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幾個實用的買房經驗,價值百萬!

幾年前,我在一個開發商那裡看上了一套房,買下之後,我就電話告訴身邊的朋友,但很多人並不認為那是一個值得買的樓盤。然而,其中一個朋友後來也在那個樓盤跟著我買了一套,他連房子也沒看,直接下定。

當時那個樓盤開發商連路邊的雜物都沒有清理就開始賣了,花園很小,沒有游泳池,也沒有配建幼兒園,就那麼光禿禿幾棟樓,很多客戶來了之後都沒買,但我認為有機會大幅升值,就大膽拿下了。後來,這套房的確給我帶來不錯的收益,那個跟著我買房的朋友,一下子賺了一大筆錢,所以他當時非常感激我,至今我們還經常討論房子的問題。那麼當時我基於什麼判斷,敢於買下那套房呢?普通人又該如何評估房子是否值得買呢?今天我寫了一篇微觀實操類文章,教大家分析不同類型房子的上漲邏輯。請您耐心閱讀,一定受益匪淺,如果方便,請轉發給親友,非常感謝。

拆遷房

拆遷房,真正賺錢的機會在於在大家都不知道那裡要拆你就提前買好了。如果所有人都知道那裡要拆,你才去買,那已經Price in ,也就是這個利好已經體現在價格上,再買入基本賺不到大錢了。

教你幾個實用的買房經驗,價值百萬!

另外,買拆遷房,千萬不要等政府來拆,然後拿賠償,最明智的是什麼呢?就是趁公佈拆遷範圍或開始丈量面積,宣佈賠償標準的時候,高價賣掉,然後去搞一套正兒八經的商品房。因為拆遷房,要等政府來拆,然後拿賠償是漫漫無期的,郊區大把平整的土地,不到萬不得已,政府是沒有動力搞拆遷的。
學位房
曾經有很多朋友問我,到底是買市區學位房,還是郊區新房?我的回答是:學位房年年漲,漲幅3-8%;郊區新房三年不漲,一漲頂三年,漲幅30%+。
換言之,學位房上漲是最有確定性的,幾乎可以斷定今年買,明年一定漲。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一旦買入,孩子不讀完9年義務教育,他們是不搬家,不賣房的。他們買入一套,市場上就少一套,家長摁著不賣,二手房供應就少了,等於變相炒房,所以價格年年都漲,哪怕樓市調控也不會大幅回調。
值得注意的是:學位房的確年年漲,但是如果它的價格突然出現大幅回調,就是中國樓市崩盤的信號。大家記住,如果出現這種現象,趕緊賣房套現走人,離場避險。
地鐵房
地鐵房漲得最猛的一波,就是通車之前,一旦通車,它的漲幅就不如前了。所以買房投資,如果你是博升值,儘量買有地鐵規劃的郊區板塊,在剛需還沒關注的時候,你先去低價建倉,買好幾套,等待將來地鐵利好兌現,價格上漲。


對於已經建好地鐵的位置,哪裡漲得最快呢?距離該城市高端就業中心5-8個地鐵站的範圍。因為這些人群的購買力是最強勁的,他們願意為通勤支付高溢價。廣州天河珠江新城、深圳科技園等等都是這寫城市的高端就業中心。
另外,買地鐵房之前,建議你親自去坐坐地鐵,一直坐到終點站。在終點站下車的時候,如果你發現下車的人非常多,那麼終點站到市區地鐵沿線的樓盤,升值潛力都非常大,反之,則很小。典型的例子就是武漢光谷,作為末尾幾個站,光谷早晚上下車的人非常多,所以那裡的房價漲幅一直不錯。

老破舊或樓梯房:
這類型房子,真正賺錢的機會在於地段潛力,前提是房子仍未喪失居住的舒適性,可以作為剛需人群的選擇之一。
所以買這類房子,一定要買地段好的,並且樓盤的外立面不能“破相”,出現瓷磚脫落又或者窗戶生鏽,否則很影響接盤客的觀感,將來賣不起價。

教你幾個實用的買房經驗,價值百萬!

另外,樓梯房的樓層記住“金三銀四”的原則,三樓是最好的,其次是四樓。樓梯房頂樓,除非7.5-8折又或者可以高評低首付,否則不考慮。
小產權房:
2015-2016年,深圳商品房翻了一倍多,小產權也跟著翻了一倍多,所以別說小產權沒價值,漲起來,一樣一樣的。
很顯然,假設原來A房是商品房,價格200萬;旁邊的B房是小產權,價格是35萬,沒理由A房漲到了400萬,B房還是紋絲不動的。為了維持合理的價差,小產權也會跟著商品房上漲。
小產權賺錢的機會在於:它不限購!有錢就能買,可以囤大量的面積收租。我身邊有幾個在深圳的朋友就是專門幹這個的,為了讓畢業生有地方住,他們操碎了心,將整棟小產權買下來,然後裝修好一套套租給大學畢業生,單間月租1500,一層有9套,一棟樓有8層,一個月租金也有十來萬。沒事就在城中村路口穿著拖鞋閒逛,有事就帶人去看房。
法拍房
一、法拍房有哪些風險?
風險 1 :清戶風險,原來的房東在裡面賴著不走。
最高法專門出臺過唯一住房是否可執行的司法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被執行人確實只有這一套房可住,沒有別的地方可去,就不要強制執行。所以想趕是趕不走的。


風險 2: 其他債權風險
就是你拍了之後,有別的債權人過來,說這個房已經提前抵押給他了,有單據,日期比法院查封日期還早。
從法律上來說,不能傷害善意第三人利益,如果這個事實屬實,也是需要保護這個債權人權利的。如果原房東又沒有其他的可執行財產,那麼很可能再拿這個房子做文章,尤其是如果拍賣了付款了,法院還沒有給建委送協助執行通知書時,遇到這個情況,很難出協助執行。
風險 3: 租賃風險
你拍了之後,有人過來說這房子之前租給他們了,簽了20年租約,如果違約需要支付鉅額違約金。
法律上有個原則是“買賣不破租賃”,理論上你買了這套法拍房只是擁有了所有權,原來的租賃合同還得繼續,如果違約你應該是支付違約金的。當然,你也可以向法院去主張這個違約金的金額是否是合理的。
如何降低法拍房風險?
上面的風險碰到了,都比較難處理。所以降低風險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規避風險。下面分享給大家最基本的買賣原則:
原則1 :案子要是個好案子。


最好的案子,就是官員貪腐被抓起來判刑的這種,因為有幾點優勢:
(1)當事人本身一般入獄了,親屬也都避之不及,沒人願意給你惹事。
(2)這種房子一般戶型、裝修、位置、小區環境都比較好,原因你懂的。
(3)當事人一般沒有什麼債主,原因同上。
最差的一種案子,就是非銀行的借貸糾紛,也就是當事人跟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之類的借款糾紛,這種案子意味著當事人可能會很多潛在的債務,後患無窮。
至於刑事犯罪入獄的案子,也是最差的案子之一。主要是當事人沒準過幾年出來了,回來找你麻煩。或者在號子裡,找些社會人給你添亂。其他的普通合同糾紛或者銀行借款糾紛的案子,這種安全性適中。銀行借款糾紛中,由於銀行對於抵押房產管得嚴,較少存在二次抵押的風險。普通合同糾紛,當事人一般是生意人,生意人怕惹事,一般不會主動添亂,但也存在其他債權人風險。
原則2:當事人最好是非退休、非自由職業人員。
退休老人最多的就是時間,有充分的時間跟你折騰。自由職業人員,例如藝術家、攝影師這種,時間可以自由安排,也會增加很多跟你搗亂的可能性。如果當事人是外地人,本地關係少,也會比本地人好很多。


原則3:最好是本地法院的案子。
如果是外地法院拍賣的上海房產,如果後面遇到問題,他們一般不管。上海本地法院的案子比較有保障,如果可能,本區法院或者指導本區的中級法院的案子拍賣的本區房產,更有保障。如果後期出了問題,對於法院來說,他就是想幫你,前提是他得有這個能力。跨區甚至跨市執法,對於哪個司法機構來講都不容易,會大大降低其執法力度和效率。
原則4:最好是空置房
無論是房子裡面住著當事人、親屬還是租客,清戶總是一件很麻煩並且風險很高的事情。因此,這個房子最好是空置房,如果是毛坯房,那就更好了。所以拍賣之前,你應該提前去踩個點。
主流商品房:
下面講主流商品房的買賣邏輯,這方面大部分人都會非常糾結。很多選擇性問題簡直能令人抓狂,比如:
1、買市區老破舊,還是買郊區新房?
2、高樓層價格應該比低樓層貴多少才是合理的?
3、朝北戶型,應該比朝南戶型便宜多少?
4、買一手還是買二手?精裝修和毛坯選哪個?
還有很多這種選擇題,我們暫時不忙著解答,先在投資邏輯上理清一個思路:價格是做決策的最終參考,沒有不值得買的房,只有不值得買的價格。所以當我們面臨選擇時,記住:兩者價差不大,選好的,否則選差的。

例如,有個朋友問:高樓層和中低樓層選哪個好?
沒有經驗的人,一般都會回答:當然高樓層好啦!但有經驗的投資者提供的正確答案是:兩者價差不大,選高樓層;價格很大,則選中低樓層。
假設高樓層單價3萬,中低樓層2.5萬左右,兩者存在5000元的價差,相當於8折,那麼這種情況下買中低樓層就有很大的可能迎來價格恢復性反彈,這是一個套利機會。
同理,A和B兩個樓盤在同一個板塊之中,僅僅是因為品牌或花園不同,兩者存在很大的差價,那買哪個?對,買便宜的那個,因為便宜的那個樓盤有機會價格恢復性反彈,買入即賺。
一個樓盤什麼都好,但是如果它價格貴了,那它一切都不好,價格貴就是它的原罪。
事實上,大家只要懂得“價差對比”的原理,幾乎所有購房“選擇題”你都能很快作出明智的選擇。
例如相同地段的情況下,毛坯和精裝修選哪個?兩者價差不大,選精裝修,否則選毛坯。
這種投資邏輯還能運用到以下這些選擇題(包括但不限於):
1、朝南和朝北的戶型選哪個?
2、新房和二手房買哪個好?

3、品牌開發商和普通開發商,一般選哪個?
更多選擇題我就不一一解答了,大家只要掌握心法,融會貫通,什麼問題自己都能解決。
講完價差原理,我們接著講中位數判斷法。
在講這個原理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題目:現在同一個樓盤有四套房,請問下面哪一套最值得買?( )
A、520萬 B、505萬 C、485 萬 D、550萬
如果你認為485萬那套值得買,那麼你第一關就被刷掉了。不是價格最低那套就值得買,因為不知道具體朝向、樓層是無法判斷“性價比”的。
我們接著來分析:
A房,中樓層朝東 ,B房,中樓層朝南
C房,低樓層朝東, D房,高樓層朝南
(假設四套房的戶型、內部裝修都一樣)
第一條判斷標準:在一個成交活躍的樓盤之中,中樓層朝東的戶型就是整個樓盤所有房子的價格“中位數”,換言之,樓層、朝向、戶型比這個好,同時價格又比這個“中位數”低的就是筍盤。顯然,A房價格520萬,中位數是520萬,B房中樓層朝南,且價格低於520萬,符合條件,所以B房值得買。
第二條判斷標準:在一個成交活躍的樓盤之中,最好那套房的掛牌價,很可能是該樓盤近期衝高的目標價,也就是說上述B房有望短期內漲到550萬,B房的筍值45萬,即買入有機會賺45萬。(注意:業主不誠心買,故意掛出天價的則無參考意義,D房再好那也不能掛800萬吧?)

那麼萬一該樓盤近期回調,B房會跌到多少就能暫時穩住呢?對,同理,它跌到480萬左右,就很難繼續往下跌了。
綜上,B房進可賺45萬,退也就是退20萬就防守住了,賺多虧少,值得買入。
中國人買東西都喜歡講究性價比,所以筍盤就是很多買房者的最愛。但是當你房子買多了,到最後你會發現,一套房子絞盡腦汁雖然可以讓你節省一點成本,但是其實真正賺大錢的都是大趨勢。
在該上車的時候上車,該出手的時候出手,遠比一套房便宜幾萬塊更重要,死等筍盤是有風險的,一旦房價漲起來,就不是幾萬塊的差價了。
一切的努力在宏觀趨勢面前都不值得一提,真正改變你命運的是買得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