穩定了地價就會刺激房價的穩定,從而穩定預期,調控不是不讓人買房,而是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讓不該買房的人退出市場,哪些人呢?炒房的。從來沒有說不讓你剛需買房,所以在預期穩定後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安心踏實買房,買得起就買,買不起想別的辦法,不用再糾結該不該買了。

3、支持真實自住需求是對剛需的利好。

我們都知道,打擊炒房是為了讓剛需有一個更加健康良好的環境。然而2018年首套房貸利率不斷上漲,也讓剛需揹負了一定的委屈,所以說調整變革總是要有一些陣痛,但長遠來看大局來觀是對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利好。

住建部剛剛提到,加強房地產市場供需雙向調節,改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這就意味著,2019年,政策將從滿足剛需入手,讓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有房住,買得起房,住得起房。最大的實惠應該就是切實降低剛需和改善人群的門檻,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實際上年底前不少銀行的下調利率便有次意思,當然這個還不太可能一蹴而就,畢竟當下的政策調整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波及面大,影響也不一定好。

剛需買不起怎麼辦?住建部指出,明年要以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為主要出發點,補齊租賃住房短板。這句話的背景是,新市民可能很大部分要通過租房來解決住房問題。

所以,最終有錢人買商品房,差點錢的可以買共有產權住房,實在不行的可以享有公租房。這個是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的延續。對剛需會是一個利好,對於穩定租金有相當大的幫助,租賃市場穩定,房價也會穩定。

4、房價不會大起大落,可適度下降。

未來將會在穩定房價大局下,防止房價出現大幅度下跌。但是一些上漲過快的城市必然會在穩定大局下出現一定的下調,比如像環京一帶過去上漲過多過快,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回調,然後穩定。

央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認為,房價在2019年甚至未來幾年內都將保持相對平穩,沒有報復性反彈的基礎。目前我國房價平穩或小幅下降是好事。經濟日報屢次表態,表示經濟增長不會受到房地產降溫的影響。意味著房價是可以適度降的,降價實際上是保證房地產化解風險的重要手段,但不會大幅下跌,那麼對於購房者來說,其實該不該買房心裡也該有個數了。

5、摒棄高房價,不再重複經濟房地產化老路。

該如何看待高房價?它對老百姓的危害,對實體經濟的危害,都勿用辯論。我一直反對高房價,雖說指望降房價來滿足居住需求有點不太現實,但高房價並不能因此就合理存在著。人民網表示,高房價極大地提高了產業發展的要素成本,並且讓發展實業變得“不划算”,樓市不能成為“麻煩製造者”。

最近,經濟學家楊偉民也表示,高房價對實體經濟造成擠壓,資金進一步脫實向虛,辛辛苦苦幹一輩子的製造企業,不如在北上廣深買一套小房子。意思是高房價下如何讓大家去消費?

經濟參考報就曾鮮明地提出,中國經濟不能再走房地產化“老路”,房地產調控也不能再走“回頭路”。經濟日報的一句“房地產行業的作用也被無限放大”算是一個最有力回擊了。

6、房貸利息和租金抵稅,利好普通剛需購房者。

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抵稅終於在2019年1月1日進入實質落實階段,有人說這不會對剛需有好處,還是利於有房的人。沒錯,但請不要再繼續活在炒房的環境裡,市場已經改變,樓市大局已定。一些有住房需求的家庭會考慮進入房地產市場,可以間接帶動住房一二級市場的活躍,從來沒說不讓大家買房,都不買房,房子從哪裡租?

無論如何,這一政策利於普通老百姓減少開支。

7、房地產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過渡,提升居住品質。

說實話,過去大家在高速增長時代,大家追捧的不是房子,而是房價過快上漲中帶來的刺激,以為財富增加,其實對大多數剛需來說不過是紙面財富。

房地產行業從高規模和高增長到高質量和相對平穩的增長,這是一種迴歸,企業的心態也要回歸。房地產需要精細化,產品更需要質量和品質的升級,這對剛需來說的確是大好消息,住房品質上新臺階。

當大家的心態迴歸真正的房子居住屬性時,房子品質自然會得到提高,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更精細化發展。這需要購房者端正自己的態度,從而房地產反過來回饋給我們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